(速新闻记者 张立婷)外出就餐,餐桌上“节俭用餐”的提示牌随处可见;点菜时,服务员会适时提醒顾客菜够了;吃完饭,服务员有礼貌地提醒顾客打包……近年来,宿迁城市文明环境越来越好,“不剩菜、不剩饭”新风也是扑面而来。

文明城市整改提升会(宿迁文明20条2.0版解读)(1)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昨日中午,记者在楚街一家中餐馆里看到,墙上张贴的公益广告十分醒目,语言简洁,让人印象深刻。一桌四个年轻人正在点菜,其中一位女士看着菜单点了三个菜,服务员停下手中的笔,提醒道:“再来一个素菜差不多了,我们分量比较大,点多了吃不完。”走访几家餐厅,记者注意到,服务员都会提醒顾客点菜数量,避免浪费。

文明城市整改提升会(宿迁文明20条2.0版解读)(2)

“‘不剩菜、不剩饭’是从小到大父母教育我们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我们的道德品质启蒙教育。”市民李女士说,节俭是品质,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需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坚守,是应当长期大力提倡的社会风气和家风。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碍于面子、自尊而忽视浪费问题,认为点菜多、剩菜多是一种排场。

李女士回忆称,不久前她在市区一家高档酒店参加同学婚礼,全场29桌,每桌最低消费3888元。“冷菜就上了十几盘,热菜还没上一半呢,就有人说吃不动了。”等客人散去,李女士观察了一下,整场婚宴剩菜差不多有一半,“这就是一种畸形的消费观。”

文明城市整改提升会(宿迁文明20条2.0版解读)(3)

“不剩菜、不剩饭”作为《宿迁文明20条》内容之一,自推行以来,从政府到民间,一直都在开展各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公益宣传活动,市民在潜移默化中,也大多能去遵守。但李女士认为,应酬用餐尤其是婚宴,仍是浪费重灾区。“不剩菜、不剩饭”还需要长期倡导,《宿迁文明20条》2.0版保留这一内容很有必要。

文明城市整改提升会(宿迁文明20条2.0版解读)(4)

“这个还是要好好宣传。我们那一辈,是一路苦来的,以前哪里有这么多吃的……”不少老年人看了《宿迁文明20条》2.0版后,也发出类似的感慨。

不少年轻市民表示,“不剩饭,不剩菜”语言亲切接地气,特别容易让人接受。“让我想起了父母的谆谆教诲,想起了家的温暖,想起了影响我们一生做人的家风。”市民郭先生认为,政府用一种充满家庭伦理和温情的文明方式来倡导“文明用餐”,更有说服力,在实际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将更明显。

【文明解读】宿迁美食闻名八方,对于“吃货一族”来说,吃饭更是每天的头等大事。无论在哪儿就餐,文明就餐都应该记在心上,根据食量而点餐,尽量不剩菜不剩饭,没吃完的东西打包带走,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顿饭、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大事,但无论到什么时候节约都不落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明宿迁才会有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