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话是说,“人生的枷锁,是你被困在永恒的当下”。这句话放在当前的语境下来说,既心酸又有点道破天机的感觉。表面上看,每个人的生活都好像被按下了重复键,每天排队捅着嗓子眼儿,这个当下和另一个当下毫无区别;但另一方面,疫情也改变了大家对生活重心的权衡。曾经以“悦己”为首要目标的年轻人,开始对家庭、健康以及不可预测的风险有了相当的重视,而这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决策,于是“酷抠族”重出江湖,甚至有了全民“酷抠”的趋势。
为什么说是重出?因为早在2013年,就有了对酷抠族(Coolcarl)的定义。简单说来,这是一群以精打细算、自然生活为追求的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他们不喜欢奢侈消费,更倾向于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满足感。我觉得相比“抠”这个词,“理性消费人群”更能精准形容他们的人格特性,而到了今天,他们代表的已经不再是一小群人的画像,更像是年轻人最普遍的样子。
越抠也就越酷的他们,在今天到底又带来了怎样的社会消费现象?(戳此直达:台湾全联超市:全联经济美学,省钱理由那么走心!)
保值,难道是奢侈品的新宣言?
朋友老刘就是典型的“酷抠族”。作为某知名美妆公司的营销总监,年包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秉持着“不能省也要省”的族群理念,她工作以来从未打过一次车,喝咖啡的顶配就是全家,每到公司内购会时,她还会号召大家一起和她拼单,帮她“薅羊毛”。
然而,你丝毫不会怀疑她的经济能力,因为她家里的奢牌中古包、中古配饰多到每个风格的衣服都能找到可搭配款。爱时尚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她表示“基金股票还会跌,但是中古包很保值,用不喜欢了还能卖出去回血”。
香奈儿的保值,或许和其品牌内涵传递出的率性、独立、优雅等时代精神息息相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消费者买奢侈品是为了面子、身份甚至是社交货币,但是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酷抠族们显然不会为这种概念买单,她们更加信奉自身的能力与底气,甚至觉得“用Logo来彰显个性的方式很土”。因此,只有用一份钱,实现“悦己”、“投资”的双重快乐,酷抠族们才不觉得亏。在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下,庞大的中古包市场(以下简称“二奢”)应运而生。
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二手奢侈品行业概览》显示,有超过50%以上的二奢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下。为了抢占这块大蛋糕,著名的大黑屋、BRAND OFF、日本线上中古奢品店BRANDEAR和RECLO等中古店纷纷入驻了天猫国际。在小某书上一搜“保值”,也有几十万条帖子,很多博主会现身说法教你哪些款式值得投资。这就引出了“保值”这个关键词,当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认知从“稀缺”、“匠心”等转向“保值”时,对奢侈品品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根据奢侈品转售平台红布林发布的 《2021 上半年二手奢侈品消费榜》显示:在二手倒卖过程中最能赚钱的单品当属Chanel金色双C复古项链、爱马仕橙色铂金包、大象灰Kelly包……几乎都是你常在各明星身上看到的经典款。而倒卖净赚差价,可以从1万到数万元不等。这样看来,原价本就贵和经典的奢侈品,看起来也会更“保值”一些。不过这倒是应证了VOGUE BUSINESS的观点:“保值战其实也是品牌本身对于品牌形象和排他性之间的较量。”
在近几年,街头潮流和高奢逐渐有融合之势,奢牌也许曾以为玩好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就能一直火爆,但是很多奢侈品爆款之所以能“爆”,是因为本身带着一定的“当下”特性,这个当下中,包含了当红明星的带货能力,也包含了人们对某一种审美暂时的偏爱,与“经典”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也显得不那么可靠。那么二奢的兴起,会不会让奢牌的设计重点重新放到经典、品质、高级这些词汇上呢?毕竟当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 “买包是为了卖包” 的时候,奢侈品的社会意义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