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身体最核心的工作部位,也是最脆弱的部位。超负荷的身体活动会造成心脏无法承担,情绪起伏过大也会导致心脏出现问题,轻者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严重者则会直接导致心源性猝死。
心率是什么?
心率为什么会出现异常?
心率是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一般为60-100次/min,理想心率应该是55-70次/min(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min左右)。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min(一般不超过160次/min),被称之为窦性心动过速。
这是人体生理性或者病理性应激反应的表现,健康人可在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以及应用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亦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min(一般在45次/min以上),被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伴发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心率超过160次/min,或者低于40次/min,则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该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心率和心律是一回事吗?
心律失常又是什么?
心律,则是心脏跳动的节律,除了包括心跳频率(即心率),还包括心脏跳动是否整齐规律,但有些健康人的心跳节律随着呼吸会有一定的变化,我们一般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它主要表现为吸气时心跳次数增加,呼气时心跳次数减慢,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率则转为正常,因此这种随着呼吸改变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需要治疗。
而心律失常则是心脏出现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具体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心律失常按发生部位分为:
- 室上性(包括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 按发生机制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
- 按发生的频率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失常。
心律失常会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
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等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晕厥、阿-斯综合征、诱发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甚至猝死。
特征性症状:
- 早搏病人有心脏停跳感、心脏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心脏落空感;
- 房颤病人会感觉到心跳不规则、忽快忽慢、脉搏忽强忽弱;
- 阵发性室上速的病人可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心慌。
可以看出,心律失常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病症,轻者会造成身体不适,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重者则会导致猝死,威胁生命,所以心律失常这种情况还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