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叫了一整夜(散文) 李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你知道我在等你散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你知道我在等你散文(蛐蛐叫了一整夜)

你知道我在等你散文

蛐蛐叫了一整夜(散文)

李直

大概,或应该,在夏季或初秋,每天日落前后,是蛐蛐开始活跃的时刻。

此时,喧嚣了一天的城市渐显疲惫,汽车马达不再如早晨那般嚣张和不可一世,爱吵嚷的大嗓门的人们,也都急匆匆的往家里赶。间或一秒或两秒,天地间已显露了宁静的面目。蛐蛐们觉得,自己该上场了。

它们隐在草丛深处,即便在阳光明亮的时刻,也不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黄昏来临,渐渐暗下去的路边,偶尔的,会传出一只蛐蛐的一声鸣叫。

这是一个单音节鸣叫。“吱”的一声,就顿住了。带有明显的试探意味。似暗夜里的一星亮光,猛然呈现,猝然熄灭。若不留意,会轻而易举的忽略。这时,楼院内的小径上,行人已经寥落,楼房窗口渐次亮起灯光,隔了树影照过来,制造了一种朦胧而隐秘的气象。

我天天都在这个时间开始一天的晚间散步,因而得以与蛐蛐们神交。汽车一辆接一辆的停靠在小路边、楼门侧、树影下,它们硬生生的沉默着,如同一个个被封了喉或施了定身法的怪兽。

这种试探性的鸣叫,大概是蛐蛐对环境的一种侦察。隔了三四秒,它会再叫一次,这回,不是单音节了,而是连续五六个音节,吱吱吱,吱吱,有一种故意让人听见、有意暴露自己藏身之地的用意。若在此时,恰逢远处车声隐遁,近处人语暂歇,它们便放大了胆子,一连声不停歇发出一阵长鸣。我曾数过,一处草丛中的鸣声,竟一连四十五个音节,中间未曾停顿,这是我经历的一次最长的单只蛐蛐的独唱。

诚然,蛐蛐的鸣声极单调,音高音色和节奏,都无变化。但它们的鸣声,却不吵人,也不恼人,像极了风声雨声。有一次,我曾向人说起自己住的楼院竟可以听见蛐蛐,引得听者好不羡慕。

日影隐去,暮霭袭来,浓绿的柳、槐、枫等树木,都呈现出一团浓黑,这样的时刻一到,蛐蛐们正式台亮相。最先呈现给人们的,是连唱,类似串烧。枫树下的草丛中,一只蛐蛐刚刚唱毕,五六米远处,楼角下,立刻有一只接上,其间隔不会多于两秒。除了鸣声的方位和距离略显差异、让人感觉是两只蛐蛐联手外,还会有点些微的差别:有清亮些的,有浊重点儿的,有时间长点儿的,也有时间短些的,当然,中间会夹杂了一两段声音稚嫩、气力不足的,那定是刚试身手的新兵。

连唱的时间并不长,充其量十几分钟,不会超过二十分钟,这段时间,是天象变化最剧烈的时刻。似乎只在一瞬之间,暮霭就幻化成了夜色,淡淡的灰黑猝然隐去,浓重的黑暗大团大团涌来,行走的人们,即看不清脚下的路,也辨不出对面的人。若有人过来,只觉得从暗黑中脱出一具更黑的人形。人们之间不再搭话,只顾急急赶路。

连唱的中间,忽有一个高亢嘹亮的鸣声闯入,如同蒙面大汉的一声断喝,更似一记重锤落下,击打在那连成一线的鸣声中。紧接着,四五只、五六只蛐蛐一齐鸣唱,连唱至此退场,小合唱拉开了序幕。

不知道蛐蛐们的小合唱是如何组织的,很明显,它们进行了差异化的匹配。领头的那只,肯定是勇猛无敌者,它肆无忌惮大摇大摆的引吭高歌,像跃马扬刀将军喝下的冲锋号令。而随在后面、夹杂于中间的鸣声,有妖娆些的,似轻歌曼舞;有舒缓些的,如闲庭信步;也有上气不接下气、略显声嘶力竭的,那定是大病愈或年幼者……

小合唱呈现出的,是聚落状态。比如,池塘边、林阴道口的那一群,就显得有失章法,缺乏秩序,蛐蛐们大概一直处在争先恐后中,鸣唱起来,一只比一只急,一只比一只高,让人听了不免有些担忧,生怕它们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而楼前苹果树下的那一伙,则和气得多,合唱独唱间歇进行,有序更迭,更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八点钟,最晚八点半,我都会结束晚间的散步,回家闭门读书。蛐蛐们的狂欢便被我关在窗外了。有一天夜里,我到厨房寻茶,见窗外明月朗照,就开窗欲细察一番。哪知,窗户刚启开一道缝,就有蛐蛐鸣声一拥而入,几百、几千、几万……数不清的蛐蛐,在明朗的月光下,在寂静的暗夜里,纵情高歌,其鸣声充塞于天地之间,与星月一同共鸣,不留一丝空白。这是一场以天地为舞台的大合唱,月色和寂静充当了绝佳布景。尽管此时,所有的听众都已入梦。但它们却在梦的门外,尽情狂欢。

我刹那间睡意全无,任蛐蛐的鸣唱入耳入心入五脏,进而遍布全身。我料想,这定是一场没有指挥的合唱,蛐蛐们全凭朗月清风作媒介而心有灵犀。这鸣唱相互连接,重重叠压,忽如细雨拂面;忽如秋风疾行;忽如曼妙女子独行于林间;忽如千军万马奔驰在平原深谷……在这个夏夜里,也许是在所有的夏夜里,蛐蛐们用鸣唱,荡涤了世间的一切。当然,在这样所有声音响都遁迹的深夜里,蛐蛐用鸣声包围了自己,也淹没了自己。

它们会这样整夜的鸣唱吗?我想,一定会的。因为有一天早晨,我早起晨练,竟听得一只蛐蛐在草丛中长鸣数响,隔几秒,又重复一次,以后,就不再出声了。这肯定是告诉人们,蛐蛐们的大合唱,落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