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里,罗贯中老先生把蜀国当主角在写,所以蜀国的人物都相较于其他国家的人物要更勇猛一些。曹魏明明就是最强的,但是曹操的手下却往往被罗老先生笔下黑。今天我们就要说说被严重被黑的曹仁。提起曹仁曹大将军,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懦弱无能的儒将形象,那真实的曹仁是什么样的?

曹魏时期的名将有哪些(历史上的今天223年5月6日)(1)

曹操手下大将主要有两大来源,第一个来源于外姓,包括很早就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元老于禁、乐进、李典等人,以及历次征战中归降的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等人;第二个来源就是曹操本家的宗室,其中与曹操同辈的最有名是四个人,分别是曹仁、夏侯惇、曹洪、夏侯渊。曹仁、曹洪是曹氏本家,夏侯惇、夏侯渊是夏侯氏本家。曹操和曹仁、曹洪是同一个曾祖父曹节,但是考虑到曹腾是宦官,也只有曹操父亲曹嵩唯一一个过继的儿子,所以曹操和曹仁、曹洪虽然算不上堂兄弟,但在曹操这一辈来看也算得上是比较亲密的了。

曹魏时期的名将有哪些(历史上的今天223年5月6日)(2)

曹仁,字子孝,曹操的二弟,年轻的时候饱读经书,为人风流。就是因为这一点,曹操一直看不起这位弟弟,认为他无法担任军中职位,但是作为兄弟,曹操又不得不给这位无所事事的弟弟安排一个工作,思来想去,曹操让曹仁当上了一个侧翼将领。年轻的曹仁也没有在意,就直接过去复命了,因此每次出征,曹仁就乖乖的带着自己的侧翼打策应。如果不是因为并州此时高干反叛,也许曹仁永远就只是一个侧应军。

高干原本在曹操部下任职,但是他这个人反复无常,屡屡反叛,曹操一怒之下准备派军讨伐他,而就是曹操临行之前下达的一个命令,使得城池连着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曹操命令城破之时:屠城。这个吓坏了高干为首的叛军,因此他们拼命也要守住这并州城,即使战死也比被曹操杀死好。这时候作为侧翼的曹仁看出了端倪,为何大军久攻不下这座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坚固的城墙呢?苦想了一天,曹仁终于明白了答案,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那个原因,城内的守军是在死守,他们想竭尽全力与曹军作战。曹仁立即向曹操报告了自己的这一重大发现。曹操听过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因此命令大军全部后撤,取消屠城的命令。就在曹操军后撤三天之后,高干投降了。曹操于是收录曹仁前后军功,封都亭侯。

曹魏时期的名将有哪些(历史上的今天223年5月6日)(3)

曹操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位弟弟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他具有一定的谋略和胆识。曹操后来想任命曹仁为前锋主将,可是曹仁自己不答应,他给曹操说理由是:我曹仁只适合打侧翼,你就算给我几百人我也可以助你前军扳倒对方几万的军队,我还是觉得侧翼比较适合我。不得已,曹操只能让他继续留在侧翼打辅助。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袁绍相持于官渡,汝南降贼刘辟等响应袁绍反叛,侵扰许地,袁绍遣刘备出袭濦(yīn)、强诸县,县众多举而应之。使自许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曹操亦以之为忧。此时曹仁进言:“南方诸县以为我军当下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们,而刘备此时却以大军压境,他们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刘备刚刚带领袁绍的兵,还未能得其所用,一击便可破了。”曹操同意其言,于是令曹仁遣骑攻打刘备,将其击走,曹仁终于尽复收各个叛县而还。后来袁绍遣别将韩荀想钞断曹军西道,却被曹仁破之于鸡洛山。袁绍自此不敢再别遣分军。曹仁又与史涣等抄截绍运粮车,尽烧其粮。

曹魏时期的名将有哪些(历史上的今天223年5月6日)(4)

建安十三年(208年),从曹操讨平荆州,曹仁成为行征南将军。赤壁之战后,曹操留曹仁留守南郡(治所江陵)。周瑜、程普率领几万人马,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往占据夷陵。夷陵城内基本没有曹仁的兵马,以致于甘宁刚刚到达那里,就立即得到了夷陵。曹仁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马去攻打夷陵。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自带兵去救甘宁,在夷陵大破曹仁,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乘势渡过长江,驻兵北岸,与曹仁相持。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率军数万攻打南郡,其前锋数千人已至,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便令部曲将牛金迎军挑战。但吴军甚多,牛金众少,于是被围。曹仁与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牛金等三百人垂危频没,左右之众皆失色惊惧。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而将军却要以身相赴!”

曹魏时期的名将有哪些(历史上的今天223年5月6日)(5)

曹仁不应,披甲上马,带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与吴军距百馀步之遥,迫近城沟,陈矫等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当住,为牛金支持作势,谁知曹仁竟渡沟直前,冲入敌围,牛金等乃得解救。但敌围之中有馀众尚未尽出,曹仁复又直还突入,将余兵从围中拔出,又杀吴军数人,把吴军击退。陈矫等初见曹仁冲出,皆惶惧无措,直到亲见曹仁还城,不得不叹道:“将军真是天人!”后来周瑜还因为攻江陵中了一箭,直接导致周瑜英年早逝。三军都佩服他的勇敢,曹操更器重他,转封安平亭侯。

曹魏战略收缩后,把防线拉回了襄樊(襄阳和樊城)一线。襄阳被关羽攻陷,曹仁死守樊城(樊城和襄阳之间隔着汉水,天然的屏障)。关羽水淹樊城,将樊城围数重,内外断绝,粮食将尽,曹仁慷慨激昂,激励将士,报之必死,上下齐心,终于等到了徐晃的援军,将关羽击退。曹仁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把握战场形势,并有能力反转的帅才。后来曹仁一直担任曹魏南方战区的总指挥,使孙、刘两家无法在这里寻求突破,很好的巩固了曹魏南方的领土。

曹魏时期的名将有哪些(历史上的今天223年5月6日)(6)

当然曹仁最令人惊艳的一场战绩是南郡之战,曹操在赤壁之战吃了大亏后,一路向北逃跑。曹仁奉命经营荆襄地区,战斗进行到一半时,他的部将牛金被东吴的大将陈矫围困,他仅率数十骑就在千军万马中把牛金救了出来。曹丕代汉建魏,封曹仁为大将军,又迁大司马。公元223年,曹仁率兵进口濡须口,最终惨败给朱桓。5月6日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六岁,曹仁这个人善于防守,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所以对他抹黑起来就比较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