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真的很重要吗?

头衔的好处有哪些 头衔真的很重要吗(1)

(华为的成功,与其有着完整、完善的企业文化分不开)

接续昨天《思想被散发是写作者快乐的事》中提到的命题。这里就谈谈它:“头衔”真的很重要吗?

记得那几年与华为的接触中,知道它的企业文化里有一点是,无论什么级别都直呼其名,就像在学生时代喊同学的名字。显得亲切、自然、向心,宜于凝聚团队精神。这些年与华为少有联系,不知道这种文化是否还保持着。

我对“头衔”比较敏感。大概与我小时候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关,尤其是在部队大院里的生活,那是一所航空学院,等级观念更严格。所以耳濡目染受到影响。记得偶尔跟父亲进出大院门时,见警卫敬标准军礼,父亲回敬时则有些随意。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除了种上虚荣心外还种上了对“头衔”敬畏的种子。

“头衔”,在中国是有相当长历史的,应该从先秦之前就有,以后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抑或是学府,因为等级观念及其制度森严,各种名目繁多的叫法不胜枚举。总之,对上面称呼“头衔”的人自认卑下身份,有种“为尊者讳”的意思。经年累月,传承至今,在现实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对长辈、对上级无论如何不能直呼其名。甚至还有种现象,在单位里,对副职上级要把“副”字抠掉,以示尊敬。当然也是出于某种私心,那就是将来这位上级的“副”变成“正”时,就会考虑把自己也提拔提拔。

头衔的好处有哪些 头衔真的很重要吗(2)

(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我是年少时躺在被子里打着电筒读完的)

我当然不敢跟这些“高人”比,但是也总觉得浪得虚名,心里不踏实。尽管现实中人们习惯于“穿衣戴帽”,对有“头衔”者自然会高看几分,当然也会带来诸多好处。然而,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这些其实都不重要,不过是衣服帽子,谁都可以穿戴,重要的是写出有思想的好文字。

顺带说一下,社会上有人对作协这种体制多有微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真实情况,也没有横向比较,以为只有中国才有这种组织,其实在国外也有。只是在组织架构上有区别罢了。还有人误以为有高级职称的作家就是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养着。其实这是先入为主的偏见。

总之我相信,未来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真才实学、越来越重视能力,图有虚名的“头衔”也会越来越遭人唾弃。

2017/1/6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