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雨》里,周蘩漪是一个很彻底的人物。

她为了和周萍在一起,愿意放弃一切:母亲的身份、安稳的生活以及周公馆董事长夫人的名誉。然而,她的“爱”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自己得不到的幸福,周萍也别想得到!

虽然她一副阴鸷模样,甚至背叛了自己母性的光辉,但这不妨碍她成为不少人眼里的“可爱女人”。她的可爱之处在于她的“敢”。即便是处在封建专权的牢笼,她依然活生生地爱过、恨过,为自己争取过。她狠狠撕开封建家族的丑陋面,也将自己折腾得人不人鬼不鬼。

雷雨好乱(雷雨乱伦也要爱)(1)

电视剧《雷雨》剧照

“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

爱情讲究势均力敌。这么强悍的女人,在爱情上面,照理说可以选择更为强悍、令她崇拜的男人。正如张爱玲那句“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一语道破爱情本质。

然而她偏偏爱上了软弱的周萍,为了他不惜舍弃所有。即便是最后周蘩漪意识到周萍不过是个胆小怕事、没有担当的人,她也依然放下姿态,求周萍不要抛下她。

显然在这段乱伦畸恋里,周蘩漪自始至终都没能得到“女性崇拜的快乐”。那么,她到底看上周萍哪一点,令她宁愿背负“乱伦”骂名,也要死死抓住周萍?

一、周萍是周蘩漪朋友圈的唯一选择

周蘩漪爱上周萍,是宿命式的悲剧。因为周蘩漪没有朋友,没有亲戚,周萍是她朋友圈的最优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当周萍“引诱”她的时候,她只想抓住这唯一的救命稻草。

堂堂董事长夫人,怎么会没有自己的交际圈呢?

这就要从周蘩漪的丈夫周朴园说起。

《雷雨》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朝末年至五四运动前后。周朴园作为封建家族最后的遗留,一心要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他要求妻儿无条件顺从自己,不允许他们有一丁点让人说闲话的地方。周萍在外喝酒赌钱,被周朴园知道,给狠狠教训了一顿。

雷雨好乱(雷雨乱伦也要爱)(2)

周萍下跪求周蘩漪吃药

在话剧里,曹禺用周蘩漪和周朴园的四次正面冲突,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封建大家长的霸权形象。可以想象,在那般专制下,周蘩漪的交际圈很小,她能接触到的人也十分有限。周朴园常年不在家,周公馆除了仆人,她的儿子周冲,继子周萍,再也没有其他异性男子。

当然,这段畸恋的发展,和周蘩漪的性格也是紧密相关的。

周蘩漪是封建社会和五四运动时代精神交替的产物。她读过书受过新式教育,爱好诗词,有着追求个性自由的进步思想。同时,她身上带有封建社会的烙印,在她被周朴园欺骗怀了身孕后,不得已嫁给周朴园生下周冲。她这个进步女性,最初并没有彻底反抗命运的想法和实力,因此也没能逃脱旧式底层女子鲁侍萍所遭遇的命运。

雷雨好乱(雷雨乱伦也要爱)(3)

电视剧《雷雨》剧照

如果她是彻底的新式女子,那么她早就可以离开周家;如果她只是个旧时女子,那她也能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然而偏偏周蘩漪是读过一点书、两种思想的矛盾体,她身上的封建性决定了选择的局限性。她既不会离开周家,也无处安放个性解放和情感温存的需要。

直到最后,她在这个家被逼得没有活路,她才真正意识到十八年死鱼般的生活是如何毁了自己。也是周朴园日复一日的专制让她最终意识到,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抓住周萍,博一丝生的希望。

二、封建专制下“受害者”的同病相怜

用周蘩漪的话说,最初是周萍引诱的她。那时候,尽管她比周萍大不了几岁,但她依然清楚自己作为周萍继母的身份。

她跨越这道身份的鸿沟,坠入人伦的深渊,很大程度上是以为找到了同病相怜的“受害者”。

周蘩漪在周家十八年,从来没有得到过周朴园的关怀和尊重。

首先周朴园对鲁侍萍一直没有忘记。他要求周公馆夏天也要关紧门窗,是因为他记得鲁侍萍生完周萍后不能吹风;他把三十年前的家具搬回周公馆,在桌上放着鲁侍萍的照片…

雷雨好乱(雷雨乱伦也要爱)(4)

在周蘩漪是女主人的周公馆,到处是另一个女人的影子,这一切的一切,让她丧失了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更为严重的是,周朴园高高在上的大家长姿态,时时刻刻都在奴役着追求个性自由的她。她没有病,他硬说她有病,还逼迫她吃药。这只是她生活的一个缩影,她的十八年都是在这种专制下度过的。换做其他旧式女子,便也罢了。偏偏周蘩漪是个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温存的新旧交替的人物。她本打算好买副棺材等死了,然而遇到了周萍,她努力压抑着的性需要和情感需求,最终得到释放。

她在周萍身上寻求的不是“女人崇拜的快乐”这种高级追求,而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周萍告诉她,他恨他的父亲,他愿意他的父亲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

在孤立无援的周公馆,周蘩漪就像找到了知己般,不顾一切投入了这场畸恋里。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伴侣”兼“战友”,却不料周萍是个没有一点胆魄的人,敢犯人伦的罪,却不敢承担责任,急于和鲁四凤相爱,来摆脱周蘩漪的纠缠。

雷雨好乱(雷雨乱伦也要爱)(5)

电视剧《雷雨》剧照

周蘩漪最初爱周萍,爱上的是他带给自己的温存。周蘩漪十八岁嫁给周朴园,生下儿子周冲。二三十岁,正是对情欲充满着渴望的年纪,而周朴园常年在矿场,有时候两年才回来一次。一个有着正常欲望的女人,由于长期性需求的无法满足,逐渐扭曲自己的情感观,踏上“乱伦”的不归路。

其次周蘩漪爱周萍,是爱他给的安全感。在这场对抗周朴园的战斗中,她不是一个人。

外界都认为周朴园是个慈善家,仆人们都对他唯命是从,只有她周蘩漪看透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周家是如何盘剥百姓、压榨劳工,如何道貌岸然地诱骗良家妇女。她恨透了这伪装,想要摆脱令人窒息的周家。

三、认知失调,让周蘩漪的爱越陷越深

如果说最初周蘩漪和周萍在一起,有那么多爱的理由,那么当她最后看清了周萍的面目,她为什么还是不肯放手?甚至于她那么高傲的一个人,低声下气地“求”周萍不要抛下她。

当她知道周萍以去矿上为由远离她时,她恨恨地说:“都是些没有用,胆小怕事,不值得人为他牺牲的东西!我恨着我早没有知道你!”

如果她早点知道他,或许她就不会为他付出那么多,甚至冒着背叛整个家族的风险。但是这时候的周蘩漪,已经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她明明知道周萍不值,却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付出。因为那时候她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失调。

雷雨好乱(雷雨乱伦也要爱)(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一种态度改变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费斯廷格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对于事物的态度以及态度和行为间是相互协调的;当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并会导致心理紧张。个体为了消除这种不舒适的紧张,会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来使得自己重新恢复平衡。

在爱情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女生明明条件很好,却陷在渣男的陷阱里无法自拔。她们甚至看到男人到处撩妹,或者做出其他更出轨的行为。

是她们太蠢,意识不到渣男的出轨行为吗?当然不是。她们知道渣男的各种越轨行为,但如果她还想和那个男人在一起,那就必须为渣男找尽理由,因为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心安理得地和那个人在一起。

周蘩漪面临的也是这种情况。她最终知道了周萍不值得她付出,但是她没有选择。周萍是她离开周家的唯一希望。所以当周蘩漪意识到“周萍不值得”的认知和她一度想要挽留周萍的行为不符合时,她就会在心里说服自己,那一切都是因为她越来越爱周萍了啊,爱才是她不顾颜面挽留他的原因!于是,她就越来越陷在“爱情的陷阱”里。

当然,她也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在她意识不到周萍不值得的时候,她可以做出及时止损的行为。正如很多恋爱中的女生,及时抽出身。但是周蘩漪的悲剧就在于,她没的选择。

所以说,周蘩漪爱上周萍,几乎是宿命式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