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老戏骨李成儒是一名大器晚成型的演员,他是一个演起戏来就非常投入的北京爷们。

他十几年的商海浮沉经历,让他懂得了更多的人情世故,颇为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即便是本色引出,也可以对这种角色把握得都十分精准。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

从《我这一辈子》到《王府井》,从《重案六组》到《龙须沟》,尽管年代角色身份全然不同,但是永远不失风骨傲立的北京爷们儿。

相比之下,作品中的人物再精彩,都不及李成儒本身的故事。

李成儒在人世间浮浮沉沉数十载,有过一掷千金的黄粱一梦,也有过家喻户晓的名利双收, 阅尽千帆之后,他仍然本色不改、初心不忘。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

在综艺《演员请就位》中,李成儒炮轰选手拙劣的演技,对郭敬明小情小爱的作品更是嗤之以鼻,当面嘲讽。

李成儒的毒舌不止于此,公然指责《甄嬛传》、张艺谋等等,这都是家常便饭。

李成儒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他敢这么说话?而网传的抛妻弃子又是不是真的呢?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3)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李成儒这波澜壮阔的一生。

李成儒出生于1954年,他从小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上面还有十个哥哥姐姐。

李家曾经也是豪门大户,在别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李成儒的父亲随手就能掏出两块大洋买蛐蛐罐。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4)

不过这些都是李成儒出生前的事了,等到他出生时,家道早已中落,往日风光不在。

更惨的是,李成儒不到两岁时,他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李母一个人拉扯大了11个孩子。

当时的环境可想而知,食不果腹、衣服只限于蔽体。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5)

母亲为了养家,去铁路段出苦力,一二百斤的枕木扛起来,不压垮自己就要压垮家里十几个孩子。

做手工、厨娘、保姆、泥瓦匠,这些都是母亲帮补家用的活计。

即便是这样,孩子们还是经常吃不饱。

李成儒和哥哥姐姐把周边能挖出来的野菜都吃光了,他们甚至偷偷跑到公社,偷吃喂驴的豆饼子充饥。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6)

母亲把大哥送去学二胡,惦记着总算是门手艺,以后不至于饿死。

也就是这个时候,李成儒对曲艺有了最初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李家条件穷困,但是他家的位置可是正宗的皇城根。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7)

李成儒小时候在院子里放风筝,风筝经常挂在故宫的房檐上。

除了放风筝,李成儒童年里的亮色就是跟着哥哥学二胡、学戏。

1970年,李成儒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景山服装八厂熨衣服。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8)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话剧这种演出形式爆火。当时的北京人艺和北京最优秀的话剧班子合作,门票每天都一售而空。

李成儒家离人艺非常近,走路不用十分钟。下了班没什么娱乐的李成儒,经常徘徊在人艺门口。

没钱买票,他就趁着人多逃票混进去看话剧。他对舞台上演员的表演如痴如醉,一天不去看就心痒痒。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9)

尤其是话剧名角董行佶,那就是李成儒的偶像。

少年李成儒那时候偷偷幻想:要是能拜董行佶为师该有多好。

可一个是话剧名家,一个是逃票的穷小子,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这个天方夜谭却真的实现了。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0)

一次李成儒挤在人群中准备浑水摸鱼的时候,发现董行佶站在自己身后。

小迷弟突然近距离见到了偶像,他立马兴奋地搭话。董行佶却也没有架子,真的和他聊上了。

李成儒鼓起勇气说:“董老师,我想和您学唱戏。”董老师丝毫不嫌弃,问道:“有作品吗?”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1)

李成儒如实回答:“会读散文。”董老师竟然真的同意了:“好,明天下午来人艺宿舍找我吧。”

李成儒鬼马精灵,一般小孩子可能会说没有作品。他却想到了读课文。

第二天李成儒拿着上学时的课本来到董行佶的宿舍,他读的就是魏巍写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

他刚读到第一句“在朝~鲜的每一天”就被叫停了,董行佶非常不满意。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2)

李成儒把“在朝~鲜”这三个字重复读了无数遍,三个半小时后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衣衫,但董行佶仍不满意。

不过董行佶却十分欣赏这个追求完美的执着少年,还是收了李成儒这个徒弟。

在这之后,每天太阳刚刚升起,故宫后门就会出现李成儒练台词的身影。风霜雪雨,四季变换,李成儒从少年变成青年的十年间,从未有一日缺席。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3)

十年后,李成儒要实现演员梦,而不是在工厂里十年如一日地做个熨衣工。

他凭借自己扎实的台词功底,进入了北电业余表演进修班。赵宝刚、张光北等人都是他的同班同学。

不过李成儒长得比较尴尬,他既不属于传统的浓眉大眼正面人物形象,去做丑角他也不够突出。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4)

就在他举步维艰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西游记》剧组开始筹备。

李成儒一开始报名想演唐僧,毫无悬念地被拒绝了。不过导演杨洁看他有才华,把他留下做了场记。

李成儒就这样跟着“取经四人组”风餐露宿,为整个剧组提供各种后勤保障。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5)

李成儒在《西游记》剧组的时候,每天忙于在山里拍戏。儿子李大海出生的三天后,他才知道自己当了爹。

他本以为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他也能求取真经——进入央视。结果还是事与愿违。

央视没进去,服装厂的工作也辞了,《西游记》杀青后,养家糊口成了李成儒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6)

头脑精明的李成儒决定下海经商,什么文艺、曲艺,都不如吃饱穿暖来得实际。

他从练摊儿开始,卖炒肝、卤煮,捣腾年货,批发带鱼,倒卖香烟……什么时候赚钱就做什么。

最后,还是服装生意打开了他的新世界。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7)

李成儒和北京本地服装厂合作,把服装销往各大商店。运输成本低,款式新颖,这成了李成儒的优势。

他在西单商业街创建了“特别特”服装店,一千平米的店面,就是他商业帝国的一部分。

九十年代初,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二百块钱的时候,李成儒的服装店每天就能卖出几十万。

那时候的李成儒,终于告别了从小到大的贫困,成了一掷千金的豪客。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8)

出门给小费抬手就是一两百美金,一双袜子也要一百多美金。一套西服七八万块钱,一条领带一万多。别人骑自行车挤公交,他出手就是几万美金的小轿车。

仅在1991年,他外汇仓里的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就有六七千万。

从偷吃豆饼的穷小子,变成闻名京城的大富豪,李成儒膨胀起来。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19)

每天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日子,李成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却忽略了妻子和儿子。

在外面挥金如土,而对妻儿却仍然不拔一毛。久而久之,妻子决定和他离婚,独自带着儿子李大海生活。

李大海和母亲生活在18平米的小屋子,厨房要和别人共用,厕所要出去二十多米外的公厕。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0)

小时候的李大海,对父亲十分陌生。李成儒常年不回家,回了家看儿子淘气就大打出手。

就在李成儒人生巅峰的时候,毫无金融知识的他,把自己所有的资金都拿出来买外汇。

刚好赶上1993年的美日贸易大战, 李成儒全军覆没,所有家产赔了个底儿掉。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1)

破产后的李成儒开始严重脱发,一头秀发和曾经的富豪生活一样,和他渐行渐远。

他决心转战影视圈,重拾演员梦。

这些年他也有陆陆续续地拍过一些戏,《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等等,虽然戏份不多,但是都很有亮点。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2)

破产后,他在老同学赵宝刚的帮助下,选定了《重案六组》

果然,上天没有把所有的门都关上。

李成儒凭借《重案六组》中的“大曾”火遍全国,直到现在这部电视剧仍是豆瓣国产剧的天花板之一。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3)

后来的《龙须沟》更是李成儒自己改编、自己导演、自己演出的作品。

尤其是在冯小刚的贺岁大片《大腕》中,李成儒饰演的精神病商人,长达1分26秒的一镜到底的镜头,李成儒共说了328个字的台词。

演出状态完全契合角色的形象,仅凭一个镜头就得到了主创人员和万千观众的喝彩声,李成儒作为演员还是相当有功底的。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4)

这个“魔性”的镜头,也让李成儒原地“封神”,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段之一。

这期间李成儒二婚又离婚,但是他一直都和儿子李大海保持联系。

李大海在父母离异后,受尽白眼。母亲忙于赚钱养儿子、交学费,便把李大海送去了寄宿学校。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5)

孤单的李大海没有父母的关爱,在学校还要忍受老师和同学的嘲讽。他对父亲不是没有怨气。

父亲风生水起时,李大海和妈妈住在18平米的小屋无人问津;父亲重返演艺圈大火之后,李大海的生活也没有改变;父亲再婚后,李大海更是见不到父亲了。

生活上的窘迫,加上在学校受到排挤,李大海十七岁就辍学打工,在酒吧做服务员,偶尔上台弹琴唱歌。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6)

他看见父亲的新家里有一架不要的钢琴,便开口向父亲索要,却被父亲严厉拒绝:“这个家里的东西,你想都不要想。”

李成儒虽然话说得难听,但事后他仍买了一台崭新的钢琴送去了李大海的录音棚。

就在父子关系有所缓和的时候,又因为李大海“染黄毛”、打耳钉、穿奇装异服,父子二人在次大吵一番。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7)

李大海认为父亲要么常年缺席,要么指手画脚,叛逆期的青少年自然是不服气的。

从此之后李大海辗转于各个剧组,到处毛遂自荐,宁愿当学徒也要一圆自己的演员梦。

后来推出自己第一张专辑后,李大海萌生了买房的想法。七拼八凑还是不够,他选择向父亲借钱。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8)

李成儒仍然拒绝:“没钱?没钱你买什么房?借给你,你拿什么还?”李大海赶紧放起了买房的念头。

不过李成儒也不是铁石心肠,他联系了业内的老友,动用人脉推荐儿子去参演了很多影视作品。

对于儿子的音乐作品,李成儒听都没听过。记者问李成儒:“你觉得李大海成功吗?”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29)

李成儒再飚毒舌金句:“你觉得呢?台球没打出世界冠军,演戏没有自己的代表作,歌也没有自己的作品。”

而李大海也不再是那个和父亲针锋相对的叛逆少年了,他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这个天生不会说软话的父亲变相的激励。

是的,李成儒辉煌时期没有娇惯儿子,没有让李大海变成不可一世的“富二代”。

虽然在李大海的成长过程中,李成儒的缺席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同样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在教导儿子。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30)

当年的李成儒,就是富贵来的太容易,让他不懂得珍惜。

所以在李大海刚出了专辑想买房的时候,李成儒持反对意见,他不想儿子太累,也不想儿子得到得太容易,走上自己的路。

不过爱子心切的李成儒,事后还是送了套房子给李大海和前妻居住。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31)

就像钢琴一样,不能你开口要我就给你。但是在严厉的批评之后,老父亲的一颗心还是按捺不住解决儿子的一切需要。

从那个艰苦岁月长大的李成儒,不懂得现在流行的正面鼓励的育儿观。他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派父亲。

和很多那个年纪的父母一样,李成儒认为只有打击、批评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32)

不过和很多这个年纪的人一样,李大海也不再怨天尤人,懂得了父亲的苦心,也接受了父亲的毒舌。

如今的李成儒,住在北京昌平,有一个可以种五百棵樱桃树的大院子。

家里收藏着很多价值连城的古董、字画以及金丝楠木家具。

李成儒为何老了才想起儿子(为让儿子成材被儿子怨恨)(33)

他时不时和朋友在家小聚,每天和儿子通话,关心儿子的事业和生活。

虽然李成儒依旧毒舌,依旧傲慢,但是李大海却甘之如饴,因为这是专属于他的父爱,这份父爱就是有些与众不同,但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祝福“大曾”李成儒晚年生活幸福如意,也祝愿李大海的事业蒸蒸日上!

友情提示:文章为本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