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李亿外宅妇——鱼幼薇

晚唐,咸通年间,鄂州,汉江船头,美丽女子。

“姑娘,你这是去哪儿?”船家望着这位姑娘,打扮不俗,端丽清秀,应该是富人家的小姐。这些日子常见她在江边徘徊,一个人跑了出来?

姑娘“嗯”了一声,望向远处,若有所思,慢慢地,脸上竟现出了悲苦的神色,突然长叹一声,转身回了船舱。

她在等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她以为值得等的男人。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1)

那个男人告诉她:“你且去江陵躲一躲,我想办法,后就去跟你会面。”

她本出身低微,在娼家长大自然需要些本钱,长得又美、聪慧过人,幸而破瓜之前认识了那个诗人,进而又认识了这个男人。那个时候,这个男人刚刚中了进士,翩翩少年,白衣骏马,正是春风得意——诗人告诉她:“这是个好归宿。”

毕竟,这个男人对她很好,为她在长安买了房子,带着她去河东赴任做幕僚,人前人后都介绍说:“这是内子,鱼幼微。”

但是,梦总会醒来。有一天,他告诉她:“我要回江东……”说着,便失语了去。

她点头,这一天,终究会来。他本来就是有妻子的。而自己,其实只是一名“外宅妇”。

男人的妻妾世界里,最惨不过外宅妇,因为她们缺乏最基础的保护——“名分”。唐朝有一个高官叫张褐,曾经在外边包养了一个营妓,育有一子,由于担心妻子的反对,只得将孩子托付给友人。唐朝也多次立法禁止包养外宅妇。连她们生养的孩子,除非“丈夫”家族承认,否则也无法认祖归宗。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2)

可惜,幼微一辈子也没明白,她还是希望能进入那个家门,能让那个家族承认她这个外宅妇,能跟这个男人安稳厮守一辈子。但是,那个女人不同意。她是鱼幼微,聪慧灵敏如她,恩爱之初就能预感到“不到时”,作为一名外宅妇,自己的地位和命运,她是清楚的,只不过她还想赌一把,因为她很漂亮,这个男人也真心喜爱她的美貌。

更重要的是,他是进士,她有文采;他能天下文章,她也能吟诗作对;她希望,有另外一种东西,可以永远羁绊于他们之间——那种叫做“真爱”的东西。

在那个时代,才华与美貌,根本就不是家世宗族的权威的对手,灵魂之爱更敌不过社会理性;或者,在这样的一个以生存作为基础的社会里,生命,本来就一直在生活面前,一败涂地——那个男人最终还是屈服于了现实。

那个男人叫李亿,进士出身,娶妻于名门望族。那时唐朝,望族,是每个士人的梦想。

李亿,贵族。幼微,出身娼门,身属贱籍。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3)

他们之间横着一条法律的鸿沟,通婚简直是妄想,某种程度上,甚至作为地位卑贱的外宅妇都是高攀,人家李亿正妻不同意她进门,不同意得如此理所当然。

2、落第者温庭筠

如果她想报复男人,回到娼门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而去道观做女道士却未必好玩。因为按照唐朝当时的伦理风俗,娼妓跟男人交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女冠跟男人发生感情是不太被允许的,起码是暗地里的事情。她如果真的像很多传奇小说或者流行版本那样,大张旗鼓地在道观张贴:“鱼玄机诗文候教”,公开接客,那么很有可能先招来的不是男人,而是衙门捕快(不要忽略当时的社会风俗,做娼妓也是要有上岗证书营业执照)。

鱼幼微选择道教,有一个很不带颜色的原因:经济基础。

被李亿抛弃,断绝了经济来源,幼微曾经挣扎过,或者应该说是求助过,因为她是通过另外一个男人认识李亿的,这个男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晚唐大诗人温庭筠。有人考证说,温很早以前就认识了幼微,怜惜其才,但是一直以貌自卑,加之年龄相差悬殊,因此不肯接受幼微的感情,最后把她介绍给了贵族公子李亿。

这位大才子虽然出身名门贵族,为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六世裔孙,但到他父亲时家世已经衰微。他本人虽“弱龄有志”、才思敏捷,却“徒思效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二十八岁的他赴京应试,结果金榜无名,抑郁归里。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三十六岁的他仍然踌躇满志地又一次到长安赴试,结果还是名落孙山。后来毕生未能考取进士。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4)

空有济世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偏偏热衷仕途,多次上书以求引荐,也仅做过巡官、县尉、国子监助教之类的小官,并遭到一贬再贬。如咸通六年(865),他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因为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缘故,更加严格以文判名词——“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

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当朝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经过这次打击,年事已高的他终于在次年冬天抑郁而亡。

这样一个不得意的社会边缘人,因为对于主流的不认同,反而能低下身来认真注释幼微这样的底层妇女(他的很多诗词都体现了对下层妇女的同情和赞赏),只是,自身飘零,又热衷仕选途,他娶不了她(婚姻是用来帮助仕途的),又不能低看了她(很理解欣赏她的才情),所以只能把她介绍给更合适的男人。

而他也没想到,李亿会这么薄情,这个包袱被甩了回来。幼微被抛弃以后,并非很简单地选择人道。她,是挣扎过的。毕竟她还小,世俗对她还构成诱惑。在世俗的选择里,如果不愿再回娼门(她是有自尊的),只能再找个人家——她向温庭筠伸出了手。

可是当她回头,满目凄凉地看着温庭筠时,心里慢慢生出些希望来——“不眠长夜怕寒衾”。也许只有这个落魄的男人,才真正平等地看待过她。

她在求助,也在求爱。但是那个男人沉默了。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5)

那个时候,他正做国子监助教,这是他一生里做过的最大的官,那些渺茫的抱负又从心底里隐隐燃起,事业正起步,谁不希望自己的仕途里有一个有所增益的名门?他不能娶她。

再说本来就声名狼藉,这把年纪好不容易混到这个职位,正要乖乖地做好学生,无论官声还是名声,他都不敢娶她,哪怕纳妾都会感到无颜的尴尬——那是豪族李家的弃妇,没必要让人笑话!

但是毕竟,他还是尊重她的,于是建议她入道。那时候,想要成为一名道士,是要经过考试,考试的内容就是《老子经》和《度人经》,此外,淘汰的条件还有,严禁私自入道,必须要由管府批准,领取由尚书省祠部颁发的度碟,才算成为合法的道士,称为正名道士。

度碟,是官府颁给合法出家道士、女冠的身份证明书。道士还俗或死后,由州或县将已度道士、女冠的姓名、乡贯、户头所习经业及配住宫观等项填表送本司;其度碟由本观三纲封送本司,严禁转让。

但是幼微通过了。她应该熟读了《老子经》和《度人经》,又有师傅带领,并且通过了官府的审核,才正式成为长安咸宜观的女道士,更名为“鱼玄机”。

3、女道士鱼玄机

道士女冠不事生产,而且还享有田产奴婢,进入这个层面的人,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要在享有部分自由与生活保障的同时,付出相当的代价——你必须遵守诫命,像一个真正的修炼者那样生活。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最正常、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真诚修炼的女道士。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6)

在提倡修炼超凡的同时,道教对出家女冠的言谈举止、衣服饮食、日常修行、行止居处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且制定了相关的行为科戒。如奉师科戒、讲诵读经科戒、止科戒、居住科戒、服饰科戒、饮食科戒等-—你以为当道士那么容易?

在幼微要变成鱼玄机的时候,她或许是急于摆脱这种困难处境,又或许是想找到另外一种寄托;

她可以脱离娼门出身的阴影,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二十亩田),甚至可以拥有奴婢……

她可以保留青丝,加上道服莲冠霞被,仍可以拥有美丽如许的面容……

她可以借求仙访道,游历洞天福地,并假人诵经讲法的机会,可以自由地交结异性……

这样,作为一代才女她意外出名了。

社会风气的开放让一部分女冠跟士人交往成为“潜时尚”。

上层有公主们游仙时,经常伴随着一堆文人吟诗作对,甚至放浪笑谑(李白,就是凭借玉真公主和道士吴筠的引荐而入仕为官的);下层又有李冶等很多另类女冠做榜样,加之中晚唐时期狎游之风盛行,士子们在赶考交游的时候,特别爱住在寺庙道观,尤其是女冠生活的道观,白居易就曾经居住在华阳观——虽然皇帝也试图禁止过,曾下诏限制俗人客居道观;但是,制度归制度,社会风气很难因为某种法令而改变,文人们出行时照旧爱往女观跑。

道观,有士子隔壁而居,出行,有从游的时尚,世俗的另外一种诱惑,正等着鱼玄机……

玄机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这么受人追捧,而且,不是俯仰皆取悦于人的歌妓式的追捧,而是真心为她的美貌和才华所倾倒——诗作,没写几天就传遍了文人圈子;容貌,没做什么就引得众多人来拜访。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7)

其实在那个时代,那个处境下,不爱任何人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可惜,她是鱼玄机,是文艺女青年鱼玄机,世俗如果还能让她勉强抵挡,但在爱情面前,她的防线终于彻底崩溃了。一个女人只不过受过一次伤害,还不足以让她看透人性,世俗那么喜气,感情那么可爱,她还依稀记得跟李亿的那段恩爱的美好时光,就这么投如寂寞的仙道世界,她舍不得。

她投降,并且转身。

她爱上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同样姓李,而且是个员外。

她跟那个李员外的感情并不长久,很快断裂以后没有像李亿时那样的痛苦不堪,而是又找到了新的爱人。

不过那个男人不知道什么缘故,拒绝了她的情爱,当再转头想重修旧好的时候,她用“道心”拒绝了——“道性欺冰雪,禅心笑绮罗。迹登霄汉上,无路接烟波。”对于前仆后继追求的人,她说“不用多情欲相见,松萝高处是前山”。

她想拒绝,想回头,想恢复,想扭转。可惜,回不去了。

风流女冠就是风流女冠,世人早已把她看成娼妓,而她自己,也回不去了,因为习惯了。

所谓“为君一日欢,拼将一生休”,已经沦为名声扫地的风流女冠,就再也回不去了。玄机,已经一无所有。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8)

所谓“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没有人肯娶她,所有恩爱都那么短暂,她永远看得到,却得不到……玄机已经走投无路。

4、杀人犯鱼玄机

她杀死了自己的婢女——绿翘。

那天,她被人邀请出游,嘱咐自己的婢女绿翘:“如果有熟悉的客人到访,告诉他我在哪里。”结果她被女伴所留,到第二天傍晚才回来。绿翘告诉她:“有一个男人来访,但是知道您不在,门都没开就走了。”那个男人,正是玄机的新欢。她疑心了。

那个男人如果知道她在哪里,应该去找她的,可是,他没有。

在鱼玄机看来,答案只有两种:

一、那个男人跟其他男人一样,对她也只是玩玩罢了,不会认真到专程去找她的地步;二、绿翘勾引了那个男人,让他分身不暇。

绿翘已经说明跟那个男人无染:

“自执巾盥数年,实自检御,不令有似是之过,致忤尊意。且某客至,款扉,翘隔阖报云:炼师不在。'客无言,策马而去,若云情爱,不蓄于胸襟有年矣,幸炼师无疑。”

这些话有理有据,一般人听了也就不再怀疑,可是玄机却“愈怒,裸而鞭挞百数”。她其实是想逼这个女孩承认她偷了她的男人,因为她不想面对一个现实——那个男人又是逢场作戏而已。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9)

她希望有个人陪着自己,一起堕落。

可是绿翘的回答事与愿违:

“炼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佩荐枕之欢。反以沈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死于毒手矣。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疆魂?誓不蠢蠢于冥莫之中,纵尔淫佚!”

她点中了玄机的死穴。明知瞬息的爱恋幻灭、内心积累的道德焦虑、一无所有并走投无路的绝望挣扎,突然在这一刻爆发了。她杀了那个婢女。

玄机第一次杀人,清醒过来,她慌了。无论怎么讲,她都不想马上就失去现有的一切,于是那个女孩被埋了起来。

来往的客人不断问:“绿翘去哪里了?”她从容地回答:“私逃了,我也不知道。”

于是有人开始议论,有人看见了尸体吸引出来的清蝇,这位风流女冠,大约是坊里出了名的明星人物。这个时候,有人站了出来。

玄机的敌人竟然是个街卒。

这种人本来属于黑白通吃、到处收保护费的类型,玄机作为一个女冠,地位并不是那么高,又有些富贵士子们串门子,不免让人眼红心痒。如果只是心痒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女人出了家还这么不正经,一个“有伤风化”的罪名给他壮了胆,于是敲诈玄机钱财。玄机没给。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10)

绿翘失踪传到了街卒的耳朵里,他带着几个兄弟去了,本来是想闹事威胁一番的,结果钱没看到,却发现了“人”。原来是场命案。无可奈何,玄机下狱。

5、最后的日子

其实,玄机不该死。按照唐律,主人杀奴婢可以减罪四等,故意杀奴婢仅处徒刑一年,过失杀奴婢无罪。而奴婢殴伤主人,即使是过失伤主,也要被处以绞刑。

绿翘,不过一个婢女而已。有人说,那是玄机倒霉,碰见了厉害的京兆府尹——温璋。

相传,这位京兆府尹十分严酷,正史亦称其“性默货敢杀,人亦畏其严残”,于是很多人想,玄机落在这种人手里,不死还不丢半条命?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一点,温璋的严酷不过杀人求名,吓唬百姓而已;史称其“默货”也只是说明这个人很贪婪,而一个贪婪的人,是会按照情理而不是法理办事的。

玄机出事后,“朝士多为言者”,结交的那些进士士子们也有做官的;她本身也应该不缺钱,这些年来来往往,相好的贴补甚多,连街卒都想打她的主意(借钱);主人杀婢,又律不至死;更何况唐朝道教管理制度规定,道士、女冠犯罪须“准道格处分,所由州县官不得擅行决罚”。因此,温璋罚她,很正常,杀她,没有理由。

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大唐豪放女鱼玄机:从才女到色尼)(11)

只有一个理由——玄机求死。

在狱中,她写下这样的诗句:“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明月清风里,她看到了自己的孤魂,死亡,已经扫清那所有被欲望凸出的黑暗处,只剩下了平静,如此珍贵的平静。于是,命运划出了又一个荒谬的轮回——也许只有在这腥臭杂乱的监狱里,鱼玄机才成为真正的鱼玄机。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大家都在梦里做游戏,只有“觉醒”过的鱼玄机当真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