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夕,雨城雅安新的“女娲补天”正式落成开放,当地民众争先恐后前去观赏,也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同时,一篇《一座因“女娲”雕塑引发民众热议的城市——雨城雅安!》在网络上引发了更大互动,十多个小时推荐、阅读、评论量超过了百万,这一现象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偶然于事件本身。雨城雅安以降雨量大而闻名,“女娲补天”雕塑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存在,这次仅仅是再一次重塑,而且全国已有数十处“女娲”雕塑,不属重大突发性事件,也不是热点话题,引起广泛关注的确偶然。
偶然于时间节点。国庆期间,人们普遍关注的是难得的大假如何去游玩,一个源于中国神话传说的雕塑自然是小众话题,尤其是雕塑本身更不在视野之内,远不及美食美景抢人眼球。
偶然于受众群体。一座神话传说雕塑,特别是非国家级的地方性建筑,关注的多半是对历史有一些热爱的人们,或者说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年长者。然而,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建议的,更多的恰恰是年轻的现代网络人,而且遍及大江南北全国各地。
必然于时代需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人们对精神追求不断丰富,对艺术的标准也越来越高。
参与讨论最多的,也是“女娲”的形态美丽与否、尺寸与周围环境匹配与否、灯光照射添彩与否,有的建议甚至有一些苛求,几乎是尽善尽美的期望和要求。当然,这也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必然需要。
必然于文化魅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潜移默化中,已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不少的不但对“女娲”的来历及变迁很了解,对远古时代美的定义也颇有研究,提出了“上古时代并没有那么多词汇,只能以物形誉物,比如蛇身,可以理解为苗条”。
所以传说中“女娲”是“人首蛇身”,不一定是现实中的蛇身,拟人化的雕塑未尝不可,更重要的在于,这是一个民族推崇的图腾符号,是人们心中的信仰。
必然于网络力量。互联网的兴起,为信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平台,“女娲”可视信息瞬间便已抵达千万终端,尤其是在饭后休闲之时,呈现爆炸性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与共享,这在非信息时代是不可想像的。
雨城雅安的“女娲补天”,仅仅是全国众多“女娲”雕塑中的一个,其图片资料的相互交流欣赏,更好地弘扬了“女娲”文化,对将来其他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可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这种热议越来越多!(昌斌视觉/图文原创,未经授权,严禁私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