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达人在行动#

自古素有“驴肉香,马肉臭,有钱人不吃骡肉”的说法。没有营养,味道差, “穷人肉”就成了马肉的标签。国内极少数人会吃,而且国外比如美国德国都在间断性爆出禁止出售马肉的新闻。但是真实现象并不是这样子的,就先别说我们新疆及内外蒙古地区都有养肉马吃马肉的习俗,而且马肉价格由于气候原因,还常常供不应求,时常比牛肉都要贵上一倍,可谓是贵得离谱。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1)

马肉其本身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其中所含的ω-3脂肪酸与鲑鱼肉相当,铁元素含量更是牛排的两倍。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吃马肉,或者不喜欢吃马肉呢?一是马肉的肉质纤维性对于其它动物的肉质纤维要粗大一些,二是马肉在煮或炒会有泡沫产生,且会发出恶臭,因此有很多人不喜欢马肉的味道而转为不吃马肉,但这个不是绝对的,得看烹煮的技巧而论。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2)

每种食物的来源都有其独特文化构成与历史渊源。抛开道德伦理层面的情感,我们只讲:为什么吃马肉,什么吃马肉,吃马肉有什么奇特功效?而且养殖肉马,会不会是新一轮的农村养殖致富点?有什么成熟的模式可以学习与参考吗?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3)

在广西南宁上林县三里镇,吃马肉及马肉买卖,已有数百年历史。

据上林县志记载,明中叶时期,八寨壮族农民起义反明,一度占领上林三里圩,当时的巡抚郭应聘领兵南下镇压围剿,并在上林三里筑城御敌。其中有不少北方的士兵到达南方后,水土不服,容易滋生水疱导致皮肤溃烂,后来有军医宰杀随行战马,煮食后怪病全无。 “马肉可治病”就此逐渐传开,在上林民间也都形成吃马肉的习惯。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4)

从那时候起,吃马肉便兴起和驰名于上林三里,直至今日,每逢三里街天或节假日,三五成群的屠夫就会牵着肥壮的马匹,“走马观花”式地走过街市。一则告诉人们今天有马宰杀,二则表示马是健壮的不是病马老马死马,以此起到推销宣传马肉销售的作用。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5)

马肉从被宰杀到食客嘴里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否则马肉会掉味,肉价也会掉价。这其中马肉的宰杀就值得讲究,一定要请专业的屠夫,宰马如宰牛,但讲究的速度要快狠准,一个好的屠夫,一匹马下来,一个小时内就要宰杀完毕。以保证好的马肉马上被送到饭店与食客处,进行烹煮煎炒油炸焖各种操作。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6)

烹炒马肉的方法也很讲究,方法与方式不当,就会令人索然无味。只因马肉在煮或炒时有大量泡沫产生,同时发出恶臭,因此很多人敬而远之。但是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推敲与进步,上林马肉烹炒技巧已经出神入化。恶臭不在,马肉飘香,不得不说彻底体现了两广人在“吃”上面的至高境界。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7)

上林三里马肉如今蓬勃发展,衍生出各种系列:有冬季的马肉火锅,夏季的炒马杂、炒马肉,还有适合旅游、度假和野外集体活动的马排烧烤,还有养生健体的马骨汤、马脑、马肉粉等等。种类繁杂,美滋美味,令人神往。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8)

随着上林马肉近年来的驰名广西内外,也持续促进上林马肉的产业化发展态势。从种马、养马、马料、马圈、收购、宰杀、烹煮、烧烤、农庄、夜市到大排档与火锅店,及各系列零食产品。已现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牧业农产品经济发展雏形与趋势,但是距离真正品牌化、产品化经营管理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上林县各大马场也各自发力,正在政策支持下不断前进。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9)

马肉也常常有供不应求的情况,据三里镇附近村民说,在节假日前几天,经常有马贬子开着卡车到村前,拿着大喇叭,走街窜巷地吆喝着:“贩马,贩马,有马要卖的,大伙出来答个话。”主要原因是马场肉马供应上不来,一些马肉加工厂及马贩自行组织下到村子来,想以此方法收买村民散养的肉马。

肉马同时是特养业新发展的一个致富项目,根据它自身的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快、喜食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饲养容易、经济效益好等,也吸引了众多村民散养肉马。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10)

同时养马的成本类似于养牛,但是肉马的成长周期明显要短于养牛,成年后可出栏的肉马出售价也很不错,因为供不应求,常常收益相当于四五头猪,或者一头半或者两头牛的价位。当然这跟养殖的经验、技术及成本有关,人们的接受程度及普通大众的消费心理及情感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农忙相比农闲时节,吃马肉的人会少很多。

新鲜马肉如何处理(谁说马肉不能吃)(11)

怎么样?是不是对马肉这种黑暗料理产生了一丝兴趣与想法了呢?随着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支持,有没有想到将马肉推向更高境界,以此创业-融资-当上CEO-发家致富-迎娶白富美的想法呢?那就来广西上林三里来瞧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