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有话说

七虞龙文鞭影解析(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1)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本文是王和尚详解《龙文鞭影》第十二篇。上卷至此完结。(六不和尚:midouwei)

七虞龙文鞭影解析(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2)

详解《龙文鞭影》·十五 删

令威华表,杜宇西山

令威华表:汉代丁令威,辽东人,在灵墟山学道术,后化成鹤回到辽东集华表柱上云:“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杜宇西山:黄帝的儿子昌意生帝喾,封其支庶在蜀地,先称王的称为蚕丛,后称王的称为杜宇。曾经遇到大水,人民得以居住在陆地,后来在西山化为子规鸟。

范增举玦,羊祜探环

范增举玦:范增是项羽的谋士,在鸿门宴上举玉玦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使用反间计,使范增离去。

羊祜探环:晋代羊祜(音:[hù])五岁时,让人到邻居家桑树下取出金环,邻居说:“这是我家死去的小儿所丢失的。”人们说他是邻居家孩子转世。

七虞龙文鞭影解析(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3)

沈昭狂瘦,冯道痴顽

沈昭狂瘦:晋代沈昭醉酒,遇到王约说:“你怎么肥而痴?”王约回答说:“你怎么狂而瘦?”沈昭拍掌大笑:“瘦已胜肥,狂又胜痴,奈何奈何?”

冯道痴顽:五代时冯道曾当晋朝大臣,契丹灭晋又去朝见耶律德光,耶律德光讥讽他说:“你是何等样的老子?”冯道回答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于是任命他为太傅。老子,对老人的尊称。

陈蕃下榻,郅恽拒关

陈蕃下榻:汉代陈蕃敬慕徐稚贤能,专为他设一座榻礼待他。

郅恽拒关:汉代郅恽(音:[zhì yùn ])担任上东门侯时,不让出猎夜间回来的光武帝进关,光武帝只得从中东门进入。

七虞龙文鞭影解析(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4)

雪夜擒蔡,灯夕平蛮

雪夜擒蔡:唐代李愬曾在雪夜借助鹅声掩护,平定蔡州吴元济的叛乱,擒吴元济。

灯夕平蛮:宋代狄青曾在上元节晚上大张灯火,而暗中派兵攻破昆仑关蛮族。灯夕,指上元节灯结彩的晚上。

郭家金穴,邓氏铜山

郭家金穴:汉代郭况是郭皇后的弟弟,受到光武帝的赏赐很多,人们称他家为金穴。

邓氏铜山:汉文帝宠幸邓通,有相者说邓通将要饿死,文帝就将四川严道的铜山赐给他,让他自己炼铜铸钱,于是邓通钱布满天下。

七虞龙文鞭影解析(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5)

比干受策,杨宝掌环

比干受策:汉代何比干,担任廷尉崇尚宽容,一个老妇上门送策九十九枚说:“上天赐策,让公后代繁盛。”

杨宝掌环:汉代杨宝,性慈爱,曾救活一只受伤的黄雀,后来黄雀变成黄衣童子送给他四枚白玉环,说:“好好保护此环,可以保佑子孙累世担任三公。”

晏婴能俭,苏轼为悭

晏婴能俭:春秋时齐国相晏婴节俭,自作表率,妻妾不穿帛衣,自己不多吃肉。

苏轼为悭:宋代苏轼曾说:“我到五十岁,才知道最重要的是悭吝,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

七虞龙文鞭影解析(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6)

堂开洛水,社结香山

堂开洛水:宋代文彦博留守西都洛阳时,召集洛阳年高德劭者富弼、司马光等为耆英会,在资政院建立耆英堂,绘制十三人的像在堂上。

社结香山:唐代白居易与胡杲、张浑、刘真等年高不做官的人结为香山社。

腊花齐放,春桂同攀

腊花齐放:唐武则天当政时的腊月,大臣们有所图谋,就假称上林苑中的花开放,请武则天游上苑,武则天怀疑有所图谋,就派使者到花园宣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早晨,花全部开放,大臣们很惊异,于是作罢。

春桂同攀:明代蒋南金、王大用二人没有得志时,一同游庙,闻到桂花香,就各折一枝,出门时儿童唱:“一布政,一知府,掇高魁,花到手。”众人问他们,说是信口游戏,后来二人果然中进士,分别做了知府、布政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