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给我们的印象大都是颠倒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说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得不提一对哲学概念,那就是现象和实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唯心主义有物质观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唯心主义有物质观吗(物质不能独立于我们而存在)

唯心主义有物质观吗

唯心主义给我们的印象大都是颠倒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说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得不提一对哲学概念,那就是现象和实在。

从我们对知识的态度中,从最开始的相信到后来的怀疑,我们怀疑一切,也怀疑因果,一直希望去解答到底有没有让人完全信服的知识。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要解决这个难题,先是找到它令人困惑的地方是什么。

我们的感觉并不可靠

在生活中,很多我们本以为确定的事物,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充满了矛盾,所以对于事物的存在需要深入的思考。

在讨论确定性时,我们都是从经验出发,知识源于经验也是人们统一的认识。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是什么,却是容易出现问题的。

就拿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说,假设我们面前有棵树,树上结着苹果。如果有人在这儿,那么他一样会看到这棵树,这么来看,好像并没什么特别。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问就会出问题,虽然我们知道眼前有棵树,但是,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树的形状是不相同的,苹果的数量也会不同。即使两个人可以站在同一个角度看这棵树,那么也没办法可以肯定两个人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

在这儿,我们其实就接触到了哲学上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我们感觉所产生的现象和事物本身的存在是一回事吗?

简单来说,也就是我们看到事物像什么,和它本身究竟是什么是有区别的。

还以树为例,我们看到树的颜色,但是在晚上就完全看不清颜色,虽然我们摸起来树还在,换句话说也就没有颜色了。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颜色不是树本身固有的属性,而是依赖我们的眼睛、光线和观察的角度而生的一种现象。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它的质地。我们看到它的纹理,我们用肉眼看,会发现它略感粗糙,但是如果用显微镜看,那又是另一种感觉。

那么,两者之中哪个才是"实在"的树呢?如果认为显微镜下面看到的是更真实的实在,那么用更高的显微镜看到的应该是更真实的实在。所以,既然眼睛看到的无法坐实,那么用显微镜看到的一样会面临同样的困惑。

即,我们既不能信赖我们用肉眼所看见的东西,也不能完全相信通过显微镜所看见的东西。这样说来,感官对于我们是靠不住的了。

在看一棵树的时候,"实在的"形状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实在的"形状并不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它是从我们所看到的之中推论出来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看之前已经有经验起作用了,我们通过经验从树的外表推想出他"实在"的形状。

这样,实在的树假如真的存在的话,也就并不是我们凭视觉、触觉和听觉所直接直观到的那样。实在的物体假如确实存在的话,也不是为我们所直接认知的,而必定是从我们所直接认知的东西中得出的一种推论。

实在的物体是什么?

因此,这里就有两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到底有没有实在的事物呢?如果有,它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客体呢?

我们把感觉中所直接认知的东西称作"感觉材料":如颜色、声音、气味、硬度等等。我们把直接察觉到"感觉材料"的能力称作"感觉"。

这样,只要我们看见一种颜色,我们就有一种对于颜色的感觉,但是,颜色是我们所直接察觉到的东西,但是察觉本身乃是感觉。

如果我们要认识事物,就必然凭借感觉材料——颜色、形状等等,我们是把这些感觉材料和事物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我们不能说感觉材料就是事物,也不能说,感觉材料就是事物的性质。

于是,假定事物有其实在的话,便产生了关于感觉材料和实在的关系问题。

这样,我们的两个问题便可以重新表述如下:究竟有没有任何"物质"这样的东西呢?如果有,它的性质是什么?

当人们问物质是否存在的时候,就涉及两个不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我们用"物质"来指一种和"心灵"相对立的东西,来指一种根本不是属于任何一种思维或意识的东西。

唯心主义:物质是心灵的观念

第一个认为我们感官的对象不能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的哲学家是贝克莱(1685—1753)。他为人们所熟知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就是他唯心主义哲学的声名,他认为世界除了心灵和观念以外什么也没有。

贝克莱说,倘使有任何东西可以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的话,那么它们就不可能是我们感觉的直接客体。

贝克莱(1685—1753)

贝克莱是在什么意义上否定物质的呢?

首先,他并不否认通常事物存在,即那些感觉材料是某种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东西而存在,但是他不认为这个某种东西可以是"非心灵"的,也就是说,可以既不是心灵,也不是某个心灵所具备的观念。

其次,他承认:当我们走出屋子或闭起眼睛的时候,必定有某种东西继续存在。实际上就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我们不看它,也有某种东西继续存在着。

但是,他认为事物的性质决不能和我们的"看见"不同,而且也不能独立于视觉之外。这样,贝克莱就认为实在的事物是心灵中的一个观念。

贝克莱以后的其他哲学家也曾抱有这样的见解,即认为尽管事物不依赖于我的看见才存在,但是它的确要依赖于被某一个心灵所看见(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被感觉到),虽然并非一定依赖于上帝的心灵,但是往往必须依赖于宇宙整个综合的心灵。

像贝克莱一样也有这种见解,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无论如何,除了心灵及其思想和感情以外,没有什么被认知的东西是实在的。

抱着这样的见解的哲学家就叫作"唯心主义者"。

他们的思想可以表述为,"任何可以被思维的东西,都是思维者心灵中的一个观念;因此,除了心灵中的观念以外,再没有能够被人思维的了;因此,任何其他事物都是不可想象的,而一切不可想象的,都不可能存在。"

与贝克莱相异的唯心主义者是莱布尼茨,莱布尼茨是17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莱布尼茨说,表现成其为物质的一切事物,其实或多或少只是原始心灵的聚合而已。

这些哲学家们,尽管他们对于作为和心灵相对立的物质是否定的,但在另一种意义上,还是承认有物质的。

贝克莱和莱布尼茨两个人都承认有一个实在的事物,但是贝克莱说,它是上帝的心灵之中的某些观念;而莱布尼茨则说,它是一堆灵魂。

他们两个都以肯定的方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显然,唯物主义和微信主义的哲学家们所一致同意的这一点,——不论物质的性质如何,总归有一个实在的事物。只是在解答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时,人们的见解有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