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诗词,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从小到大我们学过的课本,每本中都会有几首古诗词。而且从初中开始的各种考试中,古诗词方面的考点也不在少数。

所以,古诗词可以说是贯穿着我们的人生。但或许也正是如此地熟悉古诗词,导致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的时候,想当然地就会认为自己完全理解它的意思。

学霸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学霸爹自称有文化)(1)

起初,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当我真的去了解那些古诗词中字句的意思时,才发现很多古诗词中字句的意思和我的想当然真的是相去甚远。

就拿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为例,这首诗很简短,只有4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但就是这简单的4句中,却有着3个很容易让人理解错误的词语。

第一:爆竹。很多人看到这个词,想当然地就会认为是我们现在过年会放的烟花爆竹。但实际上,这里的“爆竹”并非如此,而是当时的一种习俗,将竹子直接放在火上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所以,这里的“爆竹”更多的还是字面意思。

学霸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学霸爹自称有文化)(2)

第二:屠苏。很多人看着的“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认为,既然是春风将暖送到某处,那么这里的“屠苏”就应该是地名。但实际上,这里的“屠苏”指的是屠苏酒,古人常在这个节日饮屠苏酒庆祝,这也是一种习俗,所以这里的“入”也不是进入,而是饮入之意。

第三:曈曈。理解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一看到“千恩万户”,就觉得这里应该是一个形容热闹的词汇,所以“曈曈”应该就是指这种热闹。再或者,有一些人一看“曈曈”是“日”字旁,这个词听起来又那么灿烂,就觉得这个词是来形容正午阳光灿烂的时候。但实际上,联系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要知道古人都是在早上换桃符,所以这里的“曈曈”其实指的是早上太阳初升的光亮。

学霸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学霸爹自称有文化)(3)

其实像这样的难理解的古诗词字句,在我们生活中也不鲜见。这不,最近笔者的一位“学霸”朋友,就被他的10岁的孩子问到:知道“唧唧复唧唧”中的唧唧是啥吗?

笔者这位朋友当年学习也是很牛的,看到这个问题,他就第一时间想到了“唧唧复唧唧”是出自《木兰诗》,前后几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他就想着,既然是“木兰当户织”,那么这里的“唧唧”显然就是织布机织布的声音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木兰诗》中的“唧唧”二字的意思,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争议的。

一些人的观点和我这位朋友一样,但是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那就说明织布机一直在织布,还在发出声音,但后文紧接着又有“不闻机杼声”这样的描述,说明织布机其实没在工作。

学霸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学霸爹自称有文化)(4)

另一些人则认为《木兰诗》中的“唧唧”是木兰叹息的声音。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又会和后句中的“惟闻女叹息”意思重叠,要知道这在古诗词中也算是诗人们都会避免的瑕疵。所以,这个解释也是有漏洞的。

所以,实际上《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到底何意,一直以来都是没有定论的,我那位朋友的想当然无疑是没有办法说服他儿子的。

当然,在笔者看来,这还不是朋友犯得最主要的错误。大家看前文应该都发现了,当我说“唧唧复唧唧”的时候,都会强调是《木兰诗》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除了《木兰诗》,其他诗中也出现过这句话。

学霸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学霸爹自称有文化)(5)

宋代欧阳修的《感兴五首》中,就曾出现“唧唧复唧唧,夜叹晓未息”这样的诗句。不过比起《木兰诗》中的“唧唧”二字意思难以定论,欧阳修诗中的“唧唧”二字意思倒是很明确,就是织布机织布的声音。

根据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我这位“学霸”朋友,在回答儿子的问题时出现的问题:一是想当然;二就是审题不够清楚。而这,也是很多人面对古诗词时会出现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