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散皆是缘,繁华落尽一场梦。
人生本是一场空,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就像苏轼所言:“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两句出自他的《西江月·平山堂》,全词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是苏轼写给恩师欧阳修的一首词。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平生最爱提携后辈。
苏轼也是他的门生,一生受他影响颇大。
他在扬州任上,曾修建了一座平山堂。
在这里他和一众文人雅士吟诗作赋,留下了不少作品。
苏轼此前曾两次到过平山堂,这是他第三次到访平山堂。
当时他刚经历乌台诗案,而欧阳修也早已仙逝,化为一抔黄土。
物是人非,抚今追昔,于是便有了这首词。
词的上半阙写的是苏轼到平山堂不见恩师只见遗迹而发出的感慨。
开头两句便道出了人世沧桑。
在他第三次来到平山堂时,半生已在弹指间转瞬即逝。
看似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却将人世的无奈写到了极致。
岁月似水,一去不返。
在不可逆转的时间面前,人就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他会感慨半生弹指,也是和自身的遭遇有关。
古代文人都有“匡明主,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可是他却因“乌台诗案”在贬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半生时光已过,而他一事无成,怎能不感慨万分呢?
接着的两句写的是他瞻仰欧阳修的遗迹。
已经十年没有看到老仙翁了,所幸还能看到他的墨迹,龙飞凤舞,气势雄浑。
这里的“老仙翁”就是指欧阳修,一是他已逝世,羽化成仙,二也是对他文学造诣的一种肯定,如仙似神。
人已逝,物却留,这里既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也有一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之意。
虽然欧阳修不在了,但他的作品却能万古长存,这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接下来的下半阙说的是通过吟咏欧阳修的词作来悼念他,从而悟出人生真谛。
一二句便是写对欧阳修的缅怀。
他在平山堂下,吟唱着欧阳修过往的词作,又写下了这首词,只为悼念这个对他恩重如山的文坛泰斗。
这里的“文章太守”和“杨柳春风”都是出自欧阳修的词作。
听着恩师所题的词作,望着他生前所种的堂前柳,苏轼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他这里引用欧阳修的词作是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敬意,同时也再现了欧阳修生前风流自赏的高洁之态,亲切又自然。
最后两句是全词的高潮,是最为人所称道的至理名言。
不要说人死如灯灭,万事转头空,就是活着也不过是一场大梦罢了。
就像陆游所言“死去元知万事空”,就算有无限遗憾,到最后也将成了一场空。
有人说苏轼两句很颓废,其实不然。
这是一种经历大起大落之后的顿悟,正是抱着这样“万事皆空”的态度,他才能在被贬黄州时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
既然万事都是空,那么政治上的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言:“这两句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
人世皆苦,万般皆空。春秋轮回,世事如风。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烦恼由心起,凡境皆心造,一切由心生,一切随心动。
我们能做的就是像苏轼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似步。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