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英雄,一般情况下,都靠普攻,因为普攻可以跟攻速挂钩,持续伤害特别直观,而靠技能“吃饭”的英雄,技能伤害主要看穿透和攻击力属性,一般跟攻速是不相关的,除了马可波罗之外,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王者荣耀如何区分前后期英雄,王者荣耀里怎么区分前期英雄和后期英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者荣耀如何区分前后期英雄,王者荣耀里怎么区分前期英雄和后期英雄

王者荣耀如何区分前后期英雄,王者荣耀里怎么区分前期英雄和后期英雄

后期英雄,一般情况下,都靠普攻,因为普攻可以跟攻速挂钩,持续伤害特别直观,而靠技能“吃饭”的英雄,技能伤害主要看穿透和攻击力属性,一般跟攻速是不相关的,除了马可波罗之外。

像狂铁就是比较典型的前期英雄代表,他凭借着高额的技能基础伤害,可以在前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只要拖到后期,那点输出就有点不够看了,就更别提狂铁还不好控怒气,坦度也要大打折扣,在5v5团战中,会越来越不好发挥。

最重要的是,技能有CD,但普攻没有,普攻只有攻速档位,后期攻速够了,基本上0.5秒左右,就能A一下,而技能明显不行,这也导致技能型英雄,普遍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技能真空期,使得他们输出成本变高许多。

再者,技能型英雄一大部分也比较吃蓝耗,蓝耗机制相当于限制了他们的持续输出空间,对比起来,普攻的输出成本确实低很多,只要你还未阵亡,就肯定能打普攻。

这也是为什么,典韦,老夫子,吕布,铠和大部分射手,后期都这么强悍的原因。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部分技能型英雄,只要技能上存在百分比伤害或者真实伤害,后期也不会弱。

像娜可露露,她的一技能就有印记,打破后,可以对目标造成6%的最大生命值伤害,这也使得坦克在娜可露露面前,脆成纸糊。

不过,无论是百分比伤害,还是真实伤害,或者破防效果,都一定要能频繁触发才行,如果是像达摩这样,只有大招的第二段才有斩杀百分比伤害,那后期一样很难打。

为什么我在谈后期英雄的时候,一直强调持续伤害?

因为持续伤害才能对出肉装的英雄,造成有效的打击,而到了后期,就拼5v5团战拼阵型的时候,如果你家没有后期英雄,那越拖后期,肯定会越难打,毕竟处理不了前排,切C谈何容易。

除此之外,技能型英雄如果本身的AD或者AP加成足够高,也是可以在后期很好的发挥的,像法师中的小乔,干将莫邪和女娲,射手中的孙尚香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不仅AD或者AP加成不错,技能CD也短,到后期一套一套的打下来,对面前排一样吃不消。

谈到法师,也要提一句,就是像貂蝉这样的英雄,有真实伤害且CD也短,按道理来说,后期肯定不弱,但问题就是,貂蝉的输出模式偏突进,导致她的输出空间经常都会被压缩得很厉害。

输出空间上的限制,也导致貂蝉到后期一样不好打,只能算是中期英雄,有了一定的减CD装之后,可以打出很高的持续伤害,但拖到后期,等对面坦克的装备起来后,一样不好打,因为她也很怕控。

所以,有条件成为后期英雄,具体好不好在后期发挥,也要看英雄本身的输出模式,像公孙离也是一样的道理,她确实拥有高额的持续输出,但就是因为射程比其他射手短,而且输出模式偏突进,才会导致她后期也没有那么好发挥。

那问题来了,区分后期英雄和前期英雄,具体有什么用呢?

其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阵容变得更加合理。

一般情况,一套阵容里,最多出现三名后期英雄,再多就算不合理了,其实,有时候两名就已经算极限了。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后期英雄前期的战斗力普遍都比较低,如果一套阵容里,出现过多的后期英雄,肯定不利于守野区和抢前期节奏,很容易就会崩盘,导致不得不“6分投”。

再者就是,后期英雄普遍都比较吃发育,像吕布,起码都需要有两件输出装之后,打团才能开始发力,这就会使得他有一个过长的发育周期,导致队伍中期团战也不好打。

最重要的是,后期英雄太多,资源分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在逆风局的时候,会经常出现扎堆吃线,没人看视野,没人找机会的情况,导致局势一崩再崩。

也正因如此,大家在补位的时候,就要想清楚了,如果你看到队伍里已经出现三名中后期英雄了,比如,打野是娜可露露,中路是女娲,射手是伽罗。

那你补位对抗路的时候,就应该拿一手打架英雄或者坦克,帮助队友守野区和能在中期适当的让资源,如果你执意要选吕布或者铠这类后期英雄的话,那输赢,真的得看对面给不给机会了。

除此之外,区分英雄是前期还是后期,也可以利于队伍布局节奏,比如,你家后期英雄比较多,那前期就尽量猥琐发育,如果前期英雄比较多,那就尽量主动进攻。

我的MrPo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