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日本国土地域狭小,缺乏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于是将矛头指向中国,制定了“大陆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条约(甲午中日战争)(1)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支援。此时,日军也出兵朝鲜,在朝鲜东学党起义被平定后,中日协定同时撤军,但日军拒不撤军,并且伺机挑起战端。

二、过程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条约(甲午中日战争)(2)

清王朝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条约(甲午中日战争)(3)

马关条约签订时场景

三、《马关条约》

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新增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商品销往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