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壤塘镇大学生志愿者米拉、蒲尔措用小小的肩膀守护着亲人的安康


(本报通讯员:万天勇、忠尕机、黄春、尕壤卓玛)壤塘消息,9月8日,每天在核酸检测采样点上都能看到两个小姑娘忙碌的身影,她们是中壤塘镇走出去的大学生,共同的梦想让她们走到一起成为了好朋友。米拉是四川民族学院一名大四学生,蒲尔措是湖北荆州学院三年级学生,夏末初秋,自己的家乡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抗疫刻不容缓。看着村寨里、街道上来去匆匆为抗击疫情而奔走忙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作为小镇的一份子,为了亲人的安康,米拉和蒲尔措两位小姑娘萌生了当一名志愿者的想法,这样就可以亲自投身这场“战疫”,用绵薄之力报答养育了自己的父老乡亲,这个想法一诞生就再也压不下去了,她们积极联系镇政府,请求加入志愿者队伍,经过慎重考虑,镇党委同意了她们的请求,她们终于圆了志愿者的梦。

真的不想当志愿者吗(我能来当志愿者吗)(1)

真的不想当志愿者吗(我能来当志愿者吗)(2)

早上不到7点,她们就来到了核酸检测采样点,穿上简易的防护服,开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她们主要负责核酸采样群众信息登记和维护群众秩序工作,米拉接过一位采样群众的身份

证,亲切地说:“忠特叔叔您好,感谢您配合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登记好信息后,双手将身份证还给忠特“忠特叔叔,请到那边排队采样。”这时蒲尔措带着忠特走到了采样队伍的最后边,说:“忠特叔叔,请您排在这里,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的距离。”忠特双手竖起大拇指说:“卡卓、卡卓扎西!”。她们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对话,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没时间喝一口水。到了十二点,后勤保障组送来了盒饭,这时排队的群众不多了,让她们先吃完饭再做,可是她们却说:“没事儿,没有多少人了,他们已经排了很久的队了,等我们登记完再说吧。”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饭菜都已经凉了,但她们没有一丝怨言,简单地吃过午饭,确定没有人采样后,拿着登记表又匆匆返回镇政府,将手写的登记表录入电脑中,七八百人的信息一直忙碌到傍晚。

米拉说:“我是中壤塘镇的一份子,为了家乡亲人的身体健康,累一点没什么,只要大家都安好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穿上这身志愿红,就要用实际行动维护志愿者队伍荣誉。”蒲尔措说:“作为一名中壤塘走出去的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必须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时刻走在前面,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相比那些一直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我做这点事根本微不足道。”

真的不想当志愿者吗(我能来当志愿者吗)(3)

真的不想当志愿者吗(我能来当志愿者吗)(4)

志愿者不是一种荣光,而是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疫情,她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甘冒风险、无私奉献,也许是她们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是她们却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优良作风和责任担当。

编辑:朱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