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明白了,悲伤是人类所能领悟的最高层次的情感,亦是任何伟大艺术必经的考验和形式。

悲伤的艺术感(悲伤是生活和艺术的终极类型)(1)

艺术家寻寻觅觅的,就是灵肉合一的生存方式,其中外在反映了内在,亦透露出形体。这种生存方式并不少见。

有时,青春与以之为题材的艺术,可能成为我们效法的模范。有时,我们则可能觉得,当代风景印象画既细致又敏锐,显示外在事物蕴含灵性,以大地、空气、雾霭与城市为衣,精准掌握氛围、风格与色彩,充分用图画重现了希腊雕塑艺术的完美。

音乐则是更为繁复的例子,表现手法糅合了所有题材且难以分割。相较之下,花朵或孩童则是相对单纯的例子。但无论如何,悲伤都是生活和艺术的终极类型。

悲伤的艺术感(悲伤是生活和艺术的终极类型)(2)

欢笑背后可能藏有粗糙、强硬又冷漠的脾性,但悲伤背后永远藏有悲伤。痛苦与愉悦的不同,在于痛苦没有面具掩饰。

艺术的真谛并非中心思想与偶然存在之间的呼应,亦非形与影的相似、水晶内映照的形体、空山传来的回音,或溪谷水潭里月亮或纳西瑟斯的倒影。

艺术的真谛是与本体合一,外在表现内在、灵魂有了形体、身体注入灵魂。因此,任何真理都比不上悲伤。

悲伤的艺术感(悲伤是生活和艺术的终极类型)(3)

我甚至经常觉得,悲伤似乎是唯一真理,其他事物可能是视觉或胃口的幻象,只会蒙蔽双眼、宠坏胃口。但万物却是自悲伤而生,婴儿出生或恒星诞生,无不伴随着痛苦。

除此之外,悲伤带有强烈又非凡的真实感。我先前说过,我曾是当代文化艺术的象征人物。而如今跟我同囚狱中的可怜人,无不象征着生命的秘密,因为生命的秘密就是受苦,这也是深藏于万物之中的道理。

当我们诞生于世,甜美的经历总是无比美好,苦涩的经历则是过于煎熬,难免把一切欲望都放在寻欢作乐上,不只“一两个月以蜂蜜为食”,而是希望一辈子以蜂蜜为生,却忽略了灵魂亦需喂养。

悲伤的艺术感(悲伤是生活和艺术的终极类型)(4)

我记得某次曾与一位友人谈过此事,她是我见过最慧黠的女子,而且在我入狱前后,对我的同情与关心,非言语所能形容。

尽管她并不知情,但世上唯有她真正减轻了我所受的苦难,仅仅因为她的存在与本质,既体现了人性的理想境界,亦助人努力朝此境界迈进。

她让普通的空气变得香甜,让灵性变得如阳光和大海般自然单纯。对她而言,美丽与悲伤并肩而行,传达相同的含义。

我清楚地记得曾对她说过,伦敦随便一条小巷皆充斥着苦难,足以证明上帝不爱世人,凡是有悲伤出现之处,即使是小孩在花园里为了某个过错哭泣,都会让世上万物失了光彩。

她说,我的观点全然错误,但我当时无法接受,因为尚未达到她的境界。如今我却觉得,爱也许能解释为何苦难无所不在。

悲伤的艺术感(悲伤是生活和艺术的终极类型)(5)

我深信没有其他解释,正如先前所述,若世界真是由悲伤所构建,那也是由爱之手所打造。世界为之而生的人类灵魂,唯有如此方能臻于完美。

欢乐喂养了美丽的身体,痛苦却滋养了美丽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