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重庆三峡博物馆参观时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重庆三峡博物馆参观时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重庆三峡博物馆参观时间

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10月25日,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70周年的日子。特展“我们:和博物馆一起走过的日子”与广大观众亮相,作为献给博物馆建设者、从业者、关注者、热爱者的一份特殊“礼物”。

从1951年创建的西南博物院,到如今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其建立、发展和流变经历了时代特征鲜明的70年,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时期的特殊烙印。

特展“我们:和博物馆一起走过的日子”亮相

据介绍,特展通过研究梳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史源流和演进历程,展现三峡博物馆个体和中国博物馆群体的时代故事,体现中国博物馆行业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发展变迁,从而获取历史启示和借鉴,展望民众与博物馆的未来。

特展呈现出3个历史时期单元。一是矢志文博、奠定基业的西南博物院时期(1951年-1955年)。二是继往开来、风雨兼程的重庆市博物馆时期(1955年-2005年)。三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时期(2005年-2021年)。

1951-1955年时期,西南博物院以西南文教部拨交的2万余件文物为基础来办馆,并结合当时的西南大区实际,规划了“一院六馆”的发展格局。

展览现场

“我还记得是1954年,我院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组成了川、康、滇三个文物工作小组,在四川的广元、昭化、成都羊子山等地清理古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年近90的龚廷万老人在谈及他当年参与的项目时仍难掩兴奋之色。

龚廷万老人在博物馆工作了整整41年,其记忆中的成都羊子山1号墓是一座砖石结合的东汉墓,是当时巴蜀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墓。墓的内壁嵌有精美的画像砖和长达11.4米的车马出行画像石。2号墓紧靠一号墓左侧,出土了几十方精美的画像砖。

1955年,随着西南大区撤销,西南博物院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期间,在继续推进古遗址、墓葬的调查与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展自然标本、革命文物与社建资料的征集与展示工作。

1955年至2005年的50年间,重庆市博物馆藏品系列日臻完善,学术研究成果迭出,陈列展览走出国门,并援建了一批新的专题馆、纪念馆,奠定了重庆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2005年6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正式开放。目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已发展成为拥有四个馆区,7.1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并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共有藏品11.6405万件(套),涵盖书法、绘画、陶器、瓷器、铜器等35个类别,形成了以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历代书画、抗战文物、西南民族民俗文物等富有特色的藏品系列。

“下一步,三峡博物馆将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全面开放、文物安全体系优化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完备等方面充分发力,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基本实现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国际影响力传播力实现飞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