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胥文燕 信贺宁 杨晓龙)“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塞罕坝展览馆内,地窨子仿真模型前,讲解员吴雪银每天忙着给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讲解。

展览馆内,熙熙攘攘,人们听得认真。究竟是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吸引这么多人专门而来?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

塞罕坝展览馆内的参观者。 记者 胥文燕 摄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2)

如今的塞罕坝景色优美。

时间回到1962年,369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各地赶来,在白雪皑皑的荒原上,拉开了创业的序幕。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3)

建场前的荒凉景象。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4)

现在塞罕坝航拍图。 记者 刘飞 摄

一棵树带来创业希望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1863年清政府对木兰围场开围放垦,之后,无度索取、山火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性采伐,使这里森林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时,“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成了当时塞罕坝的真实景象。

塞罕坝紧邻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而距离浑善达克沙地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的北京,当时是什么样呢?

“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这是上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邓友梅在生活速写《暴风中》中的一段话。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

1961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在冰天雪地的坝上,为我国北方第一个机械林场选址。一片片沙地让人觉得一切是想当然。每经一地,无不期待奇迹。整整在荒原上考察了3天后,在康熙点将台的石崖下,终于发现了天然落叶松的残根。循着这个线索,最后,在荒漠的红松洼一带,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

如今这棵松树,被人们用石块围了起来,系上了红丝带,一如既往,被看作是幸运和希望的象征。

1962年2月14日,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5)

当年马蹄坑机械造林幼林地。

一次“会战”推进造林事业

没有人?全国18个省市来了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青年。

没有树苗?就从外地引进。

1962年,林场种植1000亩从外地引进的树苗,结果当年成活率不足5%;1963年春,又种植1240亩树苗,成活率也不足8%。

在分场千层板林场,穿过一条约3公里的幽深小道后,就是“尚海纪念林”,林场第一任场长王尚海安葬的地方,也是马蹄坑大会战的地方。

当年,林场内刮起了“下马风”——“林场即将解散下马”。王尚海就把爱人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搬到了条件艰苦的坝上,与作业工人同甘共苦,以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尚海纪念林,微风拂过树叶嗦嗦作响,老场长王尚海的话依旧回荡在塞罕坝人的心上。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6)

如今林木茁壮成长。 记者 胥文燕 摄

前两年的失利,林场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外地苗木在调运过程中,容易失水、伤热。于是,林场决定自己育苗。1964年,勘查后确定马蹄坑是最适合机械化种树的地方,于是决定在马蹄坑举行种树大会战。120名员工,精心测算栽植密度,每一棵树苗都精心挑选、全程保湿,种下后都人工校正、一脚一脚踩实。

当年,技术员石怀义负责看护苗圃。一次,天突然下雨,石怀义冲进宿舍拿起铁锹抬腿就跑,边跑边喊:“我去趟苗圃。”原来,他是怕水多了,把苗圃给淤了。

幸运的是,马蹄坑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7)

“六女上坝”照片。

一串故事铸就塞罕坝精神

建场初期,塞罕坝条件艰苦:缺食少房,偏远闭塞,极端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在第一任党委班子带领下,塞罕坝人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睡马架,开始了艰难创业的征程,也留下了很多难忘的故事。

陈彦娴是塞罕坝上流传的故事“六女上坝”的主人公之一。

“要是能像北大荒的女拖拉机手梁军一样,开拖拉机驰骋在原野上那有多好啊!”回忆往昔,陈彦娴说。1964年,19岁正在读高中的陈彦娴与同宿舍的姐妹萌发了响应党的号召下乡锻炼的念头。

“原本以为上坝后就可以开上拖拉机,神气地进行机械化造林工作了。”陈彦娴没有想到,她们的第一个工作是在苗圃倒大粪。“流水作业,转着圈儿地倒,不停走动。”后来,春天造林,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在山上忙碌时一身汗,下山时风一吹棉袄就被冻硬了。”冬天参与上山伐树工作,“‘白毛风’刮着,脸、耳朵都冻得起了泡。”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8)

第一代务林人赵振宇和妻子白文娟。 记者 胥文燕 摄

1965年,为了拉回一头耕地的牛,赵振宇在冰天雪地里足足走了一天一宿。雪深的地方牛不走,赵振宇就用两个手把雪扒开。等他回到所属的第三乡林场时,已经成了一个雪人。

为了做好防火工作,塞罕坝瞭望员在封闭的环境下数十年如一日地瞭望,第一代瞭望员夫妻的孩子3岁还不会说话,见到陌生人就跑。如今的瞭望员也因为和孩子聚少离多,孩子曾被嘲笑“没人养”……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9)

第二代瞭望员刘军和他的妻子。 记者 胥文燕 摄

“我这辈子值了。”近日,在对80岁的老人赵振宇专访时,老人说,“现在塞罕坝环境好了,在国际上也有名气,感觉年轻时候受苦受累都值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在这一过程中,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重托,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塞罕坝人以强化资源管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科技创新推进增林扩绿,以优化结构促进林业永续发展,不断提升林场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50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mm增加到460mm。

如今的塞罕坝,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0)

参观者在塞罕坝展览馆前拍照留念。 记者 胥文燕 摄

塞罕坝林场担当精神的内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1)

塞罕坝景区的游客。 记者 胥文燕 摄

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感召下,承德大力开展国土造林绿化,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如今,承德有林地面积34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1%,被誉为“华北绿肺”“京津水塔”。

“从一棵树变百万亩‘林海’,塞罕坝三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也让‘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闻名于世。”每每讲到这儿,吴雪银都会为自己是塞罕坝人而骄傲。她知道这片“林海”来之不易,而绿色发展的故事仍在继续……

河北,正坚定不移地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