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接上篇。本文介绍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单元《分子结构与性质》授课方法。
首先,授课思路不要拘泥于课本。将课本知识揉合,精炼,提炼出教材精华,将课本重点难点,分层次,打乱重组,列出教学提纲(下附表)。本人对学校化学弱势学生组成班级,课余时间实验讲解,对于化学平均分只有三四十分的新组织一班36个同学,用时两小时,对于化学平均分五六十分新组成一班36个同学,用时一个小时,学生可以理解,接受。当然,上课中教法也有变化,我为每个学生备了若干个小金桔和牙签,讲课中每个学生自己可以同步动手探究。
1.化学键
2.杂化理论
3.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4.分子间作用力
5.手性
6.等电子体
7.配合物
8.溶解性
9.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10.共价键的键参数
授课中,第1条简单讲解,不需深挖,结合例子,比如乙烯分子中西格玛键与排键的个数比,大约5分钟学生可以会用。
第2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按照
(1)中心原子核外电子对数与VSEPR模型、杂化类型、可形成分子的空间构型
(2)如何计算中心原子外孤电子对数
(3)中心原子外电子对总数的算法
(4)典型案例分析,实战应用孤电子对算法公式,分析该中心原子的VSEPR模型、杂化类型、分子的实际空间构型
第2条大约需要30分钟讲解。
后面几条为便于学生接受,结合例子简化讲解,学生很容易接受。
因系初学,授课内容从繁就简,尽量让学生先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模式。
本人通过大量教学案例,基本上3小时讲完一本书,然后直奔高考题带学生实战演练,高考理综大题选考题第35题(满分15分),初学者经过讲解例题,基本上都可理解,然后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得分十分以上,不是太难。
(图文原创)
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转发转载。
谢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