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韩素因
头条号:我和你人际心理学
热播剧《第二次也很美》由王子文饰演的幸运家庭主妇安安,大学一毕业就嫁给了自己最爱的人,老公俞非凡是个富二代帅气又多金,俩人结婚6年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按理说,这应该就是女人最幸福最完美的归宿了,可是现实生活却完全震惊:
安安一刻见不到老公就会疯狂打电话,俞非凡一刻不接,她就会继续拼命打,59个未接电话是常态。
更要命的是,明明家里有保姆,但是日子却过成了一地鸡毛。明明是大HOUSE住着,却过成了现实版服装批发市场。
真的很奇怪,一些女孩子一旦开始谈恋爱,就开始“得意忘形”:
智商极低,几乎在零和负数区间徘徊;
特别能“作”,每天都在挑战另一伴的底线。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引起无数人共鸣:
天下没有女朋友是不作的,如果女朋友不作,那只有一种可能,她不爱你。
谈恋爱之前,好像所有女孩子都是善解人意的,但是一旦恋爱,又几乎所有女孩子都是不讲道理的。
还有几个奇怪的现象:
恋爱中女生吃醋了,她不会说自己吃醋不开心了,一般女孩子的做法是,她会跟另一伴说自己被人搭讪了,或者谁谁谁又追她了。
都说女孩子要哄,说的就是恋爱中的女孩子——难伺候。
恋爱中女孩子总会暗戳戳地有个小心思,有意无意地耍脾气,刁难一下男朋友。
01女朋友太作的表现
举几个来访者超作女友的例子:
·信息要秒回
手机在身上,就是一个不定时炸弹。只要超过一分钟没回微信,电话就会直接打过来,电话如果没接,下次见面,就等着分手吧。
·发文字消息必须字字斟酌
因为文字消息,看不见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听不见语气,所以同样一句话,太容易被曲解了。最后,直接逼得作女男友形成一个毛病,发消息前一定要反复思考,字字斟酌,生怕万一发生歧义喽。
·沟通纯靠猜
女人心,海底针。有些女生说话爱绕弯子,想要什么,从来不会直接说,背后的强大逻辑是:
“你如果爱我,你就会懂我。”
说话“留白”太多,男人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总靠揣摩和意会谈恋爱,早晚会崩溃啊。
典型情景案例:
她:“在干嘛?”
你:“在看书。”
她:“哦。那你忙吧。”
隔天:
她:“在干嘛?”
你:“和朋友聊天。”
她:“哦。那你忙吧。”
案例分析:
她最后一句“你忙吧”,是真的希望你忙吗?
绝对不是。
一个女孩子频繁地主动联系你找你聊天,一定是希望你陪她了,如果你真的去忙,那你就死定了。
但女孩子想你陪她,打死她也不会这么说,而是口是心非来句“你忙吧”。
你说气人不?
还有些女孩子,一谈恋爱基本上就是三级残废了。以前完全是个女汉子,一个人去医院打点滴,一个人深夜在外面撸串,一个人搬重物组装家具,全部都是小意思,可一谈恋爱完了,小小的瓶子盖儿都拧不动了。
为什么呀?
希望你来拧呗。
还有些明明自己很有钱,但是她让你帮她买,什么意思?
恋爱中女孩子要的不是你的爱,而是你的偏爱。
恋爱中,这类女孩子的特点就是“很粘人”,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一旦感觉不到爱与关注,情绪就会直接崩溃,崩溃的表现有两种:
表现得无助弱小
具体表现,如:委屈地掉眼泪。
大发脾气
这种比较极端,看上去是对另一半的责备,实际上是自己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怕自己不够好,怕对方不够爱自己。”
从研究数据上看,依恋焦虑人群女性比例远大于男性。这就是为什么在两性关系中,女孩子更容易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你爱我吗?你到底爱不爱我?”
其实,大部分女孩子“作”往往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多半时候仅仅是为了情感满足。但是,长期的“作”确实会在感情中消耗很大的能量,长此以往,对方都会觉得很累。
02为什么会这样?
A愧疚诱导
谈过恋爱的都知道,恋爱中的女孩子作,其实不是真得作,她想要的其实是对方的关注和爱。
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有个现象,叫“愧疚诱导”。
在冲突中,A强调自己受到的“委屈”,诱发B感到“内疚”,B一旦内疚,便会做出一系列道歉、安慰、关心和弥补行动。
一般而言,内疚感越强,弥补行动越到位。女人爱耍脾气,其用意其实是在考验男友。
女人由于生理原因,天生比男人敏感,所以更容易产生焦虑,恋爱中的女人的易怒情绪根本上是一种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女孩子在恋爱有意无意地耍态度发脾气其实是出于对未知结果的担心心理,对男友有一个理想的期望和要求,当期望与反馈不对等,就会失望失落。
吵架和发脾气是女人最好的解压方式。所以,女人可以为了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发一场大的不能再大的脾气。
B依恋模式之“依恋焦虑”
男女恋爱中,女生过于依恋,一旦对方离开就会表现出气愤或者拒绝,这在心理学中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和婴儿时期。
婴儿从出生起,就具有依恋的本能,当儿童在感到威胁或不适时,就会向依恋对象寻求亲近的生物性本能。
依恋(attachment)本能的特点是:
保持亲近距离,有分离焦虑,把依恋对象看成一个安全港和安全基地。
依恋模式两个维度:
1. 依恋焦虑(attachment anxiety)
依恋焦虑,包括人际拒绝的恐惧,想要和另一个人亲近的渴望,以及伴侣不在时所面临的压力。
2.依恋回避(attachment avoidance)
恋爱回避指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支持所感到的不适、恐惧和过度的自我依赖。
根据这两个维度,分为四个依恋模式类型:
安全型依恋(低依恋焦虑和低依恋回避)
焦虑型依恋(高依恋焦虑和低依恋回避)
回避-退缩型依恋(低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
回避-恐惧型依恋(高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
“依恋模式”之依恋焦虑,除了遗传因素,还受后天日常互动的影响。
依恋焦虑的人,小时候只有通过过度激活自己的情绪,才能获得家人的情感关注,长大后,这种习惯就会延续到恋爱关系中,以同样的伎俩来获得另一伴关注和爱。
C依恋模式的代际传承
依恋模式的代际传承(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pattems),即根据特殊照料者(常常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换句话说:
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婴儿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相关,父代的依恋模式对子代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预测性 。依恋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间可以传递。
女孩在作为父母前会学习其母亲的角色,这会形成一个倾向于稳定的循环趋势:
婴儿期或童年早期的依恋经验“积淀”下来,到成年后变成一种与依恋有关的“内在工作模型”或“心理状态”。
解释这种依恋模式代际传承性的内在机制是“共同基因特质说”(share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即孩子与父母在基因特性上具有相同性。
如果女朋友在亲密关系中,特别爱生气,动不动就发火闹情绪,一定要分析是“愧疚诱导”,还是代际传承导致的依恋模式“依恋焦虑”,如果是前者,问题不大,如果是后者,可能是一种先天性格缺陷,需要对方慢慢包容引导。
03什么样的女孩子不能作?
幸福是一种能力。亲密关系中,女孩子作可以,但是作一定要具备两个前提:
·敢作
还记得陈奕迅《红玫瑰》中那句歌词吗?“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恋爱中敢作的女孩子得有作的资本,也就是说你本身处于优势,不害怕失去他,他比你更需要这断关系,所以自然会包容疼爱你。
·会作
假正经的女人惹人烦,假不正经的女人惹人爱。
恋爱中,假作的女人惹人爱,真作的女人惹人烦。
什么意思?
作,需要情商在线,懂得如何作。
作,不是无理取闹,不是公主病,小作怡情,大作要命。多少爱人因为吵架、冷战,最后发生暴力,感情走向了破裂。
怎么算会作?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把握好尺度。
朋友小C跟老公结婚两年了,依然非常恩爱,每次闺蜜聚会,她作为幸福代表分享幸福秘籍:女人无论怎样,偶尔都要小作一下,要适当地撒娇。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化博士辛迪·奈克斯调查了37种不同文化氛围中生活的5000对夫妇,进行医学测试,得出的结论:
18-30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男女相识、约会、结合和生子,之后,双方都不会再有心跳及冒汗的情况。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由荷尔蒙决定的,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能使人产生一种快感、满足、轻松的享受,内啡肽中最著名的5-羟色氨是“快活荷尔蒙”,肾上腺素是“痛苦荷尔蒙”,当我们生气或者遭受到恐吓时,身体就会分泌肾上腺素。
第二点,明确情感需求,提出具体要求。
第三点,正面反馈暗示。
行为心理学中有个规律叫“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其本质是暗示,即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会让那你梦想成真。
简单说:如果你总是夸男友或老公,他就真的可能在你的暗(调)示(教)中变成你理想的伴侣。
最后,给爱作的女孩子终极建议:
光靠别人的“爱”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治根儿,必须要让自己强大起来。
还记得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自传小说《简·爱》吗?
简爱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但她却没有因此自卑沉沦,对于爱情,她坚定信奉“不管多爱一个人,都要先爱自己”的爱情信条,因为财务独立、人格平等,在亲密关系中从不依附任何人而活,最后反而在苦难中磨练了强大的自我,最后赢得了爱情。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谓爱情,永远是锦上添花的事。因为爱情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自尊,如果你对另一半人格都不认可,那爱就是天方夜谭。
参考文献:
[1] Dozier M, Stovall K C, Albus K E, Bates B. Attachment for
infants in foster care: the roles of caregiver state of mind.
Child Development, 2001, 72: 1467~14
77
[2] Meins E, Fernyhough C, Fradley E, Tuckey M. Rethinking
maternal sensitivity:Mothers’comments>processes predict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t 12 month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1, 42:
637~648
[3] Marianne S. De Wolff and Marinus H. Van Ijzendoorn.
Sensitivity and attachment: A Meta-Analysis>antecedents of infant attachment. Child Development, 1997,
4: 571~591
[4] Meins E, Fernyhough C. Linguistic acquistional style and
mentalising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maternal mind
-mindedness. Cognitive Development, 1999, 14: 363~380
[5] Eiden R D, Teti D M, Corns K M. Ma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marital adjustment and the parent-child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