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公元214年,刘备入蜀,三万兵马打败刘璋十万益州兵将,一路颠簸寄人篱下的大汉皇叔总算硬气了一把,有了自己征服的地盘,他成功的进驻成都,成了川蜀霸主。

有了钱,有了地盘,债主就上门了。孙权派诸葛瑾要回当初借给刘备的荆州,刘备假意答应先把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还给孙权,于是诸葛瑾就兴冲冲地去了荆州。

当时留下来看守荆州的是关羽关二爷,他一向对孙权看不上,再加上诸葛亮已经暗暗地交代,怎么样也得当个“老赖”,所以当诸葛瑾去找关羽索要三郡时,关羽以“将在外有所不受”拒绝了。

诸葛瑾在关羽这碰了一鼻子灰,又拐回去西川找诸葛亮帮忙,诸葛亮坑起自己的哥哥来是真不客气,他一面躲藏起来,一面让刘备这样安抚诸葛瑾:“吾弟性急,极难与言。你可暂回,容吾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云长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

好家伙,诸葛瑾从荆州要回来了个大饼。

这么一闹,孙、刘就走向了决裂的边缘,孙权想起了当年“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还嫁给了刘备,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火速派出船队,要接妹妹回娘家。

孙尚香的坟墓(孙尚香墓地究竟在何方)(1)

孙尚香与刘备

孙尚香是赤壁之战后嫁给刘备的。其实她的真实名讳正史并未提及,不一定是叫孙尚香,作为一个政治牺牲品,她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只是被称为孙夫人。后来戏剧《甘露寺》(又名龙凤呈祥)把孙尚香这个名字唱火了,大家才用这个名字称呼她。

她嫁给刘备一定是不情愿的。孙尚香才智敏捷,刚强勇猛,陈寿甚至说她“多有诸兄之风”,无论是像孙策还是孙权,总之不是个好相与的。她身边时刻有一百多个侍婢,拿着刀守卫在她身边,哪怕跟刘备大婚之日也是如此,把刘备吓得够呛。

孙尚香的坟墓(孙尚香墓地究竟在何方)(2)

《新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林心如饰演)与刘备大婚当晚舞剑

《蜀志·法正传》是这么说的:“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北边害怕曹操的强大,东边害怕孙权的威胁,并且时常恐惧身边的孙夫人有不轨的意图,真是艰难窘迫,进退维艰。这也是成语“祸生肘腋”的来历。

由此可知道《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孙尚香的描述可谓是天壤之别,小说毕竟是小说,刘备再怎么天资雄伟,大概率也不会让20岁的孙尚香对50岁的他产生爱慕,归根结底,本来就是一场政治联姻。

所以孙尚香和刘备之间根本没得感情,她出嫁给刘备三年,并无子嗣,此时一听哥哥派人来接自己了,立马就安排侍卫收拾好行李,就登上了东吴的船。而且不知是什么原因,还带上了刘备的宝贝儿子刘禅。

孙尚香要走,留在荆州大本营的赵云没放在心上,但是一听说刘禅也被带走了,马上就慌了,当即调兵遣将,拦住了船队,只把刘禅给截了回来,并没有阻拦孙尚香回归东吴。说起来三年前也是赵云跟随着刘备去东吴,一路护卫着刘备和孙尚香完婚回到荆州,如今孙尚香走的时候也是他在。还有刘禅,赵云曾七进七出拼死救回了他,这次如果被孙尚香带回东吴当了人质,刘皇叔以后的蜀汉之路指不定出什么大乱子呢。

孙尚香的坟墓(孙尚香墓地究竟在何方)(3)

赵云截江夺阿斗

消息传到益州,孙尚香“归省”东吴一去不返,君臣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刘备开开心心地娶了刘璋的弟媳妇吴氏,吴家是当地的豪族,给刘备安稳益州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刘备这个抢来的益州牧当的更加理直气壮了。只是不知道,刘备是不是和曹操有一样的爱好,虽然是政治联姻对象无关紧要,可他偏偏选个人妻。

那么,孙尚香回到东吴以后,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大多数人固执的相信,刘备与孙尚香之间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源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后病死白帝城,孙尚香守寡十余年,最终在北固山凌云亭殉夫,后来这个亭子改名叫祭江亭。

可我们前文就已经探讨过,这绝不是孙尚香真正的结局,这是宋明时期的传统思想作祟,把孙尚香也塑造成了一个忠贞女子的形象,可实际上孙尚香与刘备并无感情可言,别说是为他殉情,就连守寡都没可能。三国时期,还没有出来从一而终、殉节一类的思想,女子的婚姻也是开放的,丈夫死了以后妻子改嫁这种事十有八九,这是当时的惯例。因此我猜想孙尚香回到东吴后,大概率也不会浪费青春,很可能会再做他妇。

孙尚香的坟墓(孙尚香墓地究竟在何方)(4)

镇江北固山祭江亭

有人误以为荆州市公安县的孙夫人城是孙尚香的墓地,实际上也不是,当时孙尚香依仗自己是孙权的妹妹,刁蛮跋扈,她从东吴带过来的侍卫也不遵守刘备的治理,当时主管荆州内事的赵云十分头疼,于是刘备就在公安县城西围了一座新城,名为“孙夫人城”,以此来安顿孙尚香与她的侍卫们。

安徽芜湖蛟矶山也有个孙夫人庙。蛟矶,是芜湖西南长江中的一座孤岛,在大江中耸拔挺立,峭壁如削,终日为烟云水雾缭绕,水流湍急,每逢阴雨,烟波翻腾。相传该地有一深不可测的江下暗洞,在风雨骤起之时,常闻蛟龙之吟,故名蛟矶。世传孙尚香自蜀归吴时路过此地,听说刘备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于是投江自沉而死。后人感其贞烈,将其葬在蛟矶山上,修蜀望台,建蛟矶孙夫人庙,又名枭姬祠来纪念她。但这很明显也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

孙尚香的坟墓(孙尚香墓地究竟在何方)(5)

纪念孙尚香的枭姬祠,上面写着“贞烈灵宫 江心第一境”

考究下来,最有可能成为孙尚香最后归宿地的,是今天江苏镇江丹徒高陵村,一处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姑娘墩”的地方。

高陵村自古以来便流传,世代村民为吴王守陵,孙权的父亲孙坚、祖父孙钟的墓就被发现在此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动乱之际,有村民发现一座古墓,就是当年的“姑娘墩”位置,它形似一个地面上的大馒头,有20米高,墓门口还有青色的封门石,不过墓门已经被毁掉了一半,看样子是有盗墓贼进去过了。墓道内仅留石狗一只,石狮一对,石钵一只,后来过了几年就连石狮都被偷了。

但是从墓道、墓室的规格形制来看,极似三国时期墓葬的特点,高陵村的“陵”字也一般用于王室的坟墓,但仅凭此推测是孙尚香的坟墓还不够。

这时候村里有一门以辛为姓的家族举着族谱说,查阅古谱,总算是找到了佐证,当年辛姓祖先本是云南人,后来来到此地,族谱记载此地有孙夫人之墓,不知道是哪一朝的命令,辛氏奉命为孙夫人看守陵墓,繁衍至今。而且他们这一支的妇女确实仍然保留着戴头巾、穿绣花围裙、挑花腰带等精美手工编制品的习俗,颇具云南少数民族风情。

孙尚香的坟墓(孙尚香墓地究竟在何方)(6)

姑娘墩发掘的石雕

后来在姑娘墩附近还挖到过神兽与侍卫的石雕,这更加证明了当初墓葬主人在东吴的地位。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文物的不重视,墓葬被毁了不少,墓顶都塌了,可奇怪的是,从墓顶取出的土,有人用去烧砖的,结果一个都不能成型。村民里也约定俗成,自古至今没人在姑娘墩附近安葬先人,因为“那里是龙脉,一般人压不住。”

作为孙坚女儿的孙尚香,葬的离孙坚所在的高陵仅几公里,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传闻高陵村地下有一条暗道,能将孙坚墓与姑娘墩联通起来,说得有鼻子有眼儿,大大令人信服。

后来的京剧《甘露寺》以及一系列的关于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凡是说起孙、刘的,大抵都要说到孙尚香,这个作为政治牺牲品的姑娘,她最好的归宿可能就是回到家乡,葬在她父亲旁,这在我看来,远比投江自尽要更美好。

如今的高陵村,是新时代的美丽新村,孙尚香墓也修葺一新,与孙坚的墓遥遥相望。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许多人去赏花,也会顺路祭拜孙尚香。

孙尚香的坟墓(孙尚香墓地究竟在何方)(7)

姑娘墩 孙尚香之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