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无疑是高考。因此,本文虽然要讨论的是地名文化,但引题也是从高考高校开始。
众所周知,山东省范围内的高校,主要分布在济南和青岛两地,其余城市的数量都偏少。烟台虽然经济排位靠前,但公办本科院校,也就是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等为数不多的几座。
其中的“鲁东大学”,前身为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更改为现名。关于改名一事,当年曾在民间引发过不少讨论,时至今日,亦未完全停歇。
由“学院”改为“大学”,固然可喜。但由“烟台”改为“鲁东”,则颇让人不解。这个不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外地朋友来说,通过鲁东这个名字,很难判断出学校所在的城市;另一方面,对于本地人而言,“鲁东”一词缺乏归属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
实际上,对“鲁东”一词不感冒的,并非只有烟台人。在青岛、威海等地,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会提到这个词汇。提到山东省东部时,人们多习惯用“胶东”的称呼。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鲁东”和“胶东”所指的空间范围虽然大体相仿,但就使用频率而言,“胶东”却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以“胶东”打头的招牌比比皆是,但带有“鲁东”字样的机构名称少之又少,不仔细查的话,一般人能想到的,也只有“鲁东大学”了。
为何会出现这种人文现象?这还要从“鲁东”一词的历史渊源说起。
在古汉语中,“鲁东”的原义就是鲁国的东境,如《孔子编年》中说:“(孔子)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于鲁国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诸侯国,其空间范围比较有限,东不过临沂(与莒国相接)。而胶东半岛区域在春秋前期属莱夷之地,后来则归齐国管辖,与鲁国相隔遥远,彼此并无交集。因此在古代,半岛地区偶见“齐东”之谓,而从无“鲁东”之称。
一直到了清末民初,随着“鲁”逐渐成为山东省的简称,胶东半岛区域才作为全省的一部分,与“鲁”这个字产生了关联。(注:山东号称齐鲁之邦,明末曾将山东籍官员称作“齐党”,而清代中前期的奏折中一般以“东省”作为简称。按照网上流传的说法,清末由于电报兴起,各省都需拟定简称,齐强鲁弱,山东本想用“齐”字,却因为读音与河北之“冀”相似,故以“鲁”为简称。这一说法虽然暂时没有见到详细的史料出处,但山东省迟至清末才以“鲁”为简称,则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由于北洋政府在山东东部设有“胶东道”(范围不限于胶莱河以东),因此在进入民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半岛区域也并没有大规模使用“鲁东”这个称呼。
从史志资料的记载来看,“鲁东”一词在区划语境中正式指代半岛,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逐渐出现。
《山东省志•建置志》载:
抗日战争初期,战前韩复榘系统的行政官员除范筑先、张里元等少数人外,大部分或逃或隐,行政系统基本陷于瘫痪。沈鸿烈(继任者)的省政府驻地很不固定,……再加上日军在山东的点线分割,使省政府与各地联系不便,难以有效地行使职能。
为图补救,沈鸿烈在任期间,先后设立了三个‘’主席行署”,使之代表省政府就近指挥。1938年秋大致以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地区设立鲁东行辕,1939年2月将鲁东行辕改为鲁东行署。
在当时,除了有鲁东行署之外,山东西部和北部还各有鲁西和鲁北行署,只有沈鸿烈亲自驻扎的鲁南区域,没有设立“鲁南行署”。
除了沈鸿烈系统之外,日伪在入侵山东之后,也曾使用过“鲁东”这一称呼。同样是《山东省志•建置志》的记载,“日军于1938年3月成立了以马良为省长的伪山东省公署,省以下行政区划实行道、县制,除青岛市直辖于伪华北临时政府外,将全省划分为四道二市。”而在这四道当中,就包括了“鲁东道”。
了解了这段历史背景之后,大家应该也能看出这样一个端倪:由于当时采用“鲁东”称谓,要么是日伪,要么是顽军。“恨”屋及乌,普通民众对“鲁东”这个词会是什么情感?可想而知。
而与此同时,我党领导下的胶东根据地在积极抗日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1941年2月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正式成立。1942年7月撤销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4月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改称胶东区行政公署。
根据《山东省志•建置志》的记载,抗战时期的胶东区行政公署,先后辖北海、东海、西海、 南海、中海等专区和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范围“以潍县(全县在内)、 高密(全县在内)、安邱之西门口(在内)以北及胶县之张哥塞(在内)、曹文(在内)两地 以北为界,上属各县迤东与东北各县均属之”。
在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区”的区划仍然保留,一直到建国后的1950年才撤销。此后,“胶东”这个词虽然不再作为区划概念而出现,但因为上述这段红色历史的影响,不管是在官方语境中(如胶东经济圈),还是在民间表述中,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鲁东”这个词,就长期无人问津。
说得更直白一些,人们对“胶东”和“鲁东”的态度之所以会出现天壤之别,关键就在于归属管和认同感。前者曾“生死与共”,后者则“无关痛痒”。
如果不是烟台师范学院更名为鲁东大学,很多人可能早就忘了“鲁东”这个词的存在。因此,当年改名的消息公布之后,当地不少人曾提出疑问:“为何叫做鲁东大学,而不改名‘胶东大学’?”民间之所以有这种呼声,除了上面提到的对“胶东”一词的认同感之外,还有一点在于鲁东大学自己也承认历史上的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学校是其前身。
当然了,大学改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并非想叫什么就叫什么。烟台师范学院最终被批准改名为鲁东大学,可能有其他深层次的因素考量。但当地人对于其名字的讨论,体现出的人文观念,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作者:耳左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