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她永远在出海的路上)(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杭州3月4日电(记者朱涵、周舟、殷晓圣)不出海的日子里,少了海风的刀削,韩喜球的肤色又白皙起来。53岁的她细语轻声,笑意盈盈,茫茫大洋的万里征途没在她的脸上留下太多印痕。

可她注定是“海的女儿”。作为中国大洋科考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她带领团队揭开地球最幽暗的秘密,让世人瞥见这个星球最深处的美丽。

韩喜球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农民家庭,却没有过上“七姑八姨”闲谈中的预想生活。她要做一件有些人以为和女子不相干的事,她要到大海去,到大海的更远处、更深处去。

2007年3月至4月,韩喜球担任“大洋一号”第19航次第三航段的首席科学家,这是中国大洋科考史上零的突破。她先后11次担任首席科学家或领队,去海底寻找神秘的“黑烟囱”。

“黑烟囱”是海底喷射的一种富含多种金属元素的高温热液。“那里像个 ‘海成矿工厂’,生产铜锌金矿。”韩喜球说,“陆地资源正在走向枯竭,人类走向深海,就像人类探索太空,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广袤漆黑的洋底寻找直径只有百米的热液区是一场时间与智慧的双重较量。

2010年5月,西南印度洋魔鬼西风带,这是“大洋一号”即将返航的前一天,狂暴的海浪一度直扑到4层高的驾驶台玻璃窗上。“大自然的狂暴激起我的勇气。”作为“大洋一号”第21航次第七航段首席科学家的韩喜球回忆说。

风浪稍有平息的间隙,韩喜球决定把勘探设备放下海去。“大洋一号”拖着两三吨重物逆浪前行,有如海明威笔下那个拖着大马林鱼搏击风暴的老渔夫。

科考队和风浪整整搏斗了4个小时,始终没有放弃,直到这一刻她的对讲机嘟嘟作响:“发现红色热液沉积物了!”“我们发现硫化物了,我们取到样品了!”

西南印度洋的“玉皇”热液区就这样被发现了,这是韩喜球第一次带领团队取得重大发现。她飞奔着从4层驾驶台冲到甲板层,“那种欣喜若狂,我永生难忘”。这是每个科学家都期待着的“尤里卡(我发现了)时刻”。

面对类似发现,现在的韩喜球“淡定”多了。“圈出调查目标,通知驾驶台让船在距离目标位置两海里处停下来,放下电视抓斗朝目标前进,肯定能够找到海底‘黑烟囱’。”她说。

韩喜球今年元旦在演讲节目中谦虚说道:“我没有什么天赋,有的只是强烈的好奇心和坚韧的上进心。”

她喜欢探索未知。2005年12月,中国大洋首次环球科考航次,她通过海底摄像首次在中印度洋脊3000多米深的洋底观察到成群的热液盲虾、白莲花一样的海葵,她被海底热火朝天的生命乐园彻底迷住了。2017年,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她乘坐“蛟龙”号下潜到洋底近距离观察“黑烟囱”周围的小精灵。

但神奇体验的背后,还有漫长的航行、没有新鲜蔬果的三餐、要拼一把子力气的甲板作业——正是这些困难让大洋科考通常都是男人的领域。

“我没觉得担任女首席有什么了不起。”韩喜球说,女性也可以冲锋在前。

韩喜球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她这样书写自己的成绩单:在国际海底区域发现了12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为新勘测发现的16个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

受疫情影响,韩喜球去年没出海。她用180天时间,成功申请到一个重点研发项目,研究微生物与海底“黑烟囱”的关系,为下一次出海做准备。

今年农历新年,韩喜球在办公室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登高观锦绣,潜海探深幽。横批:喜欢地球。

“我研究地球的脾气,研究她的过去和未来,像热爱母亲一样热爱地球。”韩喜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