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桌新“食”尚

“舌尖上的美德”蔚然成风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姿雯

民以食为天,用餐礼为先。

餐桌上的文明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体现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近年来,湘潭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号召市民养成节俭、健康、绿色、文明的餐饮习惯,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光盘行动”、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餐桌上的文明行为,生动展示着市民餐饮消费的新“食”尚。

一人一餐,“光盘”到底

湘潭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文明湘潭共同家园(1)

在湘钢第十一餐厅,职工们按需取餐。 (记者 罗韬 摄)

湘潭市是老工业城市,拥有湘钢、湘电、江麓、电化等大型工业企业,企业职工数量均以万计。可以说,企业食堂的文明程度,折射出数万湘潭家庭的文明程度。

6月20日11时20分,湘钢第十一餐厅陆续有职工前来用餐,职工刷卡后自助取餐,用餐完毕后自行将使用过的餐具分类放置餐厅出口处的收残区。我们蹲守发现,收残区的餐具里绝大多数没有剩饭剩菜。该区域上方有一个摄像头专门记录食物的回收情况。

据湘钢商务公司餐饮部党支部书记粟健介绍,湘钢一共有11个餐厅,自2019年开始,所有餐厅均实行自助餐形式,倡导职工按需取餐。“我们在每个餐厅的收残区都安装了监控及大屏幕,监控画面实时在大屏幕上显示且存储在后台系统,企业餐饮部定期对录像进行抽查和梳理,若发现浪费严重的现象,将会把情况反映到当事人所在部门,并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以宣传教育为主。”粟健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职工按需取餐的意识逐渐增强,“光盘行动”已经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位于市民之家的行政中心机关三食堂,是湘潭市首家智慧食堂。这里每个菜碗底部都植入了芯片,芯片里包含菜品、重量等信息且直接传输至智慧后台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工作人员可直接查看每日就餐人数、菜品销量等,并以此为依据,推算预估下一餐就餐人数和菜品所需用量,为科学选配食材提供参考,从源头上减少餐饮浪费。“现在每天的餐余垃圾量,比系统上线前两个月减少了三分之二。”市机关事务局后勤服务中心后勤管理科负责人廖朝媛说。

鉴于这一成功的经验,市机关事务局后勤服务中心计划启动行政中心机关一食堂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在打造智慧食堂的基础上,将新增智能称重系统,届时,就餐人员可根据需要个性化打餐,菜品精准到克,吃多少拿多少,将“光盘”践行到底。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湘潭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文明湘潭共同家园(2)

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小学食堂里贴有“光盘行动”宣传海报。(记者 罗韬 摄)

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提倡文明就餐,是当代学生文明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小学,作为八大礼仪的重要内容,就餐礼是学生们每天都要温故知新的。

“午餐时间到了,请同学们文明用餐,践行‘光盘行动’。”6月20日11时50分,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小学的广播里响起了定制的午餐铃。随后,一二年级的学生陆续来到食堂,在指定位置坐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行就餐礼。“食不言、寝不语”“《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重复的内容。

就餐礼结束后,学生方才开始用餐。学生们每8人为一组,每一组都安排了“席长”,负责为同桌的同学舀汤和餐后的桌面清理工作。2002班的贺一萱告诉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尽量做到了不掉饭、不浪费,“席长”的工作量并不大。

我们看到,学校食堂的墙壁上挂有文明用餐的宣传标语,公共区域整齐摆放了分类盒,学生们用餐完毕后主动清理桌上的残渣,并自主将餐盘、餐具分类放入盆中。待班级所有同学全部用餐完后,再整队离开。

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小学副校长邓远表示,小小的餐桌,反映的是一所学校的风范、一名学生的素养。学校倡导崇尚节俭,积极引导学生不挑食、不浪费,让学生做文明餐桌的先行者,力争通过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在全社会营造以浪费为耻、节约为荣的文明氛围。

一筷一勺,以小见大

湘潭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文明湘潭共同家园(3)

行政中心机关三食堂用小碗分菜,按需拿取,防止浪费。(记者 罗韬 摄)

近年来,湘潭市文明餐桌的内涵不断丰富,不仅提倡“光盘行动”,倡导节俭,使用公勺公筷、推行小份菜等文明理念也得到较好地推广和落实,收到较好成效。

在华都大酒店,我们看到餐厅多处醒目位置都张贴着文明用餐、禁止吸烟的温馨提示,每一张餐桌上都摆放了公筷,服务员在上菜时会提醒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近年来,湘潭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动“文明餐桌”行动,“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已在全市各类餐饮企业普及。

除了倡导一筷一勺外,不少大中型餐饮企业、连锁餐饮店,甚至街边小店和外卖商家,经营理念都在发生改变,他们提倡消费者按“一人一菜”的标准点单。对此,市民陈先生感触很深。前几天,他约了两位朋友在大碗先生(东方红店)吃中餐,三个人点了四份菜,遭到服务员“三番五次”地劝导,最后他听从了服务员的建议,将四份菜减少至三份。

此外,不少餐饮业市场主体还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例份菜”“小份菜”“半份菜”等。以盘龙大酒店为例,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店内每个菜品都推出了例份、中份、大份三种规格,例份适合4至6人,中份适合10至14人,大份则适合16人以上。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用餐者过度浪费的行为,餐余垃圾也从最多的40至50千克/天,下降至目前的平均10千克/天,同时降低了企业自身的损耗和存货,提高点单率相对较高的食材采购比例,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不论是推行一筷一勺,还是“一人一菜”,看似小事一桩,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正如市市场监管局发出的“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倡议书里写的:我们每一位市民都在争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厉行节约的示范者、传统美德的践行者、社会新风的倡导者,用实际行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点评

滴水粒米,见之者微。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而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当下,湘潭作为国省重要商品粮基地,把节约粮食放在了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广大群众大力发扬“舌尖上的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用餐”的良好风气。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