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陆JJ

来源 | 个人的体验

文章经授权发布

伟大的反义词不是失败 而是不去拼英语(伟大的反义词不是失败)(1)

决赛第三节末,塞尔维亚女排连续追分,中国女排在场上的节奏陷入暂时性紊乱。

中国女排22分,塞尔维亚女排21分。

我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看着郎平喊暂停,等待当年的铁榔头为这群年轻姑娘稳定节奏与心态。

“别急着想拿下比赛。”

隔着电视屏幕,我能很清楚地听到郎平这句话。

姑娘似火,教练似水。每每姑娘们火气烧得太旺,易心浮气躁,郎平就得浇一点水。让这些年轻的心冷静下来。场上的姑娘都太年轻了,年轻得让人也跟着她们沸腾,年轻得叫人泪流满面。

女排队员12名,其中有奥运经历的只有3个。国民主攻手朱婷,我是看了新闻才知道,她不过21岁。她的身旁还有两个19岁的队员。24岁,是全队的平均年龄。

第三节结束,女排赢了,稳住了节奏。摄像机切到郎平的一个镜头,她挥舞着手中那个无形的榔头,嘴角终于泛起一丝浅笑。

一个历经沧桑的人,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四节结束,中国女排赢了。女排队员围成一个圈,激动都像小孩子。惠若琪哭成泪人,朱婷和郎平紧紧相拥,很长时间都不愿意松开。

伟大的反义词不是失败 而是不去拼英语(伟大的反义词不是失败)(2)

在中国三大球集体成颓势的今天,女排的这块金牌显得太珍贵,太珍贵。如果说这次看女排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让我重拾一些词语的意义,像坚持、像奋斗、像坚韧、像顽强。

平日里,我们几乎无法触及这些词。它们永远是一批符号化的语言高高在上。但这次的中国女排像一部世界上最完美的电影,它也真正符合那些励志电影的所有要素。

小组赛里,中国女排被塞尔维亚剃光头,0-3。但之后,失败、落寞、咬着牙杀出血路、时隔12年后重回决赛场。

尤其首局里塞尔维亚的大力跳发球、博斯克维奇的强攻、拉西奇的快攻,几乎是全程压着中国女排打。

女排打得紧张,看的人更紧张,朋友圈里很多朋友都说:这次的女排,看得太累、太心酸、太美妙。

朱婷的一锤定音、袁心玥的探头球、徐云丽的背飞、惠若琪的发球破攻......都把局势一点一点往回扳。由弱势转强势,开始把塞尔维亚打得气急败坏,阵脚全乱。

这次的女排比赛,比日式热血动漫更热血,比美式励志电影更励志。

这一届的中国女排还很年轻,是否能用伟大形容,还待更多未来的证明。但我唯一确信的是,每个人都能从这次女排里,看到自己缺失的、需要的、久违的东西。

那些在日常生活里被荒废的东西,那些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现在不常有的东西。比如拼搏、比如用尽全力、比如咬紧牙关、比如永不放弃。老些词都老掉牙了,但从不过时,不是么。

Nike曾经出过一套“活出你的伟大”系列文案,很精彩。用在这一届女排身上,太合适了。

“伟大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不去拼。”

伟大的反义词不是失败 而是不去拼英语(伟大的反义词不是失败)(3)

作者简介:陆鸡鸡,一位神经病编剧,一个调皮的撰稿人。专注于分享个人感受与内心想法,不定期更新私人日记。欢迎有趣的人类去他家做客。公众号:个人的体验(tiyan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