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得水痘好难受(身边得水痘的人越来越多)(1)

给大家科普一下“水痘那些事儿”。

最近科里的实习男护生,脸上突然冒出了好多痘痘,同学开他玩笑说怎么一夜之间青春无敌了?殊不知,他这是起了“水痘”,而且具有传染性!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病。它的临床表现如下: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还会成片出现,最初出现于身躯,然后向面部和四肢散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水痘有它钟情的专属人群,而这位男护生恰恰与水痘病毒发生了一场并不美丽的邂逅。今天笔者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水痘那些事儿”。

水痘好发人群有哪些?

水痘多好发于可爱的孩子身上,普遍易感,主要见于2-6岁的小儿,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为主。人群普遍易感,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一般得过一次水痘的人,具有较好的免疫性,二次得痘的机会少之又少。

水痘有哪些特征?

水痘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时间癖好,比如此刻——

有研究表明:东南亚等热带区域的相对较冷时期水痘发病率较高[1],而温带区域特别是发达国家则是夏季[2],更有研究发现春季、夏季、冬季气温是影响水痘发病例数的关键因子之一[3]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幼儿园、学校常有学生发病。因为水痘病毒会隐匿在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液和血液中,它的传染方式主要以飞沫及未消毒的餐具传播,比如通过患者的呼吸、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水痘病毒就会飞溅,此外还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衣物或物品而传播。

水痘的对症治疗

对于水痘的治疗必须早期隔离,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 更昔洛韦等,抗病毒的同时给予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替唑或克林霉素治疗 , 防止继发感染,用周林频谱仪照射皮疹 , 有止痒、防止继发感染、加速疱疹干涸及结痂脱落的效果。发热患儿给其多饮温开水 , 采取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如有口腔疱疹或溃疡影响进食 , 应给予补液。只有卯足火力,才能将敌人一举歼灭,因此用药要准,量要足,让病毒无处遁形。

战痘中伺机让粮草先行——做好饮食指导

在发病期饮食应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发热时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 可用绿豆汤代水分 , 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禁食鱼虾等发物 , 少吃辛辣和油腻食品。实施人工喂养的婴儿 , 选择营养丰富的全脂奶粉。每日用餐后用温开水漱口 , 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有疱疹者 , 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做口腔护理。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一战到底。

战痘中要稳定军心——做好心理护理

因水痘影响患儿的容颜 , 患儿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 , 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对家长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护理方面的问题。安慰和鼓励患儿和家长, 减轻其精神压力, 在护理和治疗时动作要轻柔, 与患儿轻声交流 , 消除其恐惧心理 , 积极配合治疗。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一鼓作气,一致抗敌。

战痘中要拥有防护衣——做好皮肤护理

很多人都害怕水痘后遗留的疤,因此给皮肤拥有一层防护衣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在战痘的过程中皮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病房要保持每日通风消毒, 温度在22~24C°, 相对湿度保持在 50%~60%。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 , 可用温水轻擦患儿皮肤, 禁止用肥皂等刺激性强的物品。患儿衣服应宽大、柔软,勤洗勤换 , 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皮肤瘙痒时 , 设法分散注意力, 或用温水洗浴。出疹较多者暂不洗浴。注意剪短指甲, 必要时可戴手套 , 尤其是面部的皮肤 , 防止抓破引起继发感染。输液时尽量避免穿刺疱疹处 , 防止粘贴胶布引起不适。如用静脉留置针输液 , 应每天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 并更换敷贴。疱疹未破处可涂碳酸氢钠或炉甘石洗剂 , 也可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 4 次 /天。或用药棉签蘸病毒唑液轻涂丘疹、疱疹表面 , 1~2 次 /天, 疗程1~3 天。

最后就是要做好敌情分析——并发症观察

水痘患者如治疗不及时 , 容易出现水痘肺 炎、水痘脑炎、水痘心肌炎等并发症 , 因此护士应密切观察 意识、面色、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等病情变化。注意皮疹的性质、范围、分布及是否有继发感染, 并做好交接班。 如有头痛、呕吐等可能并发脑炎 , 应及早相应的治疗及护理。 此外,要做好房间及物品消毒,注射疫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做好敌情分析以除后患!

千万别小看了水痘病毒,它极有可能会再次侵入人体,我们不能高枕无忧。尽管注射了水痘疫苗也不是一劳永逸,有些疫苗五年后的效果就明显下降了。因此,建议孩子们不要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学校应通风,提倡大扫除,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留长指甲,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多运动增强抵抗力,让被褥和衣服多晒晒太阳。

参考文献:

[1] LEE B W.Review of varicella zoster seroepidemiology in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J].Trop Med Int Health,1998,3(11):886-890.

[2] BOZZOLA E,BOZZOLA M,KRZYSZTOFIAK A,et al.Varicellaskin complications in childhood:a case series an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J Mol Sci,2016,17(5):E688.

[3]罗玲,黎明.湖北省水痘发病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3(9):1114-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