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出现最多的“子曰”之外,有一个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关于这个字的句子多达59句。

这个字即是“仁”。

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回答了两个字“爱人”。

韩非子则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意思是发自内心地、喜悦地爱人,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而非表面装装样子。

“仁”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或者可以说,“仁”就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如果不清楚“仁”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就不能说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思想。

论语中最大的成就(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1)

儒家所言的仁,是一个广义且深邃的概念,它是一种爱,且是一种大爱,而不是儿女情长的小爱与私情。因而,一个“公”字更能描述“仁爱”的特质:狭隘的爱不是仁爱,占有的爱也不是仁爱。真正的仁爱就像太阳一样,平等地、无分别地照耀着大地上生长的万物。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君子片刻之间都不能离开“仁”的功夫,“仁”就如君子的性命一样宝贵。

有时,“仁”似乎一点也不神秘,好像随手可得。如孔子所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心仁德离人们很近,并非多么高大上的存在,也不难践行——如果一个人决定要行仁道,那么当下就有了仁心。这即是“求仁得仁”,有真心求仁,必定会得到仁!

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个人要求自己战胜小我、遵循礼制,也就是依照天理良知去做事,即可以得到人心,因为得人心者则得天下!

有时,“仁”又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难以企及。孟武伯问孔子,三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是不是能够达到“仁”的标准?孔子回答说,这三个弟子各有各的才能,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可以践行仁道。

那么,在孔子看来,哪位弟子能够真正践行仁爱之道呢?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只不过短时间能做到罢了。”

圣人从不轻易肯定其他弟子,却认为只有弟子颜回能够长时间心明如镜,不为世俗私欲所累,心中充满仁爱!其他弟子虽然也能涵养仁德,但持续的时间却很短,难以真正摆脱私欲与不明。

樊迟问仁。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怎么样才算具备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得到收获,这样可以说是有仁德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人倘若能够遵循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规律,就可以称得上“仁”了。

论语中最大的成就(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2)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慧的人喜爱水,仁爱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爱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爱的人长寿。”

为什么心中有仁爱的人,便会长寿?因为仁者无敌,仁者的内心没有敌对情绪和念头,念念都在散发善意和爱,心中充满正能量,自然就会长寿!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谋生而损害自己的仁德,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德。”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才能治国安邦。”

仁爱被称为百德之首,“孝、悌、忠、信、敬”等美德则被囊括其中。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是,靠聪明才智得到的,若没有仁德之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阳明先生的名字是王守仁,“守仁”两字即来自论语。

仁爱是智慧的源泉,仁爱也是勇气的来源,仁爱更是信任的基础。

“仁”是动态的,当谈到“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行仁”——在孔子看来,仁和行动是不可分的,仁是需要践行的一种大爱。

论语中最大的成就(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3)

“行仁”,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修身”。

心是身之主宰,因而修身的本质是修心——去得一份私欲,则复得一份天理——明心净心,心如明镜,内心清澈,心生万法。

第二个阶段是“齐家”。

孝悌是行仁之本,践行仁爱之道,从家人亲人开始。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从孝悌入手,可以涵养一颗纯乎天理之心,以此真纯之心,发之事父即是孝,发之事君即是忠,发之事友便是信,发之爱民便是仁。

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爱,又怎么可能去爱同事、领导、客户与消费者呢?

第三个阶段就是治国、利天下。

一个人将对于亲人的这份仁爱推而广之,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将“仁爱”推而广之的过程就是不断打开自己心门的过程,让自己的心中装下更多的人——从过去只容得下自己,到容得下自己的孩子、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同事、客户,还有周围社区以及全中国的人。

因而,仁爱思想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每个人通过不断地建设心灵品质,提升格局与境界,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甘情愿为公众、为人民服务的人。

阳明先生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与“为人民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曰:“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当一个人把“为人民服务”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使命,自然庄严了自己的心,也庄严了自己的事业!

论语中最大的成就(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4)

仁,就是拥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心甘情愿,无厌无倦。

因为心甘情愿,所以无怨无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