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的红色梅花(被扭曲的红梅花)(1)

《红楼梦》第五十回,宝玉因不会联句,李纨罚他到栊翠庵折一枝红梅来插瓶。且看宝玉乞来的这枝红梅。

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弧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

宝玉作“访妙玉乞红梅”一首七言律诗: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伢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妙玉就是这枝凌霜傲雪,迎风怒放的红梅花儿。不管“入世”和“离尘”,她都像雪中红梅一样,“花吐胭脂,香欺兰蕙”。

黄色的红色梅花(被扭曲的红梅花)(2)

妙玉本苏州人氏,从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消灾皆不中用,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她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文墨极通。她出家并不是自愿,虽然栖身佛门,却留恋红尘生活。她舍不得一头秀发的女儿美,所以带发修行。

父母双亡之后,她从一个读书仕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一下子变成了孤儿,身边虽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但因模样儿极好,免不了受侯门公府、纨绔子弟的欺负。生活的磨难,使她过早地看到了世态的炎凉,认清了豪强的丑恶。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

她冷眼向上,白眼对黑,权势不容,遗世独立,在蟠香寺修炼的妙玉,不就是一株傲然挺立,不惧严寒的红梅吗!

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随师父到京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师傅圆寂后:

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傅临终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吃斋念佛的王夫人,不等林之孝家的说完:

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她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原来元妃要在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省亲,贾府为此修建了大观园,采访聘买十个小尼姑、小道姑,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这带发修行的就是妙玉。妙玉不愿回乡,是不愿回到那个使她伤心失望、不堪回首、不宜衣食起居的地方。不愿到大观园,是她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贾府是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她不想重蹈覆辙,再入虎穴。王夫人下帖请她,她才入住大观园中原为元妃省亲时所做法事的寺庙栊翠庵。

黄色的红色梅花(被扭曲的红梅花)(3)

住在栊翠庵的妙玉热爱生活,在庵中遍植红梅,青松翠竹,花木繁盛,贾母称赞:

“到底是她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贾府众儿女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踏雪寻梅,赏雪联诗。

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身披袈裟枯坐蒲团的妙玉,并没有被佛教的“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枷锁束缚。

“他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自称是畸零之人。”

她不愿如世中扰扰的槛内之人一样,蝇营狗苟,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追名逐利,她深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向往庄子的特立独行,率性而为、人格平等,无限自由。她神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她熟谙“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取法于天而不依于世人”。邢岫烟说她:

“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宝玉说:

“她原不在这些人中算,她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贾府至尊至贵的贾母到栊翠庵喝茶,妙玉拿出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吃的是老君眉,喝的是旧年蠲的雨水。而宝钗黛玉宝玉可在她的耳房内喝茶。她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用的杯是更加珍贵的古玩奇珍“〈分瓜〉瓟斝”和“点犀䀉”,宝玉用的是她日常吃茶的那只绿玉斗。他们吃的茶是妙玉的梯己花,喝的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这雪水颇有讲究:

“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

贾母回去她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而黛玉和史湘云离开栊翠庵时,妙玉送出门外,看她们去远,方掩门进来。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她嫌脏不要了,把杯子送给了刘姥姥。

从对比可看出,对贾母是尊重礼貌,不卑不亢;对视为知己的宝黛钗是热情洋溢,高人一等;对刘姥姥是嫌弃讨厌,给足面子。她不在乎佛家“世法平等”的信条规范,不受佛家清规戒律的约束,进退有度,我行我素。

黄色的红色梅花(被扭曲的红梅花)(4)

栊翠庵是大观园里做法事的寺庙,贾府的人经常光顾是必然的。在与贾府各色人等接触中,对不安分守己的妙玉心灵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她看到贾府生活的奢靡无度,灯红酒绿,她并不羡慕,视有若无: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但她是一个“才华阜比仙”的女子,看贾府儿女结社赛诗,射履猜谜,文墨极通的她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当她在凹晶馆看黛玉湘云联诗,竟忘记了自己出家人的身份,失口说出“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检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的话来,把黛玉湘云说成“咱们闺阁”,并把颓丧凄楚的两句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续上“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一下子把清奇诡谲之语翻转过来,透出一片生气盎然的光明和温暖。黛玉湘云二人赞赏不已,说:

“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和她有贫贱之交、半师之分的邢岫烟说:岫烟笑道:

“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宝玉听了,恍如听了焦雷一般,喜的笑道:“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来有本而来。”

青眼看邢岫烟的妙玉,自己若不是闲云野鹤,怎么能让她的徒弟闺蜜超然如野鹤闲云!

黄色的红色梅花(被扭曲的红梅花)(5)

过着梅茶诗生活的妙玉,寄身权门,却不攀附权门。但她毕竟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当她看到宝黛爱情的缠绵,内心深处也荡起了爱的涟漪。可悲的是,自己早入空门,怎能越雷池一步。但就这样终日过着坐禅诵经寂寥的日子,她不甘: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如果冲出佛门,回到红尘滚滚的大千世界,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她不敢,“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槛外,槛内,佛门,红门,她只能在这夹缝中徘徊,偌大一个世界,留给她腾挪跌宕的空间实在太狭窄了。

栊翠庵品茶,她敢让宝玉进入耳房,用她自己日常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杯,但却说:

“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俩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

她毫无顾忌地笑宝玉是饮牛饮骡,笑孤高自许的黛玉是大俗人。宝玉访妙玉乞红梅,费了多少精神才求得一支,接着第二次到栊翠庵,她却每人送一支梅花。宝玉生日,她不能亲自到场祝贺,就打发个妈妈送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用纸颜色有深意,措辞推敲很讲究,令人遐想。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妙玉是在用矫情掩饰真情,高冷的背后隐藏着一颗温软的心。这忽隐忽现的一丝丝情缕,剪不断,理还乱,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可怜的妙玉,就像红梅旁的那一横枝被扭曲了,“或如蟠螭,或如僵蚓”。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我们多么希望这支红梅“孤削如笔,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惠”,“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黄色的红色梅花(被扭曲的红梅花)(6)

妙玉的结局,不论是脂批的“屈从于枯骨”,还是高鹗续书的“不知妙玉被劫或是甘受污辱,还是不屈而死,不知下落,也难妄拟”。但曹雪芹给她的判词却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妙玉的结局是一个悲剧。看“薄命司”内金陵十二钗正册: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听【世难容】曲: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的悲剧,代表了红尘世界之外又一个群体的悲剧。它是《红楼梦》悲剧的一个延伸,它使《红楼梦》的悲剧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可以说,妙玉的悲剧是悲剧中的悲剧。妙玉就是一支被扭曲被摧残的红梅。我们永远诅咒那个扭曲妙玉性格、压抑妙玉人性、摧残妙玉生命的黑暗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