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曾在《忏悔录》中说道:“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福楼拜也曾说过:“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

是的,如果我们在自己身上珍惜地保存着善良的德行,那么,这德行对于人们本身就应当是幸福和福利无穷无尽的源泉。

今读《夜雨秋灯录》第一卷“青天白日”一篇,就是由善良心起,行之义举,又遇美色当前,悬崖勒马,明了心智,最后助人姻缘,自己也起了大好姻缘,平了人生坎坷路

《夜雨秋灯录》为清朝 宣鼎 著,小子忝为各位友友试译白话,如遇不对之处,望海涵,希望友友不吝赐教。

父母早亡 投亲未果 沦为乞儿

浙人南宫认庵(下简称南宫),自幼随有官身之父居于广东,其父官风清廉,家境贫寒。少时,其母先逝,其后父亦亡。因其父在任之时官风清廉,不行贪,不苛捐,造成官库税款赤字,官家为平事,欲锁少年南宫入狱顶罪。

获知此消息的南宫,只能草草的火化了双亲遗骸,用简易的竹笼收敛了骨灰,徒步赶赴苏州的叔父。经过一年的餐风咽露,跋涉奔波,终于抵苏,但不幸的是没有寻到叔父。恰又不巧的是,此时苏州造灾,盘缠也不多了,困顿之举急速增加。无赖之下,南宫将仅剩不多的银钱,全部掷出,购了半亩地,立碑安葬了未入土的二老,并在墓旁,结了一间茅草屋,守在二老旁边。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1)

时年15岁的南宫,已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为了生存,为了肚皮,只能沦入乞儿。聪慧的他习得了当时的吴地山歌,傍以提高乞讨饭食的几率,在乞得剩饭残羹之时,孝顺的他还不忘留一份祭奠二老。

机缘巧遇 心存善念 定下大好良缘

朝村暮郭的乞儿日,一晃三年过去。这一日,南宫小子来到一古寺,靠着寺门,晒着太阳,搔抓身上的虱子。无事四下频顾之时,瞧见对面富家庭院的阁楼上,有一美人正在远眺。顷刻,对面庭院门被打开,出来一丫鬟,芳龄估摸在16岁上下,出门既往西去,走不大远,忽然蹲伏于高草间,少时,又起身,整衣而去。原来这丫鬟是出来方便的,南宫也未理会。但丫鬟走约数步之时,身后却忽有一物坠地,软而无声,南宫瞧见,随即呼喊此女,但这丫鬟却没有察觉。南宫也好奇,就走上前想看看是啥东西掉下来了,一看原来是一副锦缎包袱。拾起后细探,哇喔,里面裹着金玉钗钏,珠宝零星,还有一封叠得的形似鱼一样,很是精致的信函。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2)

书云:

“十郎哥哥足下:妹谬以陋质,获配清芬;亲上做亲,幸中之幸。牵牛西北,一水盈盈;孔雀东南,双声隐隐。盟深金石,妹喜嫁得梁鸿;劫转沧桑,郎忽贫如司马。然而鲍宣对挽鹿车,阮氏何嫌犊鼻。幸鸡窗攻苦,卜鸿路飞腾。敢怨标梅,抚青春而未艾;唯祈折桂,脱白袷以来迎。逆知青眼频更,红丝欲断。每听狐语,似怨前度之冰;欲倩蜂媒,再接他家之酒。心石坚而不转,辞簧鼓而须防。若真挟瑟改弦,定弹黄鹄;时拟传笺布意,恨少青鸾。小婢娟奴,虽曰主仆,实同腹心。事已迫于燃眉,情实殷于刺目。遣寻一鹗,面展双鱼。奉上缄泪之句,断肠之辞,婉转十三行,预仿苏娘织锦;附以缠臂之金,搔头之玉,珍珠一百颗,聊为匡壁添光。不尽缠绵,泥中人再为哓舌;未敢陨谢,爨下材急不择音。敢布愚忱,伏惟怜鉴。某年月日。秦氏小妹贞璞。裣衽手肃。”

十郎哥哥,妹妹我才姿平平,却获得哥哥你的青睐;若能得成姻缘,那真是幸中之幸。牵牛西北,一水盈盈;孔雀东南,双声隐隐。我们的誓言比金石还要坚固,妹妹我喜得嫁于像梁鸿一样的你;但世事无常,郎家忽遭中落,贫如司马相如。然而我们可以像鲍宣夫妻一样对挽鹿车,共守清苦,阮咸又何嫌家中破烂衣裳。

幸得我郎,不自暴自弃,日夜寒窗苦读,料定前路会如鸿雁一样扶摇直上。我时常心中怨恨到了婚嫁之龄,我的大好的青春可还没有完结呀;现在我心中只祈祷一件事,希望郎君你蟾宫折桂,尽快来迎娶于我。

家中得知郎家中变故,原先赞许的态度已多次更改表露,月老的红线就快要断了。每次听到外面的风言风语,他们就记怨起,先前错许我们的姻亲;想要再找媒人,将我说项于其他人。

我的心是不可能回转的,但那簧口利舌如鼓一般,还是要提防呀。倘若他们真敢挟瑟改弦,逼迫改嫁,我定弹《黄鹄曲》效仿古人,以明志向,宁可孤寡一生;平时我就想将心中之意,在书信中与郎沟通,只恨我身边没有神鸟青鸾传递。

丫鬟小娟,虽与我为主仆,但实为闺中心腹。婚事已有燃眉之急,感情煎熬远超刺目之痛。故派遣小娟,携书信于郎,奉上含泪断肠之辞,婉转十三行,欲效仿古时苏若兰的织锦回文思念诗。另附上缠臂金镯、搔头玉簪、珍珠百颗,只为你夜读灯火钱。我就如陷入泥沼之人,絮叨絮叨,诉不尽那缠绵情意。我不敢就此等待自己生命的陨落,慌乱之下写作,其中不乏有些语焉不详,词不达意。但我敢坦诚对郎的痴情爱意,还请怜惜鉴察。

某年某月某日,小妹秦贞璞再拜手启。

注:上面的这份秦贞璞小姐的书信,我翻译累死了,其中的典故引用太多了,我找了半天。

南宫读罢,叹呼道:“好险呀!乘龙快婿落魄,富裕的亲家却要赖婚,但有情的娘子越礼冒嫌,为未婚夫解急救贫。若这信让旁人拾得,这小丫鬟的命休矣,那对似牛郎织女的一对,也再无相见之时,鹊桥再相会?想都别想了,唉,我就坐这等会吧。”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3)

不时,丫鬟面若死灰,急急忙忙地回来了,只见她在那草丛间一会儿低头寻觅,一会儿仰天长叹:“怎么办,怎么办,我真是该死,该死呀,有负小姐重托。”这时南宫走上前,笑着说道:“姑娘,行失何物,怎可轻言以死?”丫鬟便向其言明事情原委,哀怜地问道:“好哥哥,你可曾看见呀?”南宫答道:“这样,你详详细细告诉我事情的前因后果,或许我能使其完璧归赵呢。”

丫鬟思索了一番,答道:“我是秦家的婢女小娟,贴身服侍我家小姐。主家见婿家家贫,欲改婚,小姐得知日夜啼哭。我见犹怜,便提议小姐将平日存蓄在化妆台中约五百金,以鲛帕包裹,附上书信,由我去送信于其郎君。叮嘱他进京赶考,争取功名,好迎娶小姐。现在失了包袱,必定会泄漏计划,怎能不悲伤!”说完就梨花带雨地大哭起来。南宫问道:“那你,会怎么办?”丫鬟答道:“唯有一死!”南宫闻之,伸手入怀取出包袱,问道:“是这个吗?”丫鬟一看,便要下跪,南宫顺势将其挽起,笑着将包袱递还于她。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4)

丫鬟诧异地问道:“你是个乞丐,得了如此横财,却就这么放弃,心甘吗?你这样,让我如何才能报答你呀?”南宫答道:”“报我不难,恐我之所易,子之所难也;我之所甘,子之所苦也。”丫鬟回到:“你说说看。”南宫道:“我虽成年,却还是童男子。你貌美如花,不知能否让我真正成长为男人呢?”丫鬟羞涩地低下头,徐徐答道:“你暂且等等,我去去就来。”说完就提着金玉锦袱离开了。南宫也未在意,也向东而去。

美色至眼前 而悬崖勒马 再次加分

三日后,南宫偶然经过这处院落外,忽闻一女子在远处唤道:“你来啦。”抬头一看,原是那日的小丫鬟在她含笑向他招手。顷刻,院落的大门忽然打开了,南宫赶紧悄悄地进了门去,院落内芳草如茵,两人行至湖山石畔。

丫鬟对南宫道:”今天是为了报你上次的大德,可一不可二。“南宫听后,心中欣喜,正要搂抱,却见丫鬟将一面红罗方巾盖住了娇美粉嫩的脸庞上。南宫笑道:”你这绝世容颜,我刚想多看看,为何你却吝啬地要藏住呢?真的害羞到如此状态?“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5)

丫鬟用纤纤玉指指天:“青天白日,难道不怕神明吗?”南宫听言,如遭棒喝,情魔心障顿时了无踪影。他急忙起身,说道:“小女子知道畏惧神明,难道我就不畏惧?”于是持竿携篮,嘴里喃喃自语“青天白日”四字,出门而去。身后小丫鬟,远远地喊道:“你每天中午来此,我一定分给你,我自己食粮于你。”南宫此时,羞于刚才自己的无礼行为,闭目狂奔,也不管那院落的大门是否关闭了。

偶遇神奇相士 得寻叔父

次日,南宫走在街上,突然一相士,对自己喊道:“嘿,那乞儿过来!你小子的眼袋下,怎么有一道阴纹?嗯,应该在36日,必有奇遇呀。”南宫嗤之以鼻的答道:“切,我一个天天靠唱《莲花落》讨生活的乞儿,能够果腹就足够了,你还想让我去梦想拥有《李娃传》中荥阳公子的奇遇?”相士却说道:“你不信,如果被我言中,你给我多少酬劳?”南宫戏谑道:“十贯,若不准,怎么算?”相士凛然道:“挖我双眼。”南宫笑道:“先生,您那双眼,危矣。”过了35日,南宫依然如故地走到相士跟前,说道“您那对眸子,权当寄宿于你脸上一宿吧。”相士闻言,又审视了下南宫,继而拍掌兴奋道:“得勒!你额边紫气透,当先得财。”南宫还礼答道:“承你吉言!”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6)

第二日中午步行街上,南宫忽然被人扯住了衣襟,喊道:“是月儿吗?”南宫脖颈处有个月牙痕的胎记,故乳名“月儿”。南宫观其人,鲜衣怒马,貌若贵官,就应声道:“是呀。”此人听罢,却惨然大哭道:“你为何落到如此地步?”南宫突然回想起来,轻声询问道:“壁叔?”此人答道:““正是。你何不随我一起回家?”来到叔父家南宫亦拜见了叔母,更见家中陈设布置得光华灿烂,南宫也叙述起自己颠沛始末,忆之不觉痛哭流涕。叔父见状说道:“久闻你父母身故,特地写信征询,却杳无音讯,原来你到了苏州!我年事已高,但家境殷实富足,却没个一儿半女的。如今得到侄子,不愁家业无人续继了!”即命仆人为侄儿换下褴褛衣衫,洗濯于香泉。一番梳洗打扮,旧貌换新颜,哪还有乞儿,正是好一个翩翩公子。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7)

浴后,在与叔父攀谈之际,忽忆起那相士,就婉转的告知了叔父这相士神异之处,也想招那相士为叔父观个相,叔父却不允之,但取了十贯钱给南宫,让其兑付于相士。十几日后,叔父忽然又给了南宫千金,并说道:”你现在已经荒废了学业,今后还是学学做生意吧。“南宫真诚地以年纪尚小为由,想推辞掉,却不料叔父执拗,说道:”试试无妨,没什么大不了的。“

初涉商海 获利颇丰 再得奇遇

南宫随即收拾行囊,买舟购精米运至江南,获利颇丰。次年今日便想到叔父家省亲,但到时却发现已物是人非,与现宅主人攀谈得知,叔父在南宫离家行商后,便搬至他处,但具体搬到哪里,现宅主人也不得知。悻悻然,南宫又如无根之浮萍兮,思量之,江北已购新宅,还是先回江北,沿途再寻叔父吧,顺道再去父母墓前祭奠下。行之江边,船夫已多次催其登船,南宫当下将随身携带的五百金,全部购置了柏油。渡江不多时,北风怒号,气温骤降,江面冻结,十日不能化冻。彼时柏油货值飙升,转手后获利十倍。遂在宅前以三千金再设一绸缎铺,雇请老成持重者专管帐房。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8)

又过一年,因心中思念叔父,便搭客货船渡江,行至江心处,忽起大风,浪高如山,空中霹雳声大震。同乘者有十数人,都见云中现出很大的四个金字”青天白日“,且笔画清晰可辨。众人骇然,即刻一起念起了佛号想要去邪,可那四个大字赫然还在空中挂着。雷声不断,这客货混装的船儿,眼看就要崩了。

一群人急着的大呼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做了什么个丧良心的缺德事,都自个琢磨琢磨,上天都给了明示了,这是要惩戒坏人呀,自己事自己担哈,别牵累旁人!”南宫一看那“青天白日”四个大字,心中哇凉哇凉,这咋这么邪乎呢!但还是挺身出来,对着众人说道:“咳,咳,此乃我个人隐私,实在不方便告知大伙,但我是不会连累大家的!”砰的一声,只见南宫纵身已跃入江中怒流。迷乱之中,南宫在江中抱得一枯木,飘荡于江面,江面之上雷雨交加,闪电窜如金蛇,此时的场景有如其一路走来的坎坷人生,只能像那浮萍,逐浪浮沉。

恰在此时,传来呼叫声:“快,速救抱木之人!赏钱十贯!”,原来不远处行来了一艘官船,官船很快行至南宫处,放下悬梯。登船后,南宫与船主皆大骇,友友们道这船主是谁?原来是其叔父。

南宫见之,即是高兴,又是茫然,问道:“叔父,您怎么在这里?”叔父也甚是高兴,答道:“我呀,现在已移居至通州,此次只是碰巧去紫琅山。你父母的墓,我已去过了,一切都好。还有你心中所想之事,为叔也已知晓了,那个秦家小姐的郎君,果然是个有贵之人,高中之后就去迎娶了,那个叫小娟的丫鬟也跟过去了。嘿嘿,你的事呀,暂未到火候,你也不用急躁哈!”

说着,随叔父一同到了新宅,向叔母问完了安,但南宫发觉这叔父家,怎么仆人比在苏州时还要多很多,虽然很是疑惑,也不敢细问叔父在哪高就。住了两日,南宫找到叔父,从袖袋中递出一册本子,说道:“叔父大人,承蒙您当日收留,并授金于我这稚儿,习商谋生。这册子是这些年来的商货钱财总账。”岂料叔父竟将南宫的手挡了开去,说道:“这等烦心之事,别和我说了。”次日清晨,南宫准备与叔父辞别,毕竟在苏州还有自家宅院和一个绸缎铺的小营生,可叔父临别又给了他数百金。

故寻姻缘未果 无意姻缘又现

不日,南宫抵苏,第一件事就是找寻那丫鬟小娟,一切如他叔父所言,小姐和小娟均不在原处了。行在路上突遇当日的船主,船主一见南宫,就惊呼起来:“公子还活着呢?哎哟,其他同乘之人那日皆毙了命,船也翻了,我是抱着缆绳,才捡了条小命呀。后来就雇人拉回那破船,正在此处修缮呢。”南宫听完,唏嘘不已,也很同情那船主,便出了些钱两助其修缮,这船主便邀其到家中小住,南宫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又过了几日,南宫闲来无事,靠着白板张望街市,忽见一豪华香车驶来,后面还有一辆简易的马车,仆从们也跟随在四周,南宫细看那简易马车的丫鬟,形似小娟,便收拢起懒散之态,尾行车队行了三四里地左右。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9)

到得一处尼姑庵,香车中的美人下车后就奔庵堂主殿拜如来去了,仆从及丫鬟们则在走廊处歇息,庵主也是给每位客人敬了茶。那坐简易马车的丫鬟,在走廊处闲庭慢步的时候,恰好瞅见了南宫,目光闪烁的,对着不远处南宫说道:“青天白日。”南宫失声地答道:“呀,是小娟姑娘?”

小娟见状,笑盈盈地问道:“多日不见,乞儿何故变得如此光鲜亮丽啦?”南宫遂将寻得叔父一事告知。听完南宫的解答,小娟害羞地又问道:“我是一个专情之人,公子你是否是个念旧的呢?”南宫急忙答道:“我心中对你,一刻也无法忘怀。”小娟假嗔道:“既然我们彼此都已心照,可现在我都不知道你的姓氏,实在是令人笑话。”南宫忙详告之。这边刚说完,就听庵堂内呼叫小娟,小娟转身就去了堂内。

知叔父之玄谈 得义兄郁访

南宫就这么瞅着小娟消失在了眼前,即惆怅又郁闷,无聊之下,就出了尼姑庵,踟蹰之间就走入了附近一墓园,见到一个大的坟墓,碑上云:“东浙寓公南宫讳璧玉人先生之墓”。志文详叙夫妻同卒于苏州,死近五载,旅葬于此,以待侄子南宫认庵他日寻觅。撰书者,太学生郁访。南宫读完大惊。当即脑中就出现了叔父和叔母的身影,不知此墓中人,为何与叔父同名氏,且侄子名氏也与我同名,实在是理不清,乱头绪,不可能呀,这实在没有道理的,天下怎么会有这等事情。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10)

南宫急忙走出该地,四处走访这位撰书的文举人,打听到其住处后,整理好衣冠,递了拜帖,说明来意。这位叫郁访的似有所悟地问道:“你颈上有月牙的胎记吗?”南宫答道:“是呀。”郁访释然道:“你的叔父在世时与前任大夫是莫逆之交。大夫逝世后,你的叔父叔母也相继去世。临走前数日,嘱咐让我给其办后事,找个好的风水,立碑安葬。还嘱咐我假若有天你回苏州,就将其产业全部继与你。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又怎么找到我的?你能来我甚是开心。”

南宫遂告知见到墓志之事。郁访听完,即拱手向空中说道:“幸不负先人遗命。”南宫当下皱着眉头,将两次遇到叔父之事告知了郁访,想让其为之解惑。郁访回复:“你的叔父生前就习得吐纳修真之术。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成仙去了?”

南宫听完,一头雾水,这解释玄了点吧?事后,南宫便遣人到通州寻访叔父,结果是杳无音信。事已至此,南宫就将双亲的骨函起出,移至叔父母墓旁。重新整理了下两座大冢,并亲自撰写碑文,刻石纪事。郁访看后,甚是高兴,说道:“你既然能习得你叔父经商之事,又经营得有井有条,何必把学业给抛弃之?”原来这郁访是前科北闱中的第一名解元,就这样南宫因此被他留了下来,教他经书子集,续其学业。南宫甚是聪慧,其父在世时也是官身,童年之时南宫也有书墨浸润,加之这些年经商,头脑灵活,学习进步很快。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11)

苍天报厚德 良缘答善举

这年秋天南宫便到浙中参加乡试,中得副贡士(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贡生),郁访为其开宴庆贺,锣鼓喧天,金粉饰墙,举杯对南宫说道:“如今你仕商两道已坦途,君贵矣!你今年也21岁了,可想来首战国古齐牧犊子见雉鸟双飞,寄情于丝桐时的《雉朝飞》曲目?”

南宫答道:“弟已有誓言,痴心等候于她。”郁访却不置可否地说道:”诶,今日就让愚兄代觅佳人,为你做主办了这桩事情吧?“话音刚落,既有婢女扶着一位美人出来,走到南宫跟前,拉住他就要交拜,此时南宫手足无措,还未待其反应过来,一行人就推搡着将美人与南宫送入了洞房,他们出去后还在外面反锁了房门,临走时郁访还朝屋内说了句:”今宵好报恩,不要再抱怨我们夫妇拖累你了啊。”

届时,屋中漏针可闻,南宫尴尬地瞅向佳人,心中忐忑:“访兄,这闹得那出呀,唉,我先揭开盖头,再与她商谈一番吧!”于是揭开盖头微眼端详,果然是一个杏脸桃腮,香肩玉削之壁人。

因未完全掀开盖头,无法完全辨认其全貌,但五官精致却颇似小娟,南宫也不敢大声说出心中猜想,只得低声询问:“青天白日。”只见佳人微笑展颜道:“哎哟,这闷葫芦的局总算是打破了!”南宫闻言,大喜,真的是自己夜思梦想的小娟。

吾生于乱世之中必将斩尽尘埃(吾愿普天下男儿)(12)

小娟此时也告诉了南宫所有事情的始末,原来秦家小姐的郎君,得中举人,仕途显达,两年前即迎娶了她家小姐,婚后亦是恩爱有加,那日在尼姑庵碰见的美妇人,即是当时寄书之人。小姐知道我们的事情,于是就告知了郁访。你的副贡士,也是得益于郁访上下走动,才得以如此顺畅。郁访兄之所以不让我即刻与你相见,而选择此时,是因为怕妨碍了你的学习。南宫当下,恍然大悟,心中甚是感谢郁访夫妇,随即也挽住小娟登入床榻。

次日,两方夫妇相见,都互谢之。终于将此事捅破了,郁访慷慨而言:“这一切都是依贤弟遗金不拾,我这才有这样的机会,将小娟这位佳人许以贤弟呀!”从此两家亲如一家。后来南宫也依惯例应了吏部任命,官至扬州司马,每每与同事聊起往事,也时常感叹:“谁说那卑田院中乞儿,就不能登入那黄榜之中!”

拾金不昧,这对富裕之人可能算不上一起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对于已经落魄之乞儿,却是不能不说是义举了。且这南宫小子,在小娟湖山石畔,以身相报之时,能被小女子一句话,至美色当前,而悬崖勒马,此等功夫,尤为难得。

最后借用“青天白日”原文的最后一句话,结束本期。“吾愿普天下男儿,无论富贵贫贱,当人人书“青天白日”四字于座右。”

故事有点长,但可细嚼,品赏之处还是有的,希望友友们喜欢。

大家对此故事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