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父无犬子,只是称得上“父子兵”的,其实在历史长河中并不多见,但西汉文景之治时期的周勃和周亚夫父子两位,算得上是比较杰出的将门父子了。

只是,相比较周勃的政治头脑和辅政才能,周亚夫显然逊色得多。后者夫虽然出将入相,平定七国之乱,彪炳史册,但是他为人为官却一塌糊涂。

最后被景帝下定决心,用一个非常荒唐的理由除掉,而景帝决心杀掉这位护国功臣,竟然是因为一场宴席、一双筷子。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1)

名将之后,治军有方

周亚夫是太尉周勃次子、将门之后,从小他就有着很高的军事才华,并在父亲的教育下,迅速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军了。

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军臣单于单方面撕毁和亲之约,对汉朝发动战争,劫掠中原。当时,周亚夫临危受命,驻守细柳,抵挡匈奴。

在此之前,汉王朝对匈奴作战败多胜少,士兵们对于匈奴有种天然的恐惧,面对全军低沉的士气,周亚夫展现出了杰出的带兵才能。

他日夜操练士兵,颁布赏罚分明的军规,制定严密的防守策略,和部下同甘共苦。后来,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去军营慰问三军。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2)

当天子龙辇来到周亚夫细柳营前,戍卫都尉拦下了文帝,在得知是天子前来检阅全军,都尉依旧坚持己见:“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

汉文帝听后内心有些不悦,但是此行目的是鼓舞全军,不仅没有责怪反而高度赞扬周亚夫:“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

文帝的这番称赞充分肯定了周亚夫治军之严,令行禁止,但当文帝进入军营后,又被要求降低行车速度。见到周亚夫本人后,他居然以身穿铠甲不便跪拜为由,对文帝只是双手抱拳示意。

这一系列的冒犯让文帝愠怒不已,好在文帝是一代明君,喜怒不形于色,整个慰问过程,虽然周亚夫多有冒犯,也在一片团结祥和中结束。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3)

在周亚夫的带领下,使得整个细柳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率领细柳营赢取了最后的胜利。

周亚夫战胜匈奴,引得匈奴败退的消息令全国上下为之大振,汉文帝喜出望外。龙颜大悦的汉文帝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文帝叮嘱景帝,周将军平定七国之乱

时间来到汉文帝弥留之际,文帝拉住景帝的手,嘱咐景帝:“周亚夫这个人可以临危受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历史也给了周亚夫表演的大舞台,文帝在听取晁错的推恩令之后,大刀阔斧地对刘氏一族进行削藩。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4)

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可以说是整个西汉王朝最为严重的内部动乱了,尽管景帝为了息事宁人、杀了晁错,但是七王叛乱并没有停止。

眼看叛军即将威胁自己的统治,景帝想到文帝遗言,启用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征讨叛军。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作战经验丰富的周亚夫马上抓住对方战线过长、粮草不济的问题,利用这个问题给叛军致命一击。

当叛军疯狂攻打景帝同母胞弟刘武的梁国时,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为了执行自己策略,对梁王的求援置之不理,反而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坚守不出。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5)

梁王顶不住时多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坚守不出不发救兵。最后,梁王无奈之下写信给景帝,让景帝下诏给周亚夫进兵增援,但周亚夫竟然违抗皇命,对梁王见死不救,这可气煞了景帝。

好在,以刘濞为首的叛军将领都是一群草包,在被周亚夫截断粮草后开始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最后兵败身死。就这样,周亚夫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解决了七王之乱。

景帝虽然对周亚夫之前的行为勃然大怒,但现在也深深折服于周亚夫的带兵打仗的才能,将周亚夫拜为丞相。

周亚夫经此一战出将拜相,以武将的身份领丞相一职,战功官衔远超自己的父亲周勃,一时风头无两。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6)

糊涂丞相低情商,一步一步作死自己

可是,周亚夫的政治头脑与他的军事能力相比,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当了丞相以后,朝中诸事都需要丞相操持,这对于一介武夫的周亚夫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因此,他这个丞相干得是一团糟,好在景帝兢兢业业一代明主,每每在政事上为周亚夫善后。但是周亚夫不仅不领文帝的情,还全无君臣之礼,时常因为政见不和与汉景帝直接争执。

更让汉景帝恼火的是,周亚夫居然还干涉皇帝继承人的问题,这让皇帝起了杀心。不过,念在他此前的功劳上,汉景帝还是通过打压的手段,将周亚夫逼得辞官了。

辞官后,周亚夫安分守己地在家中颐养天年,汉景帝没有了这么一个如鲠在喉的丞相,国事处理得更加流畅不说,心情也好了不少。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7)

只是,周亚夫毕竟是护国有功的大将,所以只要朝廷有什么大事、宴会,汉景帝还是要请他来的。

有一次,汉景帝就安排了一场宴席,并邀请周亚夫参宴,想以此试探,看看周亚夫的脾性有没有改变。

当周亚夫如期赴宴入座吃席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盘子里只有食物没有餐具,再看看其他人刀叉筷子一应俱全。对此,周亚夫立即面红耳赤,质问管事意欲何为。

景帝听闻立马反问周亚夫,我邀请你赴宴,难道还不能让你开心么?后知后觉的周亚夫这才明白是景帝在试探自己。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8)

可饶是如此,怒火中烧的他依旧不情不愿地下跪谢罪,等景帝让他平身以后他又愤然离席。

看着周亚夫离去的身影,景帝目光一凛,冷冷说道:“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意思是说,周亚夫这种目中无君,脾气娇纵的人,是以后继位的刘彻没办法掌控的,这个人不能留。

原本,借助这场宴会,汉景帝有意为刘彻物色一位大将军。可是,从结局上来看,周亚夫是不行了,而且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也将周亚夫推上了绝路。

周亚夫有一个儿子,名叫周阳,在周亚夫行将就木时,知道周亚夫喜好兵甲的他,就私自采买500套盾甲准备给周亚夫陪葬用。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9)

可是,他在雇佣的伙计搬运完所有的甲胄以后,居然克扣他们的工钱,结果这件事情就被告发了。当时,私自购买大量兵器是重罪,而周亚夫更是被说成要谋反。

不久后,廷尉便立即逮捕周亚夫等人,并对其进行审查。周亚夫对甲胄一事一无所知,因此在被带到廷尉府后就勃然大怒,关于私藏兵甲甚至意图造反一事,更是一头雾水。

因此,他敷衍所有盘问,一问三不知。事情很快传到景帝那里,早起杀心的景帝命人严加调查,结果周亚夫的罪名就被“坐实”了。

这个曾经拯救大汉的功臣,现在被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也被气得以绝食抗议,希望汉景帝给自己公道。

汉景帝被逼立弟弟为储君(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不给筷子)(10)

可一连五天过去,得不到任何回应的周亚夫,悲哀和愤怒最终击垮了他,气绝身亡、狱中暴毙。

总而言之,周亚夫把自己所有的技能点都放到了打仗上面,政治觉悟一点没有,所以才落得凄惨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