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宋朝,我想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出名的应该不是宋朝的皇帝了,应该是秦桧、岳飞以及包拯了!特别是包拯,可以说是人尽皆知,都传闻他铁面无私、断案如神,一辈子不知道审了多少案子,并且感觉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在皇帝面前也是敢于据理力争,不畏强权,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强权人物。

想来,应该是有很多人都要置他于死地的,但是为什么包拯一直都安然无恙呢?

包拯被质疑(包拯一生刚直得罪无数权贵)(1)

包拯

虽然真实历史中的包拯皮肤也不黑,审理的案子也没有那么多,还都是那些小案件,但因为秉公执法,也很是被老百姓所爱戴。由此,就把那些原本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加诸到他的身上。民间传说着的包拯,皮肤黝黑,额头上有一个月牙形状的记号,是个能够不顾强权、秉公为老百姓做主的办案入神的大人!

真实历史上的包拯是个谏官与财政官,可以说负责的事,也都是与百姓利益相关的事。而后因为所做的较为突出,而后便在开封府任职,但也仅仅在开封府呆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已,也因为为民做了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所以声誉逐渐鹊起,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包拯被质疑(包拯一生刚直得罪无数权贵)(2)

宋仁宗与包拯

但在传说与演义当中,包拯一直都受到了宋仁宗的袒护,任何一个弹劾包拯的奏折都被皇帝留中不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一点,包拯自身在百姓当中的威望较高,广泛受到尊敬与信任,特别是当时宋朝的国情,百姓的生活也不是很好,农民起义也是多有发生。显然留下包拯,能够大大稳定老百姓的心,要是把包拯给弄死了,那样百姓心中肯定是更加不忿了!

包拯被质疑(包拯一生刚直得罪无数权贵)(3)

李太后

其次,在狸猫换太子一案当中,包拯是出了大力的,也深得李太后的信任,因此皇帝就算是为了在李太后那里有一个孝顺的好印象,也不会对包拯怎么样。同时,宋仁宗本身也比较慈善,在整个宋朝也很有作为,也能够听得进去一些臣下的劝谏!

再次,整个宋朝,都是重文轻武的,对文臣是格外和善,除非是犯了谋反或者通敌的大罪,一本书不能随意杀文臣的,最多就是一些责罚,或者是贬官。因此,只要包拯自身没有谋逆之心,且能够为百姓做主,也就没有杀包拯的理由了。

包拯被质疑(包拯一生刚直得罪无数权贵)(4)

包拯

当然了,尽管我们知道的包拯都是经过百姓改编的,但从百姓的改编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为民做主官员的一种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