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婴幼儿生长与发育评估”讲座纯干货分享文章很长,希望能帮助到新手爸妈们正确理解婴幼儿生长与发育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崔玉涛老师讲婴儿多大断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崔玉涛老师讲婴儿多大断奶(婴幼儿生长与发育评估)

崔玉涛老师讲婴儿多大断奶

崔玉涛“婴幼儿生长与发育评估”讲座。纯干货分享!文章很长,希望能帮助到新手爸妈们正确理解婴幼儿生长与发育的知识。

生长

如何正确评估生长情况

生长情况的判断,我们可以找到确切值来测量,它的参考对象不是邻家的孩子的身高体重。妈妈常常在说:我们家孩子不 如谁谁谁家孩子长得胖、不如谁谁谁家孩子长得高、不如谁谁谁家孩子吃得多——这是邻家孩子的标准。人家孩子不会爬就会走了,不会爬就会走正常么?人家孩子 五个月20斤是正常的么?你需要知道正确的科学的评估方法--生长曲线。

现在,全世界推行的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生长曲线,这个链接:www.cdc.gov/growthcharts 可以直接找到最权威的生长曲线。

这个曲线是基于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他们来自于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等6个不同的国家,接受了正规 预防接种,家庭能够保障婴儿健康生长,母亲不吸烟。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世界卫生组织基于若干年的研究,于2006、2007年出了这套生长曲线,包括身 高、体重、头围、匀称度及其他数据。

为什么数据来源没有中国?原始数据是有中国的,但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删去了,为什么?

因为基于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6个月内不能加配方粉,但事实上中国的现状是没有多少妈妈能做到的,大家都觉得不加配方粉就长不大,所以中国的数据都用不上,非常可惜。

所以就出版了2009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考标准: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en/ ,没敢说曲线,只能说参照标准,因为前提太不同了。中国太多一出生就添加配方粉的,几个月内突然加配方粉的,有4个月内就添加辅食的,也有6个月后才添加 辅食的。

我们主要学会使用四个曲线:体重、身高、头围、匀称度。

一、体重

体重是一个评估生长的敏感数据,孩子发烧三天、腹泻两天体重都会降,丢失水分多了,体液减少了,体重就下降了。所以,测体重是一件特别容易、也是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1、如何测量

医 院测量,由于测量时间,衣服,纸尿裤是否有尿,孩子是否哭闹挣扎都会影响。所以,体重测量可以在家选择相对固定 时间(是否刚吃饱也要统一)、尽量脱光衣服,保障尿片干净或是不穿尿片,选择同一个称来测量,我们需要记录的是变化,而不是一个绝对值。我们不会说你的孩 子差一点十斤,你家孩子有问题。关键是原来多少,长了多少,变化多少。所以,体重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不容易做准确的事情。

2、体重增长的规律

4、如何正确理性看待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的正常范围是3%-97%,高于97%、低于3%都是异常的。

中间50%是平均水平,但这个平均水平并不是达标数据,并不是一定要达到50%以上,如果都在50%,这个曲线就不存在了。

一定是一半孩子在50%以下,一半孩子在50%以上,这样才能得出平均值。

关键是看自己孩子的曲线趋势,不要看具体数值。

二、身高(长)

身高(长),躺着量的叫身长(2岁前),站着量的叫身高(2岁及以上),两个测量方法会有一些差异,因为骨头之间因为姿势问题,紧密度不一致。

两岁前的孩子,在医院测量大多不配合,哭闹挣扎都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家长可以选择在家测量身长,建议在孩子睡熟的时候,利用两本书,一本顶头顶,一本顶脚底,测量两本书之间距离来测量。两岁以后的孩子能够站着量了,测量数据就相对准确。

三、头围

头围,是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家庭测量头围,就是寻找五个点:俩眉毛尖、俩耳尖对着的颅骨、枕骨凸隆,这五点的连线即为头围。用粗一点的线比一下,再用尺子量。

四、匀称度

匀称度,是对发育指标间关系的评价,包括体型匀称、身材匀称。每个孩子匀称度都不同,并不能但看体高或体重的单一数据,而是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是以身长为标准,去了解体重。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在这一个身高的时候应该多少体重,而不是这个年龄的时候应该多少体重。

体块指数(BMI)

体块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可用于评估超重和肥胖,只作为有效的筛查工具,而不是诊断 工具。对于儿童而言,BMI具有年龄和性别特异性,所以需要使用曲线进行测量,在正常范围即可,无需苛求50%标准值,超重、过轻需警惕。且BMI曲线并 不是匀速上升的,因为孩子体型的变化,正常曲线是一个勾状的。

发育

如何正确评估发育情况

发育不能用数字指标来衡量。智商60和63分没有区别,婴幼儿发育包括6个方面:运动、语言、认知、个人-社会、心理、行为。发育是家长用心跟孩子交流的,发育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家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投入全身心跟孩子交流,对于孩子的发育甚至是保姆更了解。

运动是发育的基础,运动的基础是骨骼肌肉的发育,包括颅骨、脊柱、长骨。运动功能的发育,主要是肌肉发育,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

一、颅骨发育

1、颅骨发育规律

怎么关注颅骨,头顶看颅骨就是五块骨头,额骨2、顶骨2、枕骨1。成人的骨缝被纤维紧密连接,所以摸不到缝隙。婴 儿的骨缝为什么能摸到缝,因为婴幼儿在三岁之前(最起码是两岁内),是脑子顶着骨头长。骨缝大,这是个生理过程,要留给脑子发育的空间,与缺钙无关,封死 了脑子就不长了。建议缺钙、缺锌、缺DHA的医生,是因为自己解释不清这个生理发育原理。

小贴士:

颅骨发育有自己的规律,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囟门部位有八层组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有时能够看到血管搏动,是因为八层组织中有血管,小月龄时,纤维层比较薄,所以能看到血管搏动。

2、颅骨发育异常

婴儿平躺睡的时间太长,容易出现顶骨落在额骨上头,即头顶出现发夹型凸起。

头型异常的情况:斜头畸形(即严重偏头,可能导致机能障碍,比如大小脸、弱视、听力差异、影响牙齿排列等。枕秃部位若不为正中间,则可能存在偏头)、不对称 短头畸形(平头 偏头)、短头畸形(即平头),舟状头(窄头)。方颅也与缺钙无关,方颅是外力造成的,也是因为长时间平躺,后方骨头挤压造成。

如何纠正

小月龄时,清醒时多趴,减少后脑勺接触床面的时间。睡觉时,可以自制帽子来矫正睡姿,即在扁下去的部位多缝一些棉花垫高,人为让平躺时实际上已经侧了,让突出部位作为着力点。

头型追求一个正常的状态,头型对称。只有很严重的畸形需要治疗,如确实存在头型异常自行难以纠正,可以戴矫正头盔(需定制)。

二、脊柱发育

脊柱发育,包括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孩子脊柱发育有自己的规律,要鼓励趴,趴的时候,锻炼颈后肌和腰背肌肉。趴着时候抬头,颈前曲才能形成。孩子腰背肌肉发育成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动作,独立做起来的时候,胸后曲才形成。孩子下肢肌肉发育足以使他自己站起来时,腰前曲就形成了。

三、长骨发育

长骨的发育,最准确的是测量骨龄。骨龄即骨发育的年龄,骨龄和年龄不一定相符。

关于“骨密度”与“微量元素测试”

骨密度没有必要测试,骨密度偏低,代表有空间吸收更多的钙,有更多的钙进入支撑骨头。若骨密度不低,说明孩子就不长了。长骨头是骨头两头长,从而把骨头拉长,所以骨头的两端是骨骼发育的地方。

测骨龄常用部位是用左手腕,常用的方法是X线照相(要在医生指导下操作,不是可以随意做的,适用长得过快或者过慢的孩子,普通的孩子不推荐测)B超的骨密度是没有意义的。孩子永远不是缩小的成人。

微量元素检查,也没有意义。首先,取的是样本是血,血里的微量元素不足以代表实际的微量元素含量。以钙为例,钙都是落在骨头上的,落到血里的比例不足以代表实际的钙量。

其次,孩子一般体检取指尖血,指尖血是血液 组织液,较稀,不准确,静脉血相对较准。

对孩子的骨骼生长不要简单粗暴地以“缺钙”来定义!

现场,崔神幽默的说:如果他一边开测试微量元素测试,一边卖钙片的话,肯定赚翻了!指尖血不用测就知道数值肯定偏低啊,那低了就可以说补钙了嘛!

为何婴儿的腿是弯的

罗圈腿是O型腿,不是大腿骨和小腿骨弯,而是大腿骨和小腿骨都是直的,是膝关节弯曲了。一出生的孩子腿骨是弯的,是正常的,在妈妈肚子里是抱着腿长的,2-3岁就恢复正常了。

一定不要让孩子站的过早(大人以任何方式帮助扶站)。也不要让小孩子在大人腿上蹦跶,孩子关节力量不足,容易弯曲。

四、牙齿

乳牙一共20颗,第一乳牙萌出的年龄:多于6-10个月之内。>13月未出牙称为出牙延迟。乳牙出齐的年龄:2-3Y。

遗传有决定关系,父母出牙早晚决定孩子的出牙早晚。

牙不是磨出来的,是长出来的。不可以外力帮孩子磨牙。让孩子的牙齿慢慢长出来,用纱布擦牙的方式不可取。

长需要时间,种一个种子是需要等待的,不是拔出来的。

乳牙萌出的顺序,没有绝对的规律可言,孩子不一定会按顺序长牙。

1、引起龋齿的原因

龋齿是环境造就的疾病,龋齿产生的原因,就是饮食中的糖加上口腔中的细菌,在口腔里形成了酸,附着在牙齿上,时间一久就形成了龋齿。

漱口去掉糖,吃完东西要记得漱口。酸是附着在牙齿上,一定只能通过刷才能去掉。所以擦牙没用,一定要刷牙。

2、母乳、配方粉喂养与龋齿

半夜吃奶怎么办?母乳里都是百分百的乳糖,还有低聚糖,低聚糖是可以预防龋齿,但配方粉是大多数是蔗糖。

母乳到6个月后仍然是乳糖,不会变蔗糖,但是配方奶到了二阶段就是改蔗糖。因为乳糖很贵,蔗糖便宜,所以当配方奶说现在的配方百分百是乳糖,那就代表以前的配方里是有蔗糖的。

母乳喂养,比你想象中更好!

母乳有太多的优点,都是配方粉无法比拟的。为什么说母乳喂养的孩子龋齿少呢?因为人进化到今天是高级的,只是人自己不知道到底有多高级。

有妈妈说,为什么我母乳这么稀,我要加配方粉。医生问:为什么要加配方粉啊。妈妈回答说:因为看着白乎乎的,浓稠。医生表示溶解度高的东西,是看似稀的,才好吸收。

孩子吃配方奶有很大的问题,千万不要说配方粉接近母乳,配方粉和母乳相差很远,只能说比原来的配方接近母乳了,但 是实际真正的距离还是很远的。现在太多人动不动就添加配方粉,误区就是太依赖配方粉了,实际是被商家炒作的概念。 配方粉带来的风险太多人不了解,滥用配方粉危害了太多孩子的健康。

现场的小调查,问现场的听众是否孩子有湿疹以及自己是否有湿疹。孩子有湿疹和父母自身有湿疹的比例相差很大,这代表,湿疹遗传的比例并不大。过早吃配方粉,消毒剂过多使用,抗生素滥用这三大原因,造成了现在湿疹高发。

小贴士:龋齿的预防

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漱口,刷牙)

3、定期口腔检查及清洁

4、氟化物应用及窝沟封闭

其他发育

如何正确评估其他发育

1、大运动-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

大运动发育顺序---从头开始,中间向四周发育(头颈-腰背-四肢),每个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轨迹都是独特的,没有固定标准,不要跟别家孩子比较。平时多趴锻炼肌肉发育,不干预大运动,孩子肌肉发育到位,自然就会了。

新生儿的头都是垂直的,到了6个月头就抬起来了。但是不建议任何人去训练孩子早抬头,被动操等等都不推荐。让孩子自己趴着自己动最好。

9-12个月孩子一般出现自主扶着站,但注意需全脚掌着地。13个月的孩子走路歪歪扭扭的,都是正常的。

2、语言

多与孩子说话,储备语言词汇。

不要孩子嗯哈,家长就主动意会,替代孩子的表达,要鼓励孩子自己表达需求。

3、认知

陪着孩子一起玩,帮她认知,要抓紧一切时间跟着孩子玩,不要以忙做借口。

孩子的发育,是家长用心的结果!

4、个人-社会

孩子的行为、能力都和家长行为相关,家长的说话、行事、举止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

当你觉得孩子有任何你觉得是问题的行为时,大人要先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行为,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先做到,才能要求孩子去做。

不要约束孩子!约束孩子就束缚了孩子的天性。

一个优秀的人才需要三代人才能造就:第一代人知道怎么做,第二代人被迫这么做,第三代人自己就会这么做。

5、智力

不要去寻找检测的标准,没有意义。 智力是综合发育的结果,是一种能力,不是一个结果,更不是一个数字。

不要指望服用DHA,就能提高智力。

6、关于体检

体检的目的是找错,而不是肯定,看出孩子发育过称中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

婴儿正常生长和发育:

婴儿主体—积极探索

父母参与—亲子关系

科学养育—能力培养

回归自然—奠定基石

提问环节精华(部分截取)

Q:一周四男宝,不爱喝奶,体重增长缓慢

A:吃饭不是任务,不能强迫。

定时定量的前提是孩子能顺利接受。吃饭要集中精力,一次吃饭不超过20分钟,不吃就算了,让孩子体验饥饿。要在孩子饥饿的时候诱导孩子吃饭。最好能做到大人先吃饭再给孩子喂饭,大人吃饭时吸引孩子的关注,让他发起参与的积极性。不能把孩子当机器看待。

要体谅孩子,从孩子角度出发,当孩子是一个正常的人。喂养除了食物总量和种类,还有喂养行为。

Q:多大的宝宝可以断奶?

A:断奶是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事情,不是也不应当是外人来决定的,什么时候断奶,要妈妈自己决定。

有价值的亲子公众号

手工制作|亲子游戏|亲子旅游|育儿知识

jiatingertongjiaoyu (长按可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