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痓湿暍病篇》讲的是刚痓和柔痓《集韻》有云:“痓,充至切音厕”,“痓,风病也”《正字通》:“痓病有五”《难经》:“脊强而厥”《方书》:“脊强,五痓之总名”《汉·晋书》:“痓,俱作痉”朱奉议说:“刚痓属阳,柔痓属阴”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谓:“痓,当系痉字之误”“痉,奇颈切,音敬”《说文》:“痉,强急也”《黄帝内经》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陈修园则对于痓湿暍,遂改为痉湿暍;刚痓柔痓改成刚痉柔痉;凡是《金匮要略》篇中所涉及属于痓病的“痓”字,多改为“痉”字,以至于“痓”、“痉”不分但“痓”“痉”是两种不同的病,“痉”的繁体字为“痙”,传写错误,实在是有原因的陈修园把“痓”写成“痉”,至今已经一百年之多,还没有明眼人来辨别更正,揭而出之,实在是一件憾事宋·郭雍曰:“东平刘寅论痓痉病之别谓:痉病以时发,痓病不以时发”考审汉书、晋书所载,“痉病”和“痓病”状各不同隋唐志医籍所载,亦状各不同“痓”“痉”有异,“痓”是症之名诚如称何谓“伤寒”,何谓“中风”一样“痉”是病名,正如《伤寒论》中所载,“结胸”、“痞气”的病名一般由此可见,痓湿暍中的“痓”字,切不可改成“痉”,这一点,必须明确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金匮要略治癫痫的秘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金匮要略治癫痫的秘法(痓痉)

金匮要略治癫痫的秘法

《金匮要略·痓湿暍病篇》讲的是刚痓和柔痓。《集韻》有云:“痓,充至切。音厕。”,“痓,风病也。”《正字通》:“痓病有五”。《难经》:“脊强而厥”。《方书》:“脊强,五痓之总名。”《汉·晋书》:“痓,俱作痉”。朱奉议说:“刚痓属阳,柔痓属阴”。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谓:“痓,当系痉字之误。”“痉,奇颈切,音敬。”《说文》:“痉,强急也。”《黄帝内经》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陈修园则对于痓湿暍,遂改为痉湿暍;刚痓柔痓改成刚痉柔痉;凡是《金匮要略》篇中所涉及属于痓病的“痓”字,多改为“痉”字,以至于“痓”、“痉”不分。但“痓”“痉”是两种不同的病,“痉”的繁体字为“痙”,传写错误,实在是有原因的。陈修园把“痓”写成“痉”,至今已经一百年之多,还没有明眼人来辨别更正,揭而出之,实在是一件憾事。宋·郭雍曰:“东平刘寅论痓痉病之别谓:痉病以时发,痓病不以时发。”考审汉书、晋书所载,“痉病”和“痓病”状各不同。隋唐志医籍所载,亦状各不同。“痓”“痉”有异,“痓”是症之名。诚如称何谓“伤寒”,何谓“中风”一样。“痉”是病名,正如《伤寒论》中所载,“结胸”、“痞气”的病名一般。由此可见,痓湿暍中的“痓”字,切不可改成“痉”,这一点,必须明确。

“痉”是筋脉发生强直,角弓反张,所以伤寒中有“痉病”,诸风病种也有“痉病”。仲景谓:“刚痓之病,不过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从这一点看,“痓”轻而“痉”重。“痓”而又“痉”则更重,“痓”“痉”之误,乃因错就错。而后世医家,又很少有人加以纠正,导致伪谬相承。时至今日,所幸在两病的用药上,不甚相远,若不然,贻误病家,其后果不堪设想。

按:此文为御医传人马骥亲撰,其古医书文字考辨功力于此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