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1日,深圳迎来了第六个“深圳人才日”、第四个“深圳企业家日”。

这两个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设立、彰显深圳气质的专门节日,双“日”并立、相互辉映,在连绵的“台风雨”里,给深圳增添了一股别样的热腾和生气,也用另一种方式重新诠释了“11.1”这个特殊日期里每一个“1”的深刻内涵。

01

今年的“人才日”是党的二十大之后,深圳迎来的第一个“人才日”。

就在这天,著名科学家宣布,即将回国工作,全职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

同一天,“爱大鹏”发布消息称,知名剧作家赖声川将带着团队落户大鹏新区,设立戏剧工作室。

继世界数学大师埃菲·杰曼诺夫全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之后,陆续传出的这些重磅级人才来到深圳的好消息,无不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在深圳得到一次又一次生动的实践。

此前,赖声川在参加2021南山戏剧节“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戏剧人论坛”时接受深圳卫视记者采访表示,“深圳在用很大的力量,在做很多的事情,不管是在新剧场或者新戏投入,还是其他方面,我很支持,也很感动。”

与此同时,谈及自己为何选择深圳时表示,现在的她希望在打造一方平台,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面对的各种健康威胁,挑战生物医学的难题,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突破,回馈社会。“而就在此时,深圳向我伸出了橄榄枝,简直是一拍即合,我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那种向着梦想努力的兴奋和愉悦。”

深圳好久没有遇过台风(深圳这两个日子火了)(1)

人才是经济和产业的晴雨表,经济和产业是人才赖以生存的阳光与沃土。赖声川和的心声,再次佐证了深圳吸引、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最重要的经验——“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当前,深圳正在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引领,聚焦深圳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队伍,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务必把人才与发展、与产业密切衔接,进一步优化各领域人才工作布局,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02

11月1日的“热气生机”,还来自深圳的土特产——企业家。

“改革开放让我们深圳的土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现在深圳的土特产是企业家。”这是来自深圳的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在去年全国两会的委员通道上所作的分享。

目前在深圳,380多万户商事主体如鱼得水,3100多个创新载体“串珠成链”,与千千万万企业凝聚合力,推动从“0到1”的创新突破再到从“1到N”的枝繁叶茂;“宇宙大厂”出圈、“小巨人”扎堆,汇聚起产业集群的力量,10家企业形成世界500强的“深圳军团”,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布局……

11月1日,深圳召开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关于企业、企业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一起商讨驻深广大企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深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圳市亲商助商成商,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最好的创新生态、最优的营商环境……”

“企业的发展核心就是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企业良性竞争的平台,也是企业家们最希望得到的保证……”

“今年来,深圳及时制定出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工业经济稳增长30条”等系列惠企政策,在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融资促进等为中小企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建议在“20 8”产业集群政策的布局下,加快推进产业链“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支持企业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创新活动及国际化发展路径……”

会上,曾毅、陈志列、李西廷、张春华、陈宁、李圣泼、张思民、孙利、鲁先平、杨洪、齐佳等11位企业家代表围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先后发言,对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人才政策、产业升级、营商环境等提出意见建议。

企业家们“掏心窝”的建言献策,也赢得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会上,市委书记孟凡利明确表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服务工作水平,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营造更优环境,促进各类企业扎根深圳、成长壮大,始终保持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

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11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期,在深圳再次迎来“人才日”、“企业家日” 的当下,我们再看这三个“第一”,自有一种巧合与必然。

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能够在短短的40多年里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得益于的正是“人才”这个要素,得益于这座改革开放城市在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上的领先优势;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更是为特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兼具这“双重身份”的也不少。譬如,2022年度“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进行分享的演讲嘉宾李泽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他不仅自己属于高层次人才,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同时他也是一名实打实的企业家,是大疆、云鲸等深圳创新企业背后的“无名英雄”。

但无论是人才,还是企业家,抑或兼具“双重身份”,他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节日。

我们期待尊重支持人才和企业家,既要有精神激励,也要有配套行动;既要重视节日当天的仪式性活动,也要注重平时的日常性操作;要以设立节日为契机,多听听他们的诉求和建议,积极回应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让节日的价值充分凸显,让深圳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涌现更多优秀的企业家。

这或许才是11月1日里特殊的三个“第一”,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启示。

深圳好久没有遇过台风(深圳这两个日子火了)(2)

主笔 / 毛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