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七绝诗四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1)

【注释】

①支离:犹流离。

②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

③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④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⑤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⑥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⑦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⑧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杜甫七绝诗四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2)

【翻译】

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杜甫七绝诗四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3)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其一》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杜甫七绝诗四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4)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首是第一首。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杜甫七绝诗四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5)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晋代名将杜预十三世孙,曾祖依艺为巩县令,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杜甫生于巩县。

杜甫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吴、越、齐、赵各地,曾参加过进士考试。玄宗天宝5年进京求官,困居长安10年,才得到一个小官职。不久,安禄山叛乱爆发,他带着家眷逃难,得知太子李亨在灵武(公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的消息后,便将家眷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城外的羌村,只身赶往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虏,解往长安。第二年夏初,冒死逃出,投奔灵武,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曾因直谏触怒肃宗,许他探望鄜州的家眷。两京收复肃宗还长安后,仍为左拾遗,后坐房琯党,出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参军,759年遇上大饥荒,迫于生计,弃官携家西行,去投靠亲友,辗转流落到成都,经友人严武荐举,任西川节度使幕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离蜀南下,途中因故滞留夔州两年,至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出峡,漂流在湖北、湖南各地。大历5年病逝在湘江舟中。杜甫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忧国忧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即使抒写个人情怀的作品,也总是与国运相连。在理想累受挫折,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辛之后,他逐渐认识了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作品予以了真实的反映,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誉为“诗史”、“诗圣”,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有《杜工部集》存世。

附:

《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四》

作者: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其五》

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七绝诗四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6)

赛大家集字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