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上,安徽也出了许多著名的大人物。比如大军阀段祺瑞,徐树铮,冯玉祥,还有抗战名将戴安澜,孙立人,张治中,卫立煌,方先觉。以及爱国人士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等著名人物,都是来自安徽的。

可见,近代史上的安徽也是人才辈出。同样,在革命战争年代,也有不少来自安徽的青年才俊,因受到红军影响,投身革命,历经多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名将。据统计,在1955年授衔时,有128名开国将军来自安徽省,尤其是安徽金寨,六安这两个地方,走出的开国将军数量最多,被誉为是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开国大将少将还有多少人(来自安徽的十位开国虎将)(1)

查玉升

在这128名开国将军中,有十位战将,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最为出色,都是战场上的勇猛之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来自安徽籍贯的十位开国虎将,在解放后,都是什么军衔?(排名不分先后)

第十位查玉升将军,他是安徽六安人,是在1931年参加红军的。在解放战争时期,查玉升是陈赓将军第四兵团的八大虎将之一,任职14军副军长兼41师师长,是该军的主力战将之一。

第九位萧全夫将军,他是安徽金寨南溪镇人,是在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的。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先后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包括,1969年的珍宝岛战役,也是这位虎将指挥的。

第八位徐国夫将军,他是安徽六安人,是在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的。在东北战场上,徐国夫将军作战勇猛,深得纵队司令员韩先楚将军的欣赏,是第三纵队的主力战将之一,与邓岳并称韩先楚将军的左膀右臂。

开国大将少将还有多少人(来自安徽的十位开国虎将)(2)

徐国夫

第七位曾绍山将军,他是安徽金寨人。也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位作战勇猛的将军,属于刘邓大军麾下主力战将之一。参与了挺进大别山战斗,淮海战役,解放西南等战斗,任职第11军,第12军军长。

第六位杨国夫将军,他是安徽六安人,参加革命的时间,是1928年。在八年抗战时期,杨国夫是山东八路军的主力战将之一,先后任职清河军区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等职。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是第六纵队的副司令员,第43军的副军长。

第五位滕海清将军,他是安徽金寨人。在解放战争时期,滕海清将军是华东野战军主力战将之一,任职第二纵队第六师师长,第二纵队司令员,第21军军长。参加的战斗有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建国后,滕海清还参与指挥了,解放东南沿海周边岛屿等战斗。

开国大将少将还有多少人(来自安徽的十位开国虎将)(3)

滕海清将军

第四位陈先瑞将军,他是安徽金寨人,属于一位军政皆能的将领。可能大家对陈先瑞不是很了解,但要是提到韩先楚与刘震两位上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没错,陈先瑞曾经是他们的班长。

第三位皮定均将军,他是安徽金寨人。同时,也是革命战争史上一位身经百战之将。中原突围让他一战成名,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虎将。后来又在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包括,在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皮定均是王牌第24军的军长,指挥该军投入抗美援朝事业。

第二位陶勇将军,他是安徽六安人,相信很多人,对这位虎将都比较了解吧。他是华野三虎将之一,是司令员陈老总手中的三只铁拳。率领的第四纵队(第23军)攻守兼备,勇猛无敌,创造了华东野战军,歼敌人数最多的纪录。

开国大将少将还有多少人(来自安徽的十位开国虎将)(4)

第一位洪学智将军,他是安徽金寨人(今属河南商城县)。这位将军,可是我军历史上一位全能之将。可以领兵打仗,也可以主持部队中的政工工作,还可以主持后勤工作。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洪学智是攻坚猛虎军,第43军的首任军长。

而在抗美援朝时期,洪学智将军又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建国后,两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组织领导全军的后勤工作。同时,他也是我军唯一一位六星上将(1955年,1988年两授上将军衔)。

总结:来自安徽籍的十位开国虎将,分别是洪学智(上将军衔)。还有皮定均,陶勇,滕海清,杨国夫,曾绍山,陈先瑞等六位虎将,是中将军衔。萧全夫,徐国夫,查玉升三位虎将,是少将军衔。

其实,除了以上这十位虎将外,还有李克农,李耀中,徐立清,梁从学等开国将军,都是来自安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