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唐代顾况的这句诗用词华丽典雅,表明了期盼风调雨顺,天下承平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人对于龙凤的崇拜。

在中国,龙凤文化的历史悠久。几乎是中华文明还在萌芽的时候,龙凤文化就同时被孕育出来了。在演化的过程之中,龙凤文化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文内涵,最终成为了中华文化最崇高的象征。

在神话传说中,龙是万兽之王,兴云布雨,润泽万物,凤是百鸟之首,雍容华贵,给人间带来吉祥喜庆,他们二者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我们的祖先渴望祥瑞,祈求太平的愿望。而后来人们还在龙凤传说的基础上衍生出了“龙生九子,凤生九雏”的说法,那么到底是哪九子,哪九雏呢?

九雏和九子的区别(人们常说龙生九子)(1)

这一切都要从龙凤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说起。

神话中的龙凤

在古代,神话传说是历史另一种的表达形态。同样,远古的龙凤神话也反应了先民们的社会状态。

相传在远古时期,部族混战,当一个部族兼并了另外一个部族之后,便会把这个部族图腾上的一部分移植到自己部族的图腾之上。后来有一个以大蛇为图腾的部族兼并了其他许多部族,渐渐地,这条大蛇上面多了鱼鳞,鹿角等东西,进化为了龙。

在远古时期也未必真有这么一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但是它却反应出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龙的图案起源于图腾崇拜。在人类文明还没有太过发达的时候,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及其有限,风雨雷电都让他们感到惊惧。

九雏和九子的区别(人们常说龙生九子)(2)

于是,先民们为了削弱自己的恐惧感,开始在脑海中对这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进行了想象加工。然后出现了各种神话,人们对生活中的植物动物加以神化,并进行崇拜,这就产生了各种图腾,这也是龙凤最初出现的原因。

随着历史的演进,各个部落由不可避免地由分散走向统一,而龙凤的图腾也在这一过程之中逐渐上升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崇拜对象。中国有信史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而根据一些古籍的记载,夏朝创始人夏启的父亲大禹就是“龙裔”——可见在夏朝时对龙的崇拜是很普遍的。

到了封建时期,龙凤更是成了帝王家族的专用图案,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他所用的所有东西都被冠以一个“龙”字,龙袍,龙体,龙书案,而凤则成为了后妃的象征,皇室子女也被理所当然地叫做凤子龙孙。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是一个承载了多种文化内涵的综合载体,其中有老百姓对祥瑞的期盼,也有帝王将相宣示权利等级的影子,所有的东西揉杂在一起,成就了内涵复杂却又和谐统一的龙凤文化。

九雏和九子的区别(人们常说龙生九子)(3)

那么,基于龙凤文化产生的龙生九子,凤生九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龙凤生子的起源

在中国的神话之中,除了正统的龙凤之外,还有一些奇特的龙子凤雏,那么他们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古代很早就有“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俗谚,用以表达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其实,最初的“九子”未必是实指,而是用以泛指龙所生之子很多。因为在古代,九、五等数字出现在文献之中往往都是虚指数量大。

事实上,在民间传说里,龙本性风流,对于伴侣的选择十分随意,甚至到了“遇牝必交”的程度。与牛在一起则生下了麟,和猪在一起就产下了大象,和马在一起就有了龙驹……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龙的后代就不是区区九种就能够囊括得完得了。

九雏和九子的区别(人们常说龙生九子)(4)

而“龙生九子”中的“九”由虚数变成确数,并且九子都有了具体的名目则是明代之后地事了。相传明孝宗一天心血来潮,突然提问龙生九子都是哪九子,大臣们也不清楚具体是哪九子,但是君王问话,不能不答,于是就凑了九个名目答上去。

而“凤生九雏”的说法并不见于古书,更像是如今的人为了对应“龙生九子”而进行的杜撰,不过史书上倒的确有“九雏”的说法。《晋书》曾经记载在凤凰率领九只雏鸟在丰城出现的事情。后来这段记载演变为了成语“凤引九雏”,被当作海晏河清,政通人和的象征。不过,九雏具体是哪九雏,史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记载。

总之,龙生九子和凤生九雏都是龙凤文化随着历史发展而衍生出的产物,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今人或者古人牵强附会的成份在里面。不过转念想想,所谓神话,本身不就是虚构和想象的产物吗?

那么这九子和九雏到底都叫什么名字呢?

九雏和九子的区别(人们常说龙生九子)(5)

“龙九子”、“凤九雏”的具体名称

在明朝之后,龙生的九子就有一个笼统模糊的概念演变出了具体的名号。不过在不同的书籍中,名号往往也有所差异。

在常见的记载中,龙生九子的老大是喜好音律的囚牛,它也经常被雕刻在乐器之上,老二是睚眦,成语睚眦必报就是说的他。老三嘲风,善于望远;老四蒲牢,生如洪钟;老五狻猊,形状与狮子相近;老六赑屃,习惯扛碑;老七狴犴,善断正邪;老八负屃,爱好是书法;老九螭吻,有镇邪避火的能力。

除了以上列举的神兽之外,一些其他神兽往往也被当成九子中的成员,比如只进不出,守财有道的貔貅,比如经常被雕刻在古建筑大门上,用以看家护院的椒图,再比如能吞万物大胃王饕餮,不过在一些其他的记载中,饕餮也被当成四凶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原因,还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多样,不同典籍中的记载存在出入。

而九雏虽然曾出现在晋书之中,但是古书中记载的凤引九雏和如今所说的凤生九雏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今可考的“凤生九雏”的说法来源于现代小说《孔雀大明王》。

九雏和九子的区别(人们常说龙生九子)(6)

根据小说描述,九雏分别是象征富贵的金凤、代表权势地位的彩凤、分别拥有冰火属性的火凤与雪凰、会布雨的蓝凰、骄矜爱美的孔雀、以龙为食的大鹏、能产生雷电的雷鸟、以及象征着风灾的大风。

除了凤生九雏之外,如今还流传着一种“凤育五雏”的说法,大概是因为五和九一样,都能表示数量之多吧。不过五凤的说法倒是在古籍中出现得比较早,根据明代《永乐大典》记载,汉朝的太史令蔡衡就已经有过关于五凤的具体论述,它们分别是赤凤、鵷鶵、朱鸾、鸑鷟,白鹄。

总之,无论是龙生九子还是凤生九雏都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这在中国古代神话之中并非罕事,事实上我国的神话体系中一向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说法,但是他们又能诡异的并存下来,或许这也是中华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的体现吧。

结语

龙和凤是集齐了许多禽兽精华于一身的神灵形象,是祥瑞之兽,是中华文化崇拜敬仰的对象,正是如此才会有关于“龙生九子”,“凤生九雏”的种种说法。

九雏和九子的区别(人们常说龙生九子)(7)

其实,千百年来,龙凤早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不同版本龙生九子的说法也体现了不同人对于信仰的不同解读。但是支流虽异,本源却相同,所有人对于龙凤的信仰,构成了民族的血脉联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