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元年,为了消除元朝遗留衣冠服饰的影响,就在朱元璋登基的第二个月,他便向全国颁布了一份诏书,要求革除胡衣胡服,“复衣冠如唐制”,希望能够使“百年胡俗”复“中国之旧”。
然而,真正能够决定服装风格的并不是他,而是广大百姓。朱元璋的这道“衣冠复古诏”,并没有完全让百姓服饰回到唐代的传统,甚至有许多元蒙的服装因素,也因为更便于日常穿着而被保留下来,最终形成了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大明衣冠。
明制,宋制,傻傻分不清楚?
对于一般的汉服爱好者来说,明制和宋制的区别大约是最不好区分的。虽然穿搭上身后,往往能够凭感觉有所猜测,但单拎出一件来看,还真不太容易。
有点像,不确定,再看看。
上:素罗大袖袍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下:素绸方领衫来源:泰州博物馆
虽然在朱元璋的诏书中,并没有提到要把服装恢复成宋朝的样子,可对于明代的百姓来说,唐实在是一个有些遥远的时代。所以在现实实践中,百姓还是纷纷自发地将服装向宋代靠拢。因此许多明代服饰,都可以上溯到宋,找到雏形和先声。
马面裙:百褶裙 旋裙
在今年引发热烈讨论的马面裙,就是一种在明代特别风靡的裙装款式。这种裙子有前后四个宽宽的裙门,两两重合,前后对称;裙子两侧平行打褶,起到便于活动的效果。因从正面看是一个长方形,形似马面,故称“马面裙”。
葱绿地妆花纱蟒裙来源:孔子博物馆
从形制上来看,马面裙与前朝裙装最大的不同,其实是从一片裙裾变成了两两独立、部分重合的两片裙裾。而这种在古人眼里的“开衩裙”,正是来源于宋。
在宋代,女子为了出行方便,创造了一种“前后开胯”的“旋裙”,可谓明代马面裙的前身。至于马面裙既有光面裙门、又有褶皱的设计,则是来自宋代的另一种裙装:百褶裙。只不过百褶裙只有两个裙门,中部打褶,同样也是为了方便活动。这两种裙装一结合,便成了在明代风靡宫廷和民间的马面裙。
想那前后开胯的“旋裙”,因最先流行于妓女群体,而被士大夫所不齿;百年后同样前后开胯的马面裙,却成为了明代女性礼服的一种,真可谓“同裙不同命”了。
(南宋)深褐色纱百褶裳来源:常州博物馆
礼服:方心曲领应该怎么做?
不仅仅是民间服饰,就连说起来应该遵循唐制的官员朝服,也不乏宋代特色。比如官员最重要的礼仪服装:
祭服,便实际上学习的是宋代的样式。一品至九品,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皂领缘。赤罗裳,皂缘。赤罗蔽膝。方心曲领。其冠带、佩绶等差,并同朝服。——《明史·舆服志》”这其中的“方心曲领”,便是一个看似仿唐、实际像宋的小乌龙。《隋书》《新唐书》中确实有天子或百官穿“方心曲领”的记载,但从当时的画像来看,隋唐的“方心曲领”乃是指用一块方形的布围在领口处,避免内衣的衣领壅塞。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初唐皇帝像来源:莫高窟官网
到了宋代,这倒成了一种看起来几乎没什么用处的领部装饰。我们在观看宋代影视剧时,或许也会疑惑为什么官员要在脖子上套一个白圈。这其实就是宋代的“方心曲领”。
来源: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明人绘范仲淹画像
在脖子处确实可以看到这个“白圈”
来源:南京博物院
嘉靖一朝,下旨全面废除“方心圆领”,官员终于可以不再佩戴这种奇怪的白圈了。在我们的印象里,也大多不会把明朝官员和这个白圈领联系起来。
纽扣:好用就多用
明代服饰还有一大特征,那就是纽扣。这倒不是因为从明朝开始才有人用纽扣,而是明代纽扣的出现变得频繁和多样。在明代才开始出现并广泛与其他制式结合的立领,便大多配有一到两对纽扣。
(明)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夫人陶氏画像
老夫人的竖领浅灰蟒纹大襟袄上有非常明显的两颗金扣
来源:孔子博物馆
虽然在隋唐时,便有用纽扣固定圆领的做法,但让纽扣广泛运用到交领、对襟等等各种款式上,还得是宋代。只是宋代的纽扣主要在衣襟接近腋下部位与肩部,并不是固定衣服的主力,单纯以辅助系带的形式出现。不过在一些宋代墓葬壁画中,已经出现了受少数民族服装影响、在衣襟自上而下依次缝缀六对扣子的褙子。这种排扣在朱元璋的“衣冠复古诏”后,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和马面裙一样,成为皇家服饰的一员。
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来源:北京定陵博物馆
让人又爱又恨的元代服饰
从朱元璋这份诏书的初衷来看,大约未必是要在全国掀起“复古运动”,全部改成古代的穿法。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扫除前朝的影响,尤其是元蒙带入中原的所谓“胡俗衣服”。然而,真正决定服装流行的还真不是皇帝的诏书,而是平民大众的选择。穿什么衣服方便美观,咱就选择穿什么。得益于此,一些带有蒙古元素的衣服也经过改进,融入了明制服饰的大家庭中。
大帽、小帽
受元朝影响最多的地方,大概要数明朝的帽子了。
说起元朝皇帝的画像,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那顶看起来每个皇帝人手一件的圆帽了。
自上至下为元真宗、武宗、仁宗(清)姚鼐历代帝王真像来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这种帽体呈圆形、有瓜棱纹、还有微微向下倾斜的帽檐的帽子叫做“钹笠帽”,因其长得很像铜钹而得名。毫无疑问,这是名副其实的蒙古服饰。但在明代,这种帽子却没有被取缔,而是和元代一样,广泛存在于各阶层。在明人的小说话本和笔记记载中,我们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来源:继志斋《重校琵琶记》插图
以钹笠帽为基础,通过改变帽檐的宽度和倾斜角度,还产生了许多变种。这些圆檐帽在明代的“存在感”极高,下至胥吏、家仆,上至官员常服,乃至皇帝本人,都会穿戴这些带有蒙古特色的带檐圆帽。比如帽檐较宽且平直的直檐大帽,不仅出现在明成祖的遗物清单中,还经常出现在明代官员的常服画像里。
大概是因为这种有檐的帽子比汉人传统的幞头巾更大,所以明代文献中常以“大帽”称之。而正因为这种“大帽”穿戴的普遍性,“大帽”在明代一度成了高门家仆或官吏的代名词。
明人绘明宣宗马上像,就是戴着这种圆形有檐的帽子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飞鱼服和曳撒
另一种“明化成功”的蒙古服饰,就要属腰线衣。在元朝贵族中,多在重要场合穿一种纯色“质孙服”(也称只孙、直孙、一色服等),这种“质孙服”虽然颜色单一,但制作华贵,基本只能靠皇帝赏赐获得。而质孙服中款式中的一种,就是腰线衣。
简单来说,腰线就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松紧带。为了骑马的方便,蒙古人不能像华夏服装一样,用系腰带的方式固定腰部的衣物,于是他们想出了一种“腰线”的设计。
具体操作就是在腰部打上许多细褶,然后用一些结实的编织线固定。同时叠加除了腰上有褶,下摆上也有许多衣褶,以便活动自如。这种在腰部打褶、系线,下摆打褶的衣服,就叫“腰线衣”。
无论是质孙服还是腰线衣,因其活动灵便、尤其便于骑马,都在明代服饰中得到了极大的保留。《大明会典》记载,当时的锦衣卫校尉着装就是“鹅帽、只孙、抹金铜束带、皂靴”;而腰线衣则成了明代宫廷侍卫“刻期”的官服。
受到腰线衣的影响,人们保留了腰间系线、下摆打褶的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广受明人喜爱的款式:曳撒。我们所熟悉的明代飞鱼服,其实就是一种曳撒款式的官服。
明代飞鱼服来源:山东博物馆
比甲
说完男性服饰,再说说女性。相信对喜爱汉服的人而言,对“比甲”这一款式都不陌生。
明代月白色暗花比甲来源:孔子博物馆
虽然看起来既像没有袖子的褙子,也像被拉长的背心,但这种比甲确实是元人创制的服装。在《元史·后妃传》中,明确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后必创造了一种名为“比甲”的衣服,前短后长,无袖无领,并且“时皆仿之”。这时候前短后长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应对蒙古人需要伏身骑马的客观情况。
到了明代,衣服前后的长短逐渐不再被严格遵守,衣服的形状也为了适应女性裙装,从原本的长方形变化出了梯形。长短不一、做工精美的比甲,成为了明人尤其是明代女性的流行服饰。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府中女眷在元宵节出门“走百病”,便都选择了“遍地金比甲”作为着装。
衣领、帽子、腰线……这些形形色色的前代元素,就这样自然的融入明代人的生活中,并在明人的身上重新整合、发展,最终成为了明代服饰最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蔡小雪,吴志明,董智佳.明代中后期汉族女袄的领襟结构及流变[J].服装学报,2018,3(03):219-224.
宋德风,尚姝贝.浅谈明代服饰中的衣领[J].西部皮革,2022,44(14):52-54.
王雨亭.明代服饰文化中“胡元”风尚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20.
罗玮.明代服饰中的蒙元影响考[J].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0.
梁惠娥,高梦楚.论我国马甲服饰形制的历史渊源[J].艺术百家,2011,27(S1):158-160.
中共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明太祖实录1-5[M].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