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怎样做老鼠粄(客家小吃老鼠粄的做法及起源)(1)

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源于广东梅州大埔一带和江西赣州寻乌一带。因为它两端尖,大埔人见其形似老鼠尾,寻乌人见其形似老鼠屎,客家人惯称米粉制品为“粄”,所以称作“老鼠尾粄”或“老鼠屎粄”。之后统一改为“老鼠粄”。后来传至台湾,当地客家人称为米筛目,是指制造时把粉团经过筛子般的擦板,从洞眼(目)中搓出粉条由于于“筛”的

闽南语近似“苔”,所以俗写为米苔目。后来于马来西亚又有人写成米台目。

名称由来

老鼠粄,相传在客家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虽名为“老鼠粄”,很多人以为是有老鼠肉之类的作为食材,其实不然,“老鼠粄”与老鼠并没有联系,只是叫做“老鼠粄”而已,赣南地区有流传这种食物像老鼠屎,从而称之为“老鼠屎粄”(例如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这种叫法和由来被广为流传),后因不雅改为“老鼠粄”。广东梅州大埔人因其形似老鼠尾,便称其为“老鼠粄”。

做法简单,表面舀上几调羹芝麻油,撒上葱花,外加几勺榨菜,酸菜,萝卜干,就可以享用了。

老鼠粄也传至香港,因“老鼠”之名不雅,当地人以粉条两端尖,状似银针,称为银针粉

制作原料与方法

老鼠粄的主要原料用粘米,以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面上,将粄团压在粄擦上用力来回摩擦,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碎、葱花、胡椒粉等佐料,味美有加。

由来

唯独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饥,几乎全是米制品。小吃起源于佐酒的熟食。古人下酒之物非常随意,付钱的时候也满不在乎,眉头不用打结,实在是便宜!盛下酒物的碟子很小,低调而实惠。依盛器之小,食物被称为“小吃”。

地方小吃跟当地人的性格颇为相似。比方说客家人的小吃就有点苦大仇深的味道,这大约跟客家祖先经历的人世沧桑有关。客家小吃是严肃的,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人家的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无关宏旨,吃起来有一番惊喜,有点儿浪漫色彩,不携带充饥功能,完全是正餐以外的进食行为。

吃客家菜,如果既想吃菜又想要特色小吃的话,就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胃纳量,该怎么取舍。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像笋粄、卷粄、忆子粄、甜粄、老鼠粄、算盘子……全都是实打实的粗粮淀粉,而且是大碟,一出场就要当主角的,超出了随意点缀的范围。看一眼大家就会叫起来,哪吃得下?打包,留明天当早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