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额济纳旗,有一片以“春风不度”而驰名的戈壁瀚海,环境极度恶劣,生命很难存活。而在这流沙所经之地,生存着最坚韧的生命:大漠胡杨,它们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被称为“沙漠的脊梁”。
和这片胡杨一起扎根戈壁的,还有奋斗在强军路上的空军某试训基地某部官兵。他们用顽强意志克服艰难险阻,在荒凉的戈壁滩上默默为靶场转型建设燃烧自己的青春,推动祖国地空导弹事业蓬勃发展,守护身后的万家安宁。
自强
戈壁深处,雷达天线飞旋,一道道电波无形中快速流转,实装对抗演练激战正酣。电子对抗分队指挥控制车上,张伟军打开地面电磁环境监测软件,观察仪表数据,雷达信号中的敌情信息,一目了然。
这套靶场地面电磁环境监测系统,是张伟军负责的“十二五”项目之一。监测软件经过他的升级改造后,反馈数据准确性和响应时间高效性得到极大提升。
入伍以来,张伟军完成的科研成果还有不少,其中最让他自豪的是“天线罩电性能测试系统”,该项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那年,我国正在研制一批新型导弹。面对资料匮乏、国内没有借鉴先例等困难,正在国防科技大学就读博士的张伟军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对装备技术进行攻关。
“他不顾一切地勤奋学习,像是中了魔一样。”师弟梁步阁这样评价他。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张伟军在深入研究电子领域的基础上,又专门攻读了编程算法。
他白天钻进实验室研究实装,晚上和同事进行技术论证,结束后还要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刍,经常伏案工作到深夜。
面对前所未有的难题,他们一边与时间赛跑,一边与困难鏖战。经过30多个日夜焚膏继晷地攻坚,终于获得成功,大大减小了测试误差。
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张伟军带领团队攻破了多通道同时测试等五大技术难题,成为国内首创。他以一流的科研技术创造了导弹纵横磁场的“工匠精度”,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天线罩电性能测试系统。
毕业分配到靶场后,张伟军深知,只有始终着眼军事变革新要求,不断学习新本领,练就过硬技术,才能为打赢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在张伟军带队集智攻关下,经多轮反复推演论证,航线自动规划、靶标飞行数据动态回放、弹道突防中的电子对抗技术等10多个技术难题被攻克,有力推动靶标体系建设朝“演真扮像”的实战化方向发展。
自强者自胜,自胜者自强。正是凭着这种拼搏的精神,张伟军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强军征程的“娄山关”,先后出版专著2本,在各级科研机构发表论文90余篇。
奋斗
太阳炙烤着大地,火热的练兵场上硝烟四起。电抗分队班长范均永一个“羚羊飞渡”越过矮墙,矫健的身影让战士们连声叫好。
2006年入伍的范均永,一来就被分配到素有“优秀”之称的集体:警卫连。
“很苦,很累,但培养优秀的兵。”新训刚结束的范均永听到老班长对连队的评价后兴奋不已,内心那股不服输的劲顿时“上头”。
入伍第一年,范均永便遇到军旅生涯的第一座“山”。
在基地警卫分队比武竞赛上夺名次,是每个警卫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但是赛场上高手如云,想要取得好成绩难如登天。
为了备战竞赛,他每天练习4个5公里跑,别人跑21分钟优秀,他总是咬牙坚持18分钟跑完。酷暑时节,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石头发烫,午休时间常常能看到范均永全副武装,身上腿上绑满沙袋,在操场上来回奔跑。脚底打了泡、手掌磨出血、双腿酸得下不来床……哪怕手掌刮掉一层皮,他还在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下,他终于在层层竞赛和选拔中脱颖而出,并且以1分30秒的成绩打破基地警卫分队400米障碍比赛项目的纪录,摘得个人金牌。
因在此次比武竞赛中表现突出,范均永荣立三等功一次。
不惧风雨险,整装再出发。在编制体制调整改革中,范均永主动请缨,申请到作战一线。根据工作安排,他告别了警卫生涯,转岗成为一名干扰机发射技师。
“相比以前的战术训练,技师岗位的专业性更强,要求操作员对装备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从警卫兵转型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师,并非易事。为尽快进入状态,范均永在值班间隙、餐前饭后,抓紧利用碎片时间背记理论;中午加班、晚上夜战,争分夺秒反复练习实操。
在一次某型装备任务准备过程中,干扰频率总是偏移中心频率,反复调试参数,频偏程度更大。装备操作都符合规程,问题出在哪呢?大家一时摸不着头脑。
那段时间,范均永反复琢磨、推敲和研究,找来装备原理图和操作教程仔细比对考量。为了把准干扰机的“脉门”,他把装备每一根数据线、每一颗螺丝钉都检查一遍。几经周折,终于将原因锁定在一根老化的数据线上,更换并经过一系列调试后,故障再没发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范均永在奋斗拼搏的路上,奔跑的脚步越来越快,先后获得“基地优秀带兵骨干”、“优秀士官”等荣誉,成为一个精武善战的“兵专家”。
奉献
靶场静静地驻立在沙漠腹地,这里有科技工作者挥洒智慧的汗水,也有无数后勤工作者默默辛劳的奉献。
2006年,看了电视剧《士兵突击》后,吴建明怀着“特种兵”的梦想参军入伍。结果下连第二天,却领到一把锄头,脸上瞬间就刻上了大写的“茫然”。但农村娃吴建明啥也没说,一锄头一锄头地在大田里翻土,开始了他的种植员生涯。
刚分配到种植班的吴建明,一开始就弄出个笑话。从没见过这么多种类蔬菜的他,错把胡萝卜叶叫成了芹菜,惹得老班长都笑话他,吴建明涨红了脸。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多俯下身子去观察、去了解,总有一天你会认识它们。”班长童永全的话点燃了吴建明的信心,于是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这一亩三分地上,日复一日地耕耘菜园、呵护菜园,就想摸清植物的“脾气”。
“三月育苗,四月除草,五月犁田要插秧……”经过几个月的亲身体验,吴建明不但掌握了种植的节气,还总结出一套“劳动歌”。看着自己播下的种子抽出嫩芽,他的心里跟抹了蜜一样甜。
育苗、移栽、浇水、施肥,为了种好大田,吴建明每天起早贪黑。然而播种第一茬蔬菜的时候,他种植蔬菜要么只开花不结果,要么产量太低,这可愁坏了吴建明。
炎热的夏天,刚走出大田,与训练归来的战友擦肩而过,吴建明发现,大家的眼神里充满期望,仿佛自己就是一根多汁的黄瓜。
吴建明想起连长那句话,“只要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让大家吃上自己种的菜!”他憋着劲儿,飞似地向老班长王大伟跑去取经。
第二天,他专心致志地拿着毛笔,这朵花里沾一沾,那朵花里点一点,仿佛在照料自己的孩子。
大田里渐渐生机勃勃,鲜嫩的瓜果青翠欲滴。可口的蔬菜一上餐桌,立马被一扫而空,看着战友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吴建明脸上乐开了花。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时间在一镐一耙中不知不觉走过14年,当年10个人一起被分到勤务分队,如今默默坚守下来的,只剩他一个人。
如今,吴建明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努力做部队建设的“施肥人”。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人、教育人,把连队吃苦奉献、甘当基石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为部队建设培养栋梁之才。
摄影作者:马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