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因为他它的英文名internation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首字母所以叫IBM 即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因为它的徽标是蓝色的又是计算机界的巨头,所以很多人又叫它蓝色巨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ibm变革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ibm变革史(今天来聊聊蓝色巨人IBM公司)

ibm变革史

Ibm公司因为他它的英文名internation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首字母所以叫IBM 即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因为它的徽标是蓝色的又是计算机界的巨头,所以很多人又叫它蓝色巨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BM仅仅只是个大型计算机制造商,在手机普遍使用的今天,都认为它已经过气了,但是没有那么简单,它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第二大软件、数据库公司,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实验室,拥有很多专利,很多会编程的朋友都知道它还是Linux服务器的生产商。

机械革命从200年前到二战结束,19世纪末达到高潮,那时候人们都认为机器可以代替一切,IBM就在那种背景下成立的,其实IBM以前叫ctr公司,1911年成立,到1914年老托马斯加入ctr公司并改名为IBM。

一开始,IBM不是做计算机的,而是做制表机的。那时候没有任何电子设备,但是有很多报表要处理和科学计算的,因此一个叫霍勒里斯的统计学家发明了一个很像钢琴的自动制表机,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成立了一个公司,等等,这个公司可不是IBM,那时候有几家做办公仪器的公司合并成了一家公司,叫ctr,后来改名为IBM。

早期的IBM产品主要是一些用于管理的的机械,像打孔机之类的,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企业,所以这也是它在微机时代无法成为领导者的原因,可以说是这家公司的基因决定了。

在IBM成立不久后就遇见了最大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很多公司都关门了,IBM能活下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沃森的管理和经营能力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在IBM逃过一劫后发展就可谓是一路顺风了,经济危机都是这样,淘汰经营不好和泡沫大的公司,把发展空间留下来给生存下来的公司。

到二战时,IBM就直接从民用公司转为军用公司,参与枪械等武器的制造,连IBM都可以制造武器,可以看得出美国的军工潜力是非常大的,随着战争的发展,有大量的军事数据要处理,IBM制表机大量的卖给军方,IBM和军方也达成了良好的关系,除了这个之外,IBM还为军方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间接的参与了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二战后,整个世界都百废待兴,美国完成了社保制度,有大量的统计工作要完成,需要大量的制表机,这就给了IBM一个很好的机会,但IBM仅仅是满足卖机械那我们就听不到它的名字了。

二战可以看作是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同时IBM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是选择老沃森的电动制表机还是小沃森的新兴电子工业,最终小沃森胜利了,1952年小沃森成为了IBM的新总裁。

领导电子革命的浪潮

如果说IBM以前是一个追随者,那么在二战之后就是一个领导者。

美国研制计算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在二战中为军方计算弹道的轨迹,小沃森看到了计算机在今后社会生活中将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投资发展计算机并请来计算机的发明人冯诺依曼做顾问,还请来了很多工程师,把麻省理工作为它强大的技术支持,将研发经费从3%提高到了9%,皇天不负有心人,小沃森上台五年后,IBM的营业额提高了3倍。在小沃森在任的20年中每年的平均增长率高达30%。小沃森最大的贡献是将计算机从军用的变成民用的。

IBM计算机的生命周期都特别长,不像现在手机一样不到几个月就出一个新版本的的手机,以前计算机的造价高得惊人,除了政府部门和军方就是银行和大企业才用得起,所以有一家公司叫DEC应运而生,专门为中小企业和学校提供计算机,但两家井水不犯河水,IBM负责引领浪潮,DEC负责追随浪潮。IBM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对手--司法部,美国人绝对不允许一个商业领域里面出现一个国王。70年代到80年代,IBM和司法部打了10年的反垄断官司,在1982年达成和解,二战后成功引领了计算机革命30年,可谓人生赢家。

1976年可以作为一个计算机工业的分水岭,刚好在这一年乔布斯和沃兹在车库里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商业化的个人电脑,IBM观望了两年才觉得个人电脑有必要,IBM可能是没有重视这件事,把这件事交给了佛罗里达只有十几个人的小组完成,研究出了第一台IBM-pc,虽然性能只有现在的百分之一,但也比苹果系列好很多了,当年就卖掉10万台,占领了四分之三的市场,可谓是后发制人。

IBM是一家保守的公司,虽然IBM-pc的营业额为2亿,但是这仅仅占据当时所有营业额的百分之一,还不如谈一个大合同来得爽,由于微软的出现和反垄断等原因,IBM2005年就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了中国联想,退出了个人电脑的历史舞台。

谁对IBM的贡献最大?除了沃森父子还有一位大佬——路易斯.郭士纳,1993年郭士纳成为IBM的CEO成功的帮IBM从制造商转变为了服务和软件的为核心的的公司,复兴了这个百年老店。

IBM由于长期处于计算机垄断行业,上到下都习惯了高福利的舒服环境,外表看起来很漂亮,但内部腐朽不堪、内耗严重,繁荣的背后危机四伏。郭士纳一来到IBM就进行大规模整改,第一件事就是把IBM溶解掉,就是开源节流,砍掉一些没有前途的项目,这样人就少了,费用也低了,这就是节流,但是像短时间赚钱也保守简单的事情,郭士纳做法就是卖掉一些资产,郭士纳事后讲,载掉部门和变卖资产是他这辈子最艰难的决定。接下来就是对一些机构和制度的改革,首先把一些分出去的服务公司买回来,其实那时候IBM就快破产了,将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服务结合成为一体,他的目的是打造一辆it服务业航母,将偏重理论的研究砍掉,将研究和开发结合起来,展开和九十所大学的研究合作,在郭士纳的带领下IBM很快就走出了困境,确立了自己是一个服务型的技术公司,用户定位在企业。,所以他的产品都很贵,在郭士纳在位的10年里,IBM的股价增长了10倍,所以说,一家公司有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有多么重要。

IBM经营非常的保守,一直固守自己核心领域,制表机到大型计算机再到今天的Linux开源服务器,IBM一直和政府部门、军队、大公司或者银行业务有紧密联系。即使是笔记本电脑也是针对企业而非个人。

IBM还是一家专利大户,每年都有几千个专利,IBM非常鼓励员工申请专利,每申请一个就奖励员工一笔奖金,它在全球有10个实验室。

在2000年到2003年的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中,很多互联网公司倒闭了,我们知道IBM是一家保守的公司,错过了微机时代也错过了互联网,所以它在这次的危机中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在金融危机中也屹立不倒,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员工最多、营业额、利润最高的公司,在20多年以后的2011年他的市值超过了老对手微软公司,保守有什么好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随着浪潮平稳的发展直到下一次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