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1月29日,《扬名立万》上映18天票房突破6.09亿,成为本年度妥妥的票房黑马。而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据悉不足6000w,按照目前的分账(猫眼数据),片方可分的2.08亿。若在下映前达到7.64亿,则可分账票房将达到2.63亿,片方可获得数倍的回报。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

这部影片在上映当日其实并没有表现特别出色,首日6小时仅卖出了1177万票房,但从次日开始,影片的票房走势就持续强劲。周六票房破5000万,周日更是实现了逆跌,而其在豆瓣、猫眼、淘票票三平台开出了7.7、9.3、9.1分超高评分,这也是今年下半年评价最好的非主旋律电影,成为了今年第一匹冷档期票房黑马。

最近一个月,大盘不断探底,小成本国产电影《扬名立万》在这个“冷档期”的惊艳成绩,似乎又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丝暖意和希冀。

在取得口碑票房双赢的同时,它还捎带抖出了影视圈的那些事……

一、制造噱头套路投资人

陆子野计划将一桩血案拍成电影,奈何囊中羞涩,于是人如其名,他走了条很野的路。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2)

先是倾其所有,拿下血案现场,作为实景的拍摄地。

接着又邀来一帮失意而被他拿捏的死死的电影人,声临其境头脑风暴,闭门创作剧本。

更野的是,他还用非常手段,让案件凶手以及缉拿凶手的小警察亲自立席会议。

而且,会议还全程录影,声称要留下完整影像资料。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3)

而陆子野搞这些的目的就一个:制造噱头,好“上法租界拿投资。”

直白的说,就是套路投资人,这应该也是现实中,很多电影人的真实写照。

当然,也有不搞噱头、不套路、自己扛的,一如10月上映的《乌海》,导演周子阳自己网贷拍片。

只是,结局很悲催,因票房表现不佳,眼见20多笔网贷不得还,导演只得发文求爹爹告奶奶。

二、烂片导演不烂

“吕秀才”喻恩泰扮演的导演郑千里,被称为烂片之王。

刘循子墨作客央六时,直言角色原型是王晶,不过他是致敬来着。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4)

王晶的确出产过很多“烂片”。

但是,以王晶自己的话说,所谓“烂”,不过是角度不同或时间沉淀不够而已。

况且,在90年代中期,受好莱坞大片冲击等多重元素影响,香港电影大萧条,众多从业者别说拍戏,就连吃饭都一度成为问题。

就是他这个烂片导演坚持开工拍戏,甚至有年产24部的记录。说他拯救了香港电影可能言过其实,但他保住了很多电影人的饭碗是不争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王晶有近300部作品,算得上是导演天花板的存在。他为什么有这么多电影拍?投资人瞎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不亏投资人的钱。

换句话说,王晶在观众、电影人、投资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能相互兼容,自己能长久走下去,可能这才是《扬名立万》致敬他的真实原因。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5)

从这个意义看,对因《逐梦演艺圈》而名声大噪、最近翻拍短篇《小城之春》亦被喷的体无完肤的毕志飞这类导演,或许不必太苛刻,没准他也有他的不“烂”。

三、热门戏的“两头”

一部热门电影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导演郑千里的回答是:必须要有“两头”。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6)

即“拳头”和“枕头”,也就是要有热血的动作场面和不可或缺的感情线。

在他看来这是电影能赢得票房的不二法宝,哪怕血腥严肃如“三老案”的亦不例外。

事实上,这也是今天大部分电影的标准配置,尤其是网大。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很多观众的心头好,这是彼此迎合的需要。《扬名立万》不过是借郑大导演的口,戏谑性地挑明罢了。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7)

有意思的是,它自身也隐含着类似的戏码。这不是打脸,这是坚硬的市场现实。

四、海归大旗唬人

郑千里表述“拳头”时,最兴奋的当属柯达饰演的陈小达,因为他号称是好莱坞归来的武打明星。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8)

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时常被揍成猪头的武替,硬扯了面海归大旗来唬人。

现在资讯发达,个人这种操作自然是行不通了,但很多电影还在进行异曲同工的套路。

典型莫过于国外参展镀金,争取搏个提名,最好能获奖,然后挟此光环,回国内大肆宣传,以此自抬身价,吸引观众。

如此操作的电影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只是,以前观众吃这套,招式还算管用,不过貌似现在也不香了,反正最近上映的一两部,就口碑票房都惨不忍睹。

五、编剧署名权的争夺

电影中尹正饰演的落魄编剧李家辉,与郑千里水火不容,原因是与郑导合作的电影,没有署他的名。他耿耿于怀的是署名权!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9)

民国时期,编剧署名权重不重要不得而知,反正现在闹的挺厉害。

2020年,大火的《隐秘的角落》就因为编剧署名权而成为被告。

2019年,孙俪主演的《芈月传》,也因与原著作者的署名纠纷而诉诸法律。

2016年,柳云龙的《风筝》,也因为一张海报,涉及编剧署名权问题而闹的沸沸扬扬。

而更早之前的《北平无战事》《金婚》等也都陷入过编剧署名纠纷之中过。

而2020年12月31日,更是爆发宋金方等156位编剧联名抵制劣质编剧乱署名事件。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0)

尽管,电影中编剧没被署名是另有隐情,但不影响它反映现实中编剧署名的问题,事关声誉、利益,谁也不能等闲视之。

六、唏嘘的过气大明星

关静年,默片时期的大明星。在他炙手可热、春风得意之时,郑千里不过是小小场务一枚,甚至一次因为打板声过大,而挨了关大明星一顿胖揍。其红的程度可见一斑。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1)

然而,进入电影有声后,关静年却成为时代的弃儿,日常是陪阔太太打打牌挣点钱,捎带混混脸熟,因此成为郑千里等人讥笑嘲讽的对象。

尽管辛酸溢满银幕,但关静年还是不得不忍气吞声,笑脸陪人。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2)

虽然,有“小葛优”之称的杨皓宇演技了得,但有那么一瞬,我眼前还是很不厚道地出现了小虎队小帅虎陈志朋辣人的身影……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3)

七、女明星的背后辛酸

“小姨妈”邓家佳这次摇身一变,成为举手投足妙曼多姿的女明星苏梦蝶,一身旗袍风情万种,但掩盖不住的是其坎坷心酸的背后路。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4)

从素人到小演员再到明星, 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甚至为成大明星追梦至香港,最终梦碎,只得落魄回归。

为了生计又只得咬牙硬挺,以光鲜艳丽面貌示人,哪知陆子野一通口无遮拦的广而告之,直接揭开了她血淋淋的伤疤。

呈现在镜头下的就是,苏梦蝶定格在楼梯上的泪流满面。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5)

民国时期的沈梦蝶如此,如今的女星又有多少不是呢。

反正,前几年,红如海清都要公开呼吁,希望导演给予演戏机会,其他人的状况可想而知。人前光鲜,人后辛酸,这也应该影视圈的残酷现实吧。

八、功夫在戏外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功夫下在戏外。

剧中之意是暗示女星不走正道,靠走只可意会的偏门。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6)

事实上,前几年爆出的夜读剧本,切磋演技等事件,应该是涉嫌这一说法的现实版本。

当然,如今情况复杂,不会仅限于此, 还牵扯到资本,流量等等多重因素。

甚至,也可以理解为另一层积极的字面意义:戏外需要勤学苦练演技。

无论何意,《扬名立万》调侃出来,至于如何理解,是正是邪,全凭你的认知。

九、被管饭的影评人

电影开篇有影评人,结尾也有影评人,无一例外,都提到“管饭否”的问题。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7)

这样的设置,本身是故事推进的需要,但三番两次的提到,不得不说,戏谑之余自然有所影射。

影评虽是个人观感,但应该客观,可一旦涉及车马费,管饭之类,这笔下客观性不得不令人生疑,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更何况,很大一部分所谓的影评人,本身就是推广笔手而已,早成“被管饭”的职业选手。

最近争议不断的《导演请指教》里,一帮影评人喧宾夺主,口若悬河……撕导演、撕制片人、撕观众,抢戏抢的不亦乐乎。很难让人不相信他们“被管饭”了?

十、怀旧致敬梗

“对不起,我是个警察。”

这句《无间道》中梁朝伟对刘德华说的经典台词,《扬名立万》中秦霄贤饰演的大海说出来时,很多人笑了。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8)

类似的,《扬名立万》还用到了《闪灵》《功夫》《无耻混蛋》等经典电影的台词、桥段。

除了致敬,多少带恶搞的意味。观众笑了,证明用的还算丝滑。

而同为悬疑喜剧的《唐人街探案》系列,也先后致敬兼恶搞过“往事只能回忆”“粉红的回忆”等怀旧歌曲,其中王宝强与赤膊牛仔跳舞段落更是成为经典。

预祝扬名立万票房大卖(扬名立万年度票房黑马)(19)

这些怀旧致敬恶搞,还算妥帖甚至经典,但有些则是硬凹、烂用,完全是蹭情怀,比如……算了,不值一提,不如为《扬名立万》的调侃点赞。

《扬名立万》精彩之处是故事套着故事,案件套着案件的悬疑;邓家佳、尹正、齐乐山、喻恩泰,一群喜剧明星聚在一起演了部“不好笑”电影,反而是披着“剧本杀”外衣的案件重演。除了剧情好玩,反转高能,还有一个个表演恰到好处的实力演员。

这部剧的每个角色,或为名,或为利,来赴约。他们虽然都在社会上不得意,各种装怪扮丑,但各色丑恶的面具底下,藏着一颗有良知的心,所以他们最后从全员恶人到全员好人的转变才显得不突兀。

相比其他流量网红,没剧情没演技没内容电影来看,《扬名立万》算得上是一部合格悬疑国产片,整条故事线编排有序,一明一暗,看完之后还是越品越有味,虽然这部电影投入成本才6000万,但它给出的品质确实能让观众买账的。同时,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小众精品搬上荧幕。

更多影视资讯请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