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三杰”,一个名叫公孙接,一个名叫古冶子,一个名叫田开疆。三人皆是力大无穷,都是为国君齐景公立下过非常大的功劳的功臣,齐景公对这三名勇士宠爱有加。

成语一攻两得(成语二桃三士)(1)

有一天,齐相国晏婴有事要面见齐国君齐景公,却看到齐景公一个人坐着发愁,连忙上前。齐景公看见是晏婴来了,便对他说起了心中的忧虑:“相国来得正好,寡人不知你对公孙接、古冶子和田开疆三人评价如何呀?”晏婴答道:“大王,此三人乃是难得的勇士,武艺高强,而且他们三人私交甚好,听说已经结为了异姓兄弟。不过,他们倚仗功劳大,莽撞行事,甚至已经不将其他的大臣放在眼中。我听说有一次他们还敢直呼大王您的名讳,这是在有违做臣子之道啊。”齐景公说:“说的是啊,他们有功,我自然论功行赏,可他们居功自傲,势力越来越大,我这个国君都已经隐约感受到他们的威胁了,相国,以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啊。”晏婴说:“大王,我今日所来,也正是为了此事;以臣之所见,这三人虽立过大功,但如今已成为大患,应找机会除掉他们才好啊。”齐景公说:“这三人都是对齐国有大功的功臣,若直接下令处置,恐怕难以服众,而且他们都勇猛过人,武艺高强,岂会束手就擒啊。”晏婴思量片刻对齐景公说:“大王不必担心,我心中已有一计。”

过了几天,晏婴和齐景公正在商议政事,而公孙接,古冶子和田开疆则在一旁等候。晏婴见齐景公有些倦意,便趁机说道:“大王,园中的桃子,想必成熟了,我带人去摘几个来给您解渴,可好啊?”齐景公说:“那就辛苦相国了。”没一会儿功夫,晏婴就带着四个大桃子回来了。齐景公一见那四个大桃子,是又圆又红,十分的诱人,立刻挑了一只品尝。他边吃边对晏婴说:“相国也一同享用吧。”晏婴也不推辞,选了一个吃了起来。他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对齐景公说:“大王,这里还有两只桃子,正好公孙接、古冶子和田开疆三位大人也在,不如您赏赐给他们吧。”齐景公说:“嗯,这个主意好。”但是又犹豫了起来:“可这里只有两个桃子,该如何分给这他们三人呢?”晏婴不慌不忙地说:“这有何难,三位勇士之中,谁的功劳最大,您就先赏给谁吧。”齐景公说:“嗯,好,就按相国说的办吧。”话说,那公孙接、古冶子和田开疆听了之后,都在心里盘算了起来,公孙接反应最快,他上前一步对齐景公说:“大王,您一定还记着,有一次我跟您去林中狩猎,有一只猛虎,不知从何处窜了出来,直冲着您扑了过去,当时是臣子我,不顾一切冲上前与猛虎搏斗,制服了它,救了您的性命。我立了如此大功,难道不该受到您的奖赏,得到一个桃子吗?”晏婴没等齐景公开口,连忙说:“哎呀,如此大功,公孙接当然得第一个桃子啊。”齐景公听晏婴如此说,也点头称是。公孙接从晏婴手中接过一个桃子,心里美滋滋的。这时古冶子也站了出来,他对齐景公说:“大王,不过是一只猛虎罢了。想当年我护送您渡黄河,有一只巨兽冲出水面,将您拖入水中,是我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河里,在湍急的水流中与那巨兽缠斗,保住了您的性命,您还记得吗?”齐景公回忆当年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对,对,对,若不是你舍命相救,我恐怕凶多吉少了,如此大功,你当然也应得一个桃子。”古冶子从晏婴手中接过桃子,得意地看了公孙接一眼。眼看两个桃子分完了,田开疆气得大喝一声:“喂,你们两个杀恶虎斩巨魔,尚可得到大桃子,而我呢,当年我带兵与徐国大军殊死一战,击败敌方名将,俘虏数千敌兵,那徐国国君不得不向我齐国求和。见此情形,与徐国相邻的其他小国也争相向我齐国示好。你们说,我的功劳难道不比你们两个的功劳大么,难道你们可得桃子,我田开疆却不能了?”公孙接听了,连忙将手中的桃子交还到晏婴手中,说:“呃,我的功劳根本不及田将军的功劳,却第一个争着得桃子,可笑至极呀,如此一来,我有何颜面活着。”说完,他拔出宝剑,往脖子上一抹,自刎而亡,倒在了地上。古冶子一看,也连忙将手中的桃子交回到晏婴手中,说:“我与公孙接一样,已无脸面活在这世上。”说完也拔剑自刎而亡。田开疆原本只是一时气急,可是眼见两个好兄弟为了自己一时着急的气话,相继自刎谢罪,心中很是懊悔。他也拔出剑来,说:“我与他们二人亲如兄弟,我指责他们夸功,我自己又何尝不是,他们一死,我田开疆如何独活?”说完田开疆也自刎而亡了。如此一来,晏婴成功地用两个桃子,将这三人除去了。

成语一攻两得(成语二桃三士)(2)

后人称之为二桃杀三士,也可作“二桃三士”,比喻借刀杀人。意思是,用计谋除掉某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