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是防止蔬菜连茬土传病害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增产、优质、抗逆、减少农药污染等作用。特别是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瓜菜嫁接栽培愈显得更加重要。

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方法(瓜果茄类等蔬菜的3种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1)

1.品种选择及育苗

1.1 砧木选择

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方法(瓜果茄类等蔬菜的3种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2)

要求具备与接穗亲合性强、抗逆性强、抗土传病害、根系发达、耐低温、不影响接穗果实和品质。黄瓜、西瓜、西葫芦等最好的嫁接砧木是黑籽南瓜,也可用南瓜、瓠瓜等。茄子常用的嫁接砧木有托鲁巴姆、野茄、番曼托罗等。番茄常用砧木有knvf、bf、兴津101等。

1.2 接穗选择

保护地栽培应选耐低温、弱光、早熟、抗病、品质好的丰产品种。苦瓜可选用阿宝系列、宝马系列等,南瓜可选用蜜本南瓜系列,瓠瓜可选用正源3号瓠瓜、正源5号瓠瓜、金鸿6号、金鸿7号等,茄子可选用夏卡、紫将军等,黄瓜可选用利农杂交11号青瓜、中南杂交青瓜等,番茄可选用硬果石头番茄等等。

1.3 种子处理

应选成熟度好、发芽率高、整齐度好、纯度、净度均高的亲合力强的良种作砧木与接穗用种。种子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放入室内常温水中浸泡,黄瓜浸泡4~6小时,黑籽南瓜、茄子种子浸泡8~12小时,红茄浸泡24小时,托鲁巴姆浸泡48小时,浸泡中每天搓洗换水1~2次,捞出沥干,接穗种子置于28℃左右恒温箱中催芽;砧木种子置于30℃左右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若不能及时播种,可将种子放在5~10℃冷凉处控芽。催芽天数黄瓜约1~2天,黑籽南瓜约3~5 天;茄子及砧木种子约4~8天。

1.4 播种

黄瓜、茄子等接穗种子可在育苗盘、育苗箱或温室苗床内播种。砧木种子可播于育苗钵中,每钵播种1~2粒。出苗后选留1 株苗;靠接法也可将砧木种子播种于育苗盘或育苗床内。播种时采用1/3药土铺地,2/3药土盖种,覆土1~2厘米。播种至出苗期间应保持苗床气温白天28~30℃,夜间18~20℃,5厘米地温白天26~28℃,夜间16~18℃,早春最好选用地热线育苗。出苗后白天气温22~25℃,夜间15~17℃,5厘米地温白天20~23℃,夜间14~16℃。育苗期间要防寒、防腐、防烟薰、防徒长,培育壮苗。

1.5 育苗要求

譬如黄瓜嫁接要求接穗比砧木早播3~5天,以砧木和接穗第一片真叶同时微展或半展开时嫁接最好;其中,顶插接以第一片真叶同时露尖或微展时最好;靠接以第一片真叶同时半展或平展时嫁接最好;其它嫁接方法宜选第一片真叶同时微展或半展时嫁接。茄子嫁接多采用劈接法,要求接穗比砧木推迟15 天播种,砧木6~8片真叶,茎粗3~5毫米,接穗5~7片真叶时嫁接。

2.嫁接方法

瓜菜嫁接的方法有顶插接、侧接、靠接、劈接、横插接、贴接等。黄瓜嫁接常采用靠接和顶插接,有些地方也习惯应用侧接或横插接,而劈接(顶劈接、断茎劈接)、贴接应用较少。茄子嫁接多用劈接法,也有应用顶插接及靠接法。西瓜、葫芦、甜瓜等瓜类嫁接与黄瓜基本相同,多采用靠接及顶插接。番茄、辣椒嫁接多采用靠接法。

2.1顶插接法

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方法(瓜果茄类等蔬菜的3种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3)

先用刀片去掉砧木的心叶(真叶和生长点),用竹签从一片子叶基部的内侧向另一子叶的下方斜插一个洞,深度0.6~0.8厘米。插洞时右手拿签,左手食指与拇指捏住砧木下胚轴,小心插入,暂不抽出竹签。用刀片从接穗子叶下1厘米处截断,两侧向下各削一刀,第一刀削面长0.7厘米,第二刀0.2~0.3厘米,削成楔形。抽出竹签将削好的接穗沿插口插入砧木贴紧。接穗子叶最好与砧木子叶平行,以便依托,防止错位。整个嫁接过程要做到快、稳、准、紧。嫁接后及时将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内保湿、遮荫。其缺点是嫁接后对温、湿度等条件要求较严,若不精心,成活率较低。

2.2 靠接法

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方法(瓜果茄类等蔬菜的3种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4)

砧木苗高6~7厘米,接穗苗高5~6厘米时从苗盘上或苗床挖出洗净,放入盆或盘内,用双层或多层纱布盖好根部。切除砧木心叶,在砧木子叶下1~2 厘米处用刀片向下沿30~40°斜切0.8厘米,切入胚轴直径的1/2。在接穗子叶2.5厘米处自下向上沿30°斜切0.8 厘米,切入胚轴直径的2/3 立即将砧木与接穗的切口互相衔接插入贴紧,用嫁接夹、透明胶带(塑料条)、回形针等固定,除透明胶带不用去除外,嫁接夹等固定物要在嫁接苗定植前、后去除。

靠接要使砧木与接穗嫁接后交叉成“十字形”,以利光合作用。嫁接后立即将苗移入营养钵或苗床,使砧木和接穗1厘米左右,土面距接口3厘米左右,避免接穗产生不定根与土壤接触。栽后苗钵要浇足水,及时放入小拱棚内保湿管理,栽于苗床时应开沟灌水,水渗下后栽苗埋土,苗床也应做好小拱棚,边栽边扣膜保墒。

整畦栽完后或小拱棚放满苗钵后,用棚膜扣严,四周压紧,拱棚上盖好麻袋、毛毡等遮盖物。待嫁接成活后,约15天左右,在接口下1厘米处将嫁接穗胚轴切断。此法对环境条件及苗龄要求不太严,适于初学者采用,成活率高,技术得当,成活可达95%以上。其缺点是较费工,嫁接部位较低,生长期若土壤埋没嫁接部位,则影响防病。但苗龄过大或高温期嫁接必须采用此法。

2.3 侧接法

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方法(瓜果茄类等蔬菜的3种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5)

用刀片切去砧木心叶,在砧木子叶节下1厘米处沿30°由上向下斜切深及下胚轴的2/3,刀片长0.8 厘米;在接穗子叶节下2厘米处削成楔形,将接穗及时插入砧木切口中,对齐贴紧,用嫁接夹从接穗插入一侧上夹,避免将接穗挤出。也可用塑料条、回形针、质量好的透明胶带等固定。嫁接时使砧木与接穗子叶交叉成“十字形”,以利光合作用。嫁接后立即放入小拱棚中保湿管理。此法工效仅次于顶插接,高于靠接,管理得当,成活率可达90%以上。缺点是需要固定物固定,对嫁接管理要求高。

3.嫁接至成活期的管理

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方法(瓜果茄类等蔬菜的3种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6)

3.1温度。温度对嫁接苗的成活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伤口愈合越快。但若气温超过30℃,水分蒸发快,幼苗容易萎蔫。所以,嫁接后的幼苗白天应置于25~28℃,夜间应置于不低于20℃的环境中,以利于伤口愈合。冬春季节,嫁接苗应放置在大棚中,并加盖小拱棚,既能增加温度,又能保持湿度。若是夏季嫁接,用于秋季栽培的幼苗,则应具备遮光物,最好用遮阳网遮盖大棚,再在小拱棚上加盖遮光物。

3.2 湿度。刚嫁接好的幼苗,其砧木和接穗的维管束还没有连通,接穗得不到从砧木根部运输来的水分,很容易萎蔫,因此,嫁接后的幼苗应保持较高的湿度。为防止嫁接时幼苗萎蔫,应边嫁接边喷水。冬春季节一般嫁接50 株就应喷水,然后移入小拱棚中,夏季嫁接20株左右就应喷水置于小拱棚中。夏天小拱棚不能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以免温度过高。可多盖几层遮阳网,注意勤浇水。嫁接后的幼苗前3 天应处于饱和湿度的状态,1周内都应保持较大的湿度,1周后逐渐晾棚,先晾拱棚的两头,再晾两边,直至全部敞开。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 天。

3.3 光照。为防止幼苗萎蔫,即使在冬春季节,嫁接后的幼苗前3~5天也应遮光,可用报纸或草帘盖在小拱棚上,也可直接用黑色薄膜盖小拱棚,以后逐渐去除遮光物。若是夏季嫁接,则更要具备较好的遮荫条件。可先在大棚上盖遮阳网,再在小拱棚上多加几层遮阳网,既可遮光,又可降温、保湿。

3.4 防病。嫁接苗处于温暖、高湿、遮光条件下,特别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浸染,一旦感染,很难愈合。因此,可在嫁接后给幼苗喷水时,在水里加进口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5~7天后,再酌情施药。

4.成活后的管理

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方法(瓜果茄类等蔬菜的3种嫁接方法及技术要点)(7)

4.1除萌。嫁接成活后的砧木,由于主茎已被去除,腋芽很容易萌发生长,与接穗争夺由根系输送的水分和养分,影响成活,即使成活了,也影响接穗的生长。因此,应尽早摘除砧木的萌芽,保证接穗的正常生长。

4.2取掉固定物。嫁接成活后,随着幼苗的生长、增粗,固定物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要根据幼苗的成活、生长情况及时去掉固定物。一般嫁接后20天左右,就可去掉固定用的嫁接夹、薄膜条等,靠接法可适当延迟。

4.3 断根。采用靠接法,在幼苗基本成活后,就应切断接穗的根系,使接穗完全靠砧木的根提供营养而生长,时间一般在嫁接后10天左右。具体做法:在接穗接口下距离接口1cm 处用刀片或小剪刀切断接穗,拔去接穗的根。砧木生长芽未去尽或接口上方有腋芽的,也应在砧木接口上0.5~1cm处切断。

4.4 分级管理。将接口愈合好、生长快的大苗放在温度、光照等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将伤口愈合差、生长速度慢的小苗放置在温度、光照等相对较好的地方进行分级管理,使幼苗的大小逐渐趋于一致,便于定植。

蔬菜嫁接技术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获得高产且提高植株抗逆性的一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