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看到二十四回,感觉贾宝玉和你我一样普通。或者说,大家都是贾宝玉。

红楼里的贾宝玉(红楼公子贾宝玉)(1)

玉石思凡

1.宝玉出生就带来了一块玉石,石头是女娲娘娘炼的,成为了宝玉的庇佑。宝玉降世便大富大贵,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宝玉意识觉醒的第一步是拿胭脂水粉,玉石意识觉醒的第一步,就是想去繁华世间走一遭。这和很多人发了工资的第一步就想消费一下一样。混沌初开的第一步,初心总是带给我们好运。

红楼里的贾宝玉(红楼公子贾宝玉)(2)

宝玉照顾黛玉

2.宝玉是多情公子,他与黛玉在仙界就有恩情未了,贾雨村说天地之间的气息会赋予人,造就善恶情仇。这段仙界的未了情要肉骨凡胎的两个人用一生来消解。宝玉确实是个情种,比起薛蟠、贾琏、贾珍朝三暮四,莺歌燕舞,他对黛玉的感情要坚深而专一许多。并且照顾了小性情的黛玉很多。

红楼里的贾宝玉(红楼公子贾宝玉)(3)

读书

3.说宝玉不爱读书,我不同意,我认为宝玉是读书最好的人,而且有自己的主见,是真的读进去了书,并且天赋异禀。贾雨村学识好,但写的诗并不比宝玉强。宝玉只是不如宝钗和黛玉,并且溜须拍马的样板文章也不愿意写,更底层的问题是他排斥世事洞明皆学问里中的世事。相比较,他侄儿贾兰却是洞明世事的人,在贾府学子们在私塾学习的时候,贾兰不愿意惹是生非能保持理智来说,贾兰做到了论语里说的非礼勿近。看来,贾政老是骂宝玉不读书,是错了,根本不是不读书的问题,宝玉的问题不在于不读书,而在于行为。

红楼里的贾宝玉(红楼公子贾宝玉)(4)

安静而坚定的贾兰

4.宝玉于家于国无望,确实是于家于国无望。就像曹雪芹说自己一事无成一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公为什么要浪费笔墨说这个故事几经辗转,通过石头记、甄士隐、贾雨村、空空道人而流传出来,意思是告诉读者,这也就是沧海一粟的一个故事,这本书于家于国也都没有什么用处。正如佛主讲金刚经说的,佛法,非法非非法。宝玉就算看破了红尘,却只是遁入空门,并没有改正自己。红尘是不需要人去看破的。红尘需要有人像顽石那样坚守,不染不着,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