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江南古镇看多了都一个样,这话自有一番道理。但若仔细品鉴,会发现仍是有所不同,乌镇的典雅,西塘的清秀,而最富饶、最有故事的便属南浔。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

南浔梦,梦南浔。谁也想不到一座水乡古镇,竟有那么多故事可讲,有那么多的渊博过往,一群豪门富商,在清末民初的时局里沉浮,演绎出了半部民国历史。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3)

南浔航拍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4)

南浔航拍

蚕丝名镇的繁荣

南浔的故事,要从一段洁白细嫩的生丝说起,它就是辑里丝。

假若你能穿越至清朝皇室,定会被皇帝后妃的高贵服饰所惊讶,柔顺的质感,华丽的外观,都是绝佳上等货。而这些服饰的原料,便是产自南浔的辑里丝。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5)

辑里丝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6)

南浔地域处于太湖南岸,属于典型的河川型低地聚落,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南浔开始建镇,凭借“水陆要冲之地”的优势,成为了商旅聚集之地,涌现“市井繁阜、商贾辐辏”的场面。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7)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8)

元朝时南浔曾建有城墙,周长一千零六十六丈五尺,高三丈,宽一丈。明洪武三年(1370年)修苏州城需要砖石,就拆除了南浔城墙,只剩下基址。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9)

明万历年间,南浔镇郊七里村人率先改良蚕种,培育出优良品种莲花种,所缫之丝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特色,叫做七里丝,因南浔话“辑”与七相似,后来便叫为了“辑里丝”。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0)

辑里丝

凭借辑里丝的优异质量,南浔仿佛开了挂,商贸变得尤为繁荣,当蚕丝入市,全国各地客商云集,成了享誉江南的名镇。《浔溪文献》记载南浔的繁华:“阛阂鳞次,烟火万家;苕水碧流,舟航辐辏”。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1)

南浔百间楼

明代中叶,南浔诞生了几个宰相级别的人物,由于他们的推荐,辑里丝开始进入皇室。到了清朝,皇室规定,凡皇帝后妃所穿的龙袍、凤衣,都必须用辑里丝精织而成。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2)

富商巨贾的崛起

清朝末年,随着京杭运河的功能衰落,许多古镇开始走向衰败,南浔却逆而行之,一步步发展到顶峰。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3)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洋商云集上海,湖丝成了大宗出口物品。当时湖州各地丝行几乎全被南浔人所包揽,1847年在上海出口的生丝中,辑里丝占63%,南浔一跃成为富商巨贾的聚集地。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4)

南浔民间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之说,这是根据富商身价来排名的,以动物身躯作为比喻,财产千万两白银以上者称为“象”;五百万到千万者称为“牛”;一百万到五百万者称为“狗”。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5)

南浔古镇四象雕塑

他们往往以土丝业起家,之后涉及盐业、房地产、金融、典当,形成跨行业的产业集团,引起西方先进技术,直接促进了清末民初工商业的发展。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6)

据统计,南浔富商的财产总额在六千万至八千万两白银之间,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因为在当时的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只有七千万两左右,南浔丝商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7)

他们在南浔大兴土木,各建私宅大院,如小莲庄、刘氏梯号、张石铭故居、嘉业堂藏书楼等等,无不宏伟壮观、装饰精良。如刘氏梯号的红房子和网球场,张石铭故居的西式舞厅,让南浔成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古镇。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8)

张石铭故居

随着第一代完成了资本积累,第二代和第三代开始走向了民国舞台,帮助中国拉开了近代化的大幕。

民国的南浔之风

南浔“四象之首”是刘镛,这是真正的豪门,家产达到了2000万两白银,子孙后代遍地开花,人才辈出。刘镛第二个孩子刘锦藻是进士出身,子承父业,经营淮盐,投资海涂垦牧,倡办浙江铁路,参与创办浙江兴业银行,为发展民族工商业作出了贡献。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19)

刘镛家族世系表

上海在民国的崛起,也离不开南浔商人的运作,敢为人先的南浔人将西方的先进文化带到了上海,也带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中。

“四象”之一的顾福昌,通晓外语,是上海丝业界的领袖人物,其第三代涉足娱乐业、房产业,建造了百乐门舞厅、百乐商场,倡办百乐门体育会和东华足球会,促进了上海娱乐业的繁荣。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0)

小莲庄家庙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1)

刘氏梯号的红房子

南浔的民国梦,在另一位富商身上达到了巅峰,他就是张静江。

每一个熟悉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张静江的大名,他是民国奇人,最显耀贡献便是资助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崛起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被誉为“民国吕不韦”。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2)

张静江

张静江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名副其实的富三代,年轻时以侨商身份居留欧洲,途中结识了孙中山,便决定以帮助孙中山作为自己的事业。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3)

张静江与孙中山相遇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4)

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不是简单的捐钱,而是倾尽家产帮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我在张静江故居游览时,看到了大量借款,都是其捐赠完家产后向友人所借。孙中山也极为信任张静江,将其命为财政部长,在孙中山死后的遗嘱上,第一个签字的便是张静江。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5)

张静江的借款

在张静江的牵头下,大量南浔商人加入到帮助中华民国的行列中,为此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曾将南浔镇宣布为“南浔市”,这件事至今南浔人还津津乐道。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6)

张静江本人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这是孙中山给予张静江的评语,现挂在张家故居的大厅内。比起吕不韦的投机取巧,张静江是真正的侠客,在时局动荡的清末民初,他将“救亡图存”作为己任,奉献出了全部力量。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7)

孙文颁布的委任状

回头一望,南浔的商人们从单纯的丝商转变为近代工商业的骨干,再到融入中华民国的时局中,摆脱了“商人逐利”的偏见,抒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篇章。

南浔梦,梦难寻

如今的南浔,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繁华了几百年的古镇偏居太湖一隅,那层层叠叠的百间楼,豪气万丈的私宅大院,默默述说着曾经的过往,夕阳下的水晶晶河面,反射出旧时的辉煌。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8)

夜色下的南浔,亮起暖色灯光,通津桥的倩影倒映河面,宛如一轮满月。我独自走在石板路上,看两旁的木栅花窗,老墙斑驳,不禁思绪万千。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29)

广惠桥夜景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30)

江南一众古镇中,南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用沾满墨水的湖笔,写下了百转千回的故事,那潺潺的河道,似乎也融入了辑里丝的质感,发出水晶晶的光芒。

江南古镇背后的文化魅力(最有故事的江南古镇)(31)

百间楼

蚕丝的繁荣过往,富商的动人传说,民风的淳朴自然,乌篷船的桨声灯影,南浔是一个不愿醒来的美梦。#水晶晶南浔水晶晶女孩#

【游玩提示】

地址: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南浔古镇,古镇有多个入口,皆可进入。

交通:自驾导航前往即可;公共交通可乘坐大巴到南浔客运站,再打车几分钟抵达南浔;或在湖州旅游集散中心乘坐k181路公交,到泰安路换乘中心站,打车前往。

注意:晚上5点之后古镇不收门票,但各个内部景点也随之关闭,可提前一晚游览夜景,次日再游览古镇。

作者:林清鹿,在山河中修行人生的旅行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