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说“智无双”的任文公,为什么没有成为西汉末年的“诸葛亮”

任文公是谁?此人智慧天下无双,生逢乱世,本可大有作为,却又寂寂无名。说他寂寂无名吧,他又是《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排名第一的大佬。《后汉书》是第一本单独给方术立传的正史,所以也可以说任文公是中国正史中方术列传排名第一的人。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1)

而且任文公排名第一靠的是智慧,而不是像排在他后面的左慈之类靠法术。可以说,任文公差一点就成了西汉末年的“诸葛亮”。

提起诸葛亮,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所以鲁迅在评《三国演义》的时候说“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三国小说中演义的成分太多,正史《三国志·蜀书》中的诸葛亮是这样的: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就是说诸葛亮的长项是“治戎”和“理民”,带兵打仗根本不行,虽然成天打仗,但从来没赢过。而且“奇谋为短”,计谋方面恰恰是他的短板、弱项。这说明,诸葛亮的智慧是被《三国演义》无限夸大了,大得都离谱“而近妖”了。

提起任文公,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而他恰恰却是正史中记载,明确被时人认为是“智无双”的奇人、强人、高人!西汉末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的智慧大佬。

那么,这个智慧天下无双的任文公,为什么没有成为西汉末年的“诸葛亮”?反而是东汉末年那个“奇谋为短”的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这其实已经不是二人智慧的较量,而是中国古代社会“明哲保身”和“鞠躬尽瘁”两种理念的较量。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2)

一、任文公其人其事

《后汉书》方术列传中,短短四百来字的“任文公传”,却至少讲了四件事来凸显任文公的智慧。一是说他上知天文,家传的“天官风角秘要”,能够“望风”而知未来之吉凶。曾经跟同事一起去探察临郡太守谋反之事,从自然界的一阵“暴风”就看到了之后要经历的“腥风血雨”,同事们觉得他是瞎关联,结果刀兵起时,“文公得独免”。

任文公,巴郡阆中人也。父文孙,明晓天官风角秘要。文公少修父术,州辟从事。哀帝时,有言越巂太守欲反,刺史大惧,遣文公等五从事检行郡界,潜伺虚实。共止传舍,时,暴风卒至,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当有逆变来害人者,因起驾速驱。诸从事未能自发,郡果使兵杀之,文公独得免。

二是说他下知地理,“以占术驰名”,能够预测未来灾难并提早做出准备。曾经在大旱天的让刺史防备水患,并明确说出有大水的确切日期。刺史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大太阳都懒得理他。他就自己准备大船,到那一天上午,还是大太阳,刺史都笑了。结果中午就下起了大雨,水灾让数千人受害。

后为治中从事。时,天大旱,白刺史曰:“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已至,不可防救,宜令吏人豫为其备。”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日将中,天北云起,须臾大雨,至晡时,湔水涌起十余丈,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文公遂以占术驰名。辟司空掾。平帝即位,称疾归家。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3)

三是说他中晓人事,能够“推数”,知道天下大势,在乱世之中保全家人性命。逃命的本事更是一流,感觉天下要大乱,就提前让家人每天背着百来斤的东西,绕着屋子跑。大家都不理解他这是干什么,结果兵荒马乱一来,他一家老小背着粮食跑得最快,也只有他一家老小幸免于难。

王莽篡后,文公推数,知当大乱,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后兵寇并起,其逃亡者少能自脱,惟文公大小负粮捷步,悉得完免。遂奔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

四是说他能够预测生死,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而且知道之后还很平淡,跟子孙后代聚聚餐,吃吃饭,然后就平平静静地走了。这就很厉害了,说明他不仅“知天命”,而且“安天命”“乐天命”,这就是大智慧了,所以当时人说“任文公,智无双”。

公孙述时,蜀武担石折。文公曰:“噫!西州智士死,我乃当之。”自是常会聚子孙,设酒食。后三月果卒。故益部为之语曰:“任文公,智无双。”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4)

二、任文公有成为“诸葛亮”的条件

从以上四件事,我们能够看到,任文公要想成为“诸葛亮”,在智慧方面是足够的。不仅是智慧方面,其实在一些大的方面,任文公也有着能够成为“诸葛亮”的条件。甚至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一是天时方面。任文公是西汉末年,诸葛亮是东汉末年,都是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乱世造英雄,若不是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哪有卖草鞋的刘备什么事儿,也就更没有“神乎其神”的诸葛亮什么事儿。

但西汉末年其实更乱的,中间有个王莽新政,等于说西汉是实实在在地灭亡了。后来刘秀忍辱负重多少年,这才崛起于阡陌之间。当时天下汹汹,是需要一个智慧人物来辅佐明主,来智安天下,来一举定乾坤的。

二是地利方面。诸葛亮辅佐刘备最后在哪儿立的足?蜀中!巴蜀之地,天府之国,这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而任文公呢?生下来就是“巴郡阆中”人,而且之前一直在蜀地为官,先是“州从事”,后是“治中从事”,年纪轻轻就成了益州太守下面的“副省长”。

要知道,诸葛亮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刘备混了半辈子才得到“益州”站稳脚跟的。以当时蜀地的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和蜀道之难易守难攻,谁占蜀地,谁都有问鼎天下之地利。

三是人和方面。人和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是当时天下大乱,无论是东汉末年刘备需要诸葛亮,还是西汉末年王莽需要任文公,甭管是奸臣还是明君,大家都需要智囊来指点迷津,来平定天下,这可是最高层面的人和。

第二是乱世之中,老百姓最需要高人来让他们安稳,这又是最大的人和。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而且任文公不仅年纪轻轻就成为“治中从事”,后来还“辟司空掾”,这就一下子从省部级升成了国家级。诸葛亮到最后也只是蜀国一地的丞相,所以任文公的职位并不比诸葛亮低。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5)

三、任文公为什么没有成为“诸葛亮”

所以,无论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方面,任文公都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边是纷纷的乱世,一边是天下无双的智慧,那他怎么就没有成为西汉末年的“诸葛亮”式人物呢?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是格局不够。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时候,虽然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也是自比管仲、乐毅的。这是什么格局?这其实是“心怀天下”的。不敢说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但起码也是身处乱世,心思治乱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诸葛亮虽然“连年动众,未能有克”,但也是屡败屡战,以攻为守,志在安天下的: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诸葛亮的格局是“天下”,而任文公的格局却是“自家”。虽然每一次他都预测到了灾难的来临,但是灾难临头各自飞。早早地他就预测到了战乱,作为智慧天下无双的一方人物,他想的不是如何去安天下,如何去止刀兵,而是提前训练家人负重,好逃跑。

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太高,能于乱世之中,保得自己家人周全,已经实属不易。但是,这跟任文公天下无双的智慧显然是不成比例的,他本来可以保全更多的人。所以,他的格局不如后来天天在隆中琢磨怎么安邦定国,保境安民的诸葛亮。

二是担当不够。有人会说,任文公也很无奈啊。预测到天灾,立马就给刺史报告了啊,而且连报了两次,但刺史不信他啊,还“笑之”;预测到人祸,他也都跟同事说了啊,同事也不信啊!他还能如何?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6)

不是这样的,就是因为他的格局太小,所以他的担当才不够。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时候,关羽和张飞就不爽。后来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关羽和张飞怕是连杀诸葛亮的心都有了:

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内心里对诸葛亮也是十分抵触的,这都得靠诸葛亮自己用“智慧”去慢慢地收服。任文公显然没有去慢慢收服人心的想法,同事不听,他就自己“望风而逃”;上级不听,他就自己防大水“独储大船”;至于百姓,那就更连说都不想说了,以至于他们家在练习负重逃跑的时候,“时人莫知其故”。

三是作为不够。关于作为,《左传》里有个“三不朽”的说法:“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国历代也把立德、立言、立功做为考察一个人功绩作为的最高标准。

诸葛亮在这三个方面做的都非常好,立德上只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一个“忠臣”之德演绎得淋漓尽致;立言上又有前后《出师表》《诫子书》《兵法二十四篇》等流传于世,千古传颂;立功上则是辅佐刘皇叔建立蜀国的“开国之功”。

再看任文公,就有些拿不出手了。虽然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但他什么都没干啊!当然,你若是一个山野村夫,或者闲人隐士,这也没什么。但他可是一直都是肉食者啊,从基层一点一点成为朝廷重臣的。而且西汉的“司空掾”分管的就是水利、建设等民生领域。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7)

四、明哲保身和鞠躬尽瘁

这里把任文公拿出来跟诸葛亮比,不是为了贬谁虐谁,而是为了分析他与诸葛亮同样的智慧,同样的条件,为什么就一个如雷贯耳,一个寂寂无名。其实,这只不过是中国古代一直以来的两种理念的交锋。

一种理念是明哲保身。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任文公乱世之中没有勇敢地站出来就是错的。因为《论语.泰伯》中,孔子早就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话。

《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更是喊出了“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务实口号。这说明,即使是孔孟这样的圣人,也是有着明哲保身的理念的。这也是符合人性的,无可厚非的。

另一种理念就是鞠躬尽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不说了,李鸿章更是在20岁时就喊出了“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的人生理想。

文天祥虽然抗元失败了,但他的民族气节长存;李鸿章虽然签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头顶“卖国贼”的大帽子,但他洋务运动,救亡图存的努力,谁也否定不了。他们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诸葛亮一样,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理念的实践人物。

所以诸葛亮虽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无论是“应变”还是“将略”都不行,但他仍然成了“智慧的化身”。为什么呢?因为他去努力了,去奋斗了,去做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那么到底是应该“明哲保身”,还是应该“鞠躬尽瘁”?千余年来,一直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看客的观点更倾向于“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没有能力的就不说了,“穷则独善其身”,你若安好,天下便安好。

但若是“身怀利器”,请一定要“兼济天下”。当然这不是为了要在那青史上留“名”,而是要像张载在那横渠所言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因为正如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所说:“尔曹不出,如天下苍生何”?

忘川风华录最厉害的名士排行(此人智慧天下无双)(8)

,